第四百二十五章 倭人仆从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神周带着舰队进入江户湾,然后以雷霆之势扫荡了江户湾周边的海岸城市,然后又把偷袭自己的千叶氏打的大败,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臣服,附近的其它势力看到大明军队的强盛,一个个也都吓的不敢动弹,甚至还送上女子钱财以求平安。
对于这些向自己示好的倭国氏族,神周也是来者不拒,凡是送礼的全都收了下来,然后交给舰队中的监军,再由监军以朝廷的名义把这些东西分配下去,虽然同样都是收卖手下的人心,但却只能由代表朝廷的监军去做,若是神周擅自给手下将士赏赐的话,那可就有心怀不轨的嫌疑了。
收下这些礼物后,神周手下的舰队的确安静了一段时间,不过等到神周和李安良把江户城安定下来后,立刻就开始了扩张,先是距离江户最近的太田氏遭受了灭顶之灾,据说原因是神周想要纳太田氏的女儿为妾,结果人家不愿意,于是神周就借口说自己的尊严受到侮辱,于是一怒兴兵灭了太田氏,至于太田氏的女儿也被做收到身边做了丫鬟。
灭掉了太田氏后,大明的军队就开始与新兴的北条氏接壤,这时的北条氏刚刚由家主北条早云创立,占据着伊豆和相模两国,而且家族势力正处于上升期,若是没有大明军队的到来,十几年后,北条氏就会吞并武藏、下总等国,成为关东地区一方霸主。现在北条氏虽然还没有日后的威势,但在江户附近的几个氏族中,却也是一等一的势力。
然而很可惜的是,北条氏虽然有着远大的前景,却无奈被大明军队的到来打断了发展的进程,神周灭掉了太田氏后,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相模,短短几天之内就打败了北条氏,相模国也落入到大明军队的手中。
不过在控制了相模和武藏的大部分地区后。神周就没有再大规模出兵,而是以蚕食的方式,慢慢的侵占与江户接壤的下总国地区,这里是之前被神周打败的千叶氏的地盘。对于大明军队的侵占他们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一直的退让。
也正是趁着这段时间,李安良终于出面了,他开始以大明朝廷的名义招募倭人组建仆从军,毕竟随着他们在倭国占据地盘的扩张,带来的军队很快就有些捉襟见肘,甚至加上那一万朝鲜军队也一样,所以招募当地的倭人也是势在必行。
说起来倭国经过多年的战乱后,国内的百姓也是民不聊生,江户这里虽然不是倭国的政治中心。但是也时常受到战乱的威胁,比如北条氏和上彬氏这些氏族,彼此之间也是征战不休,无数倭人因此而流离失所,田野与道路两侧经常可以见到因饥饿而死亡的倭人。
也正是倭国的这种情况。所以当李安良放出要招兵的消息,而且军中不但可以吃的饱,甚至还有军饷可拿,虽然仆从军的军饷无法与大明的正规军相比,甚至也无法与朝鲜军队相比,但却也养活一家人,这点倭国的其它氏族根本无法与大明的军队相比。因为他们的军队只负责给士兵提供食物,根本没有什么军饷可言。
丰厚报酬再加上每日三餐,这点比倭国士兵每天只吃两餐可要强多了,再加上这时代的倭国人也没有什么家国的概念,所以当李安良放出招募仆从的消息后,无数倭人蜂拥而来。争先恐后的进入江户城中,希望早点加入到大明的仆从军中,这样不但自己不用挨饿,家里也能吃一顿饱饭。
不过报名的人虽多,但是李安良招募时的条件却也是十分苛刻。首先倭人仆从军只招募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人,当然有武艺或上过战场的人优先,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报名之人必须有家室,而且在进入仆从军后,必须将家室迁到江户附近统一居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倭人的忠诚性,毕竟神周他们远离大明作战,他们可不想招募的倭人军队反戈一击,所以那些倭人在外作战时,他们的家人就是人质。
对于要以家人为质的苛刻条件,那些倭人却都觉得很正常,毕竟大明军队提供了那么优厚的条件,当然不可能什么人都收,而且为了保证士兵的忠心,将家眷迁到江户附近也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哪怕条件苛刻,也挡不住倭人吃饱饭的热情,这使得李安良的招兵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短短三个月的功夫,就已经招到了五万倭人士兵。
不过相比那些进入仆从军的倭人,被淘汰下来的倭人数量更多,对于这些淘汰的倭人,李安良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与神周商议了一下后,就在仆从军之外又成立了一支治安军,这些治安军没有数量规定,对人员的要求也不多,只不过待遇上却与仆从军有着极大的差别。
比如仆从军一日三餐,使用的是大明提供的制式装备,而且每月还有军饷可拿,但是治安军却只能一日两餐,也没有什么军饷,至于武器装备,则只能使用大明军队淘汰下来的一些即将报废的武器,连军服都没有,站在一起花花绿绿的,看起来都让人可怜。
不过即便是这样,那些能够进入治安军的倭人依然是十分兴奋,毕竟再怎么说治安军也是个能吃饭的地方,而且相比其它的氏族军队,治安军中的伙食也要强的多,每次也能吃饱,不像其它的氏族军队,说不定哪天就会断上几顿伙食。
另外更让治安军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名为治安军,一般来说是用不着他们上战场的,平时只负责各地的治安情况,最多是遇到抢劫之类的强盗,他们就会出动数倍的军队去剿灭一下,可以说十分安全,不像其它的氏族军队那样,天知道会在哪天把命丢在战场上?
李安良一下子招募了这么多的倭人军队,花费的粮食和钱财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后勤的压力也很大,不过神周他们是海军,有专门的运粮船队,只要粮食不够,船队就会从大明运来粮食,其中大明的正规军吃的是大米和面粉,至于倭人军队,吃的则是番薯干和玉米粉。
随着大明推广番薯和玉米,现在这两种粮食都已经泛滥成灾了,不过越是这样,大明对这两种作物的管制就越严,凡是运往大明之外的番薯和玉米,全都要经过加工,保证不能让一粒种子流落到国外的土地上。
当然了,大明想要完全杜绝玉米和番薯的外流,根本就不太可能,毕竟这东西已经在全国推广了,大明对边疆的管制又不是那么严格,所以传播出去也是迟早的事,不过大明已经对周边各国发出警告,凡是不经大明同意种植这两种作物者,必然会引发大明的怒火,到时就等着大明的军队讨伐吧。
神周他们运来的番薯干和玉米粉,就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那里出产的,这两地土地肥沃,番薯和玉米的产量很大,想要加工做成粉丝之类的衍生产品,可是这类产品的市场早已经被台湾等先种植番薯和玉米的地方抢占了,所以后来的一些地方都在为这么多的番薯和玉米发愁,幸好周重在海外移民需要大量的粮食,这才给山东和辽东等地找到一个好销路。
正是有了番薯和玉米这两种高产作物的支撑,所以李安良才敢在倭国肆无忌惮的招兵,而且根本不用担心如何养活这些倭人,这就是大明国内粮食太多带来的好处,不过粮食太多有时也不见得全是好事,比如大明现在就遇到一些粮食太多遇到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周重想要将大明百姓从国内迁移出来就变得有些困难了。
粮食多了,大明国内各地都储存了大量的粮食,这样一来,就算是遇到什么灾荒,也根本不用发愁粮食的问题,只要当地的官员有点良心,在灾荒时打开粮仓,灾民们就能安然的度过灾荒,而对于那些传统的大明百姓来说,只要在家能有口粮食吃,他们就会安心的在家里呆着,哪怕是在家受穷,也不愿意冒险去海外那种荒蛮之地。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周重每年从大明迁移出动的灾民日益减少,甚至按照总督府官员的估计,最多三年之内,大明国内就不会再有灾民迁出。
对于这个结果,周重也是十分的无奈,甚至有时候他也会想,若是早知道因为玉米和番薯的作用,导致大明国内的百姓不再向外迁移的话,他是否还会把番薯和玉米献给正德?不过周重最后得出的结论却依然没变,就算是早知道如此,他也会把玉米和番薯献出来,毕竟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每年有那么多的大明百姓因饥饿而死。
海外还有大量的土地等着大明百姓开发,可是现在周重的移民工作却遇到上面这个大问题,这也使得周重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移民策略,转而使用另外一种办法进行移民。RP
神周带着舰队进入江户湾,然后以雷霆之势扫荡了江户湾周边的海岸城市,然后又把偷袭自己的千叶氏打的大败,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臣服,附近的其它势力看到大明军队的强盛,一个个也都吓的不敢动弹,甚至还送上女子钱财以求平安。
对于这些向自己示好的倭国氏族,神周也是来者不拒,凡是送礼的全都收了下来,然后交给舰队中的监军,再由监军以朝廷的名义把这些东西分配下去,虽然同样都是收卖手下的人心,但却只能由代表朝廷的监军去做,若是神周擅自给手下将士赏赐的话,那可就有心怀不轨的嫌疑了。
收下这些礼物后,神周手下的舰队的确安静了一段时间,不过等到神周和李安良把江户城安定下来后,立刻就开始了扩张,先是距离江户最近的太田氏遭受了灭顶之灾,据说原因是神周想要纳太田氏的女儿为妾,结果人家不愿意,于是神周就借口说自己的尊严受到侮辱,于是一怒兴兵灭了太田氏,至于太田氏的女儿也被做收到身边做了丫鬟。
灭掉了太田氏后,大明的军队就开始与新兴的北条氏接壤,这时的北条氏刚刚由家主北条早云创立,占据着伊豆和相模两国,而且家族势力正处于上升期,若是没有大明军队的到来,十几年后,北条氏就会吞并武藏、下总等国,成为关东地区一方霸主。现在北条氏虽然还没有日后的威势,但在江户附近的几个氏族中,却也是一等一的势力。
然而很可惜的是,北条氏虽然有着远大的前景,却无奈被大明军队的到来打断了发展的进程,神周灭掉了太田氏后,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相模,短短几天之内就打败了北条氏,相模国也落入到大明军队的手中。
不过在控制了相模和武藏的大部分地区后。神周就没有再大规模出兵,而是以蚕食的方式,慢慢的侵占与江户接壤的下总国地区,这里是之前被神周打败的千叶氏的地盘。对于大明军队的侵占他们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一直的退让。
也正是趁着这段时间,李安良终于出面了,他开始以大明朝廷的名义招募倭人组建仆从军,毕竟随着他们在倭国占据地盘的扩张,带来的军队很快就有些捉襟见肘,甚至加上那一万朝鲜军队也一样,所以招募当地的倭人也是势在必行。
说起来倭国经过多年的战乱后,国内的百姓也是民不聊生,江户这里虽然不是倭国的政治中心。但是也时常受到战乱的威胁,比如北条氏和上彬氏这些氏族,彼此之间也是征战不休,无数倭人因此而流离失所,田野与道路两侧经常可以见到因饥饿而死亡的倭人。
也正是倭国的这种情况。所以当李安良放出要招兵的消息,而且军中不但可以吃的饱,甚至还有军饷可拿,虽然仆从军的军饷无法与大明的正规军相比,甚至也无法与朝鲜军队相比,但却也养活一家人,这点倭国的其它氏族根本无法与大明的军队相比。因为他们的军队只负责给士兵提供食物,根本没有什么军饷可言。
丰厚报酬再加上每日三餐,这点比倭国士兵每天只吃两餐可要强多了,再加上这时代的倭国人也没有什么家国的概念,所以当李安良放出招募仆从的消息后,无数倭人蜂拥而来。争先恐后的进入江户城中,希望早点加入到大明的仆从军中,这样不但自己不用挨饿,家里也能吃一顿饱饭。
不过报名的人虽多,但是李安良招募时的条件却也是十分苛刻。首先倭人仆从军只招募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人,当然有武艺或上过战场的人优先,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报名之人必须有家室,而且在进入仆从军后,必须将家室迁到江户附近统一居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倭人的忠诚性,毕竟神周他们远离大明作战,他们可不想招募的倭人军队反戈一击,所以那些倭人在外作战时,他们的家人就是人质。
对于要以家人为质的苛刻条件,那些倭人却都觉得很正常,毕竟大明军队提供了那么优厚的条件,当然不可能什么人都收,而且为了保证士兵的忠心,将家眷迁到江户附近也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哪怕条件苛刻,也挡不住倭人吃饱饭的热情,这使得李安良的招兵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短短三个月的功夫,就已经招到了五万倭人士兵。
不过相比那些进入仆从军的倭人,被淘汰下来的倭人数量更多,对于这些淘汰的倭人,李安良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与神周商议了一下后,就在仆从军之外又成立了一支治安军,这些治安军没有数量规定,对人员的要求也不多,只不过待遇上却与仆从军有着极大的差别。
比如仆从军一日三餐,使用的是大明提供的制式装备,而且每月还有军饷可拿,但是治安军却只能一日两餐,也没有什么军饷,至于武器装备,则只能使用大明军队淘汰下来的一些即将报废的武器,连军服都没有,站在一起花花绿绿的,看起来都让人可怜。
不过即便是这样,那些能够进入治安军的倭人依然是十分兴奋,毕竟再怎么说治安军也是个能吃饭的地方,而且相比其它的氏族军队,治安军中的伙食也要强的多,每次也能吃饱,不像其它的氏族军队,说不定哪天就会断上几顿伙食。
另外更让治安军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名为治安军,一般来说是用不着他们上战场的,平时只负责各地的治安情况,最多是遇到抢劫之类的强盗,他们就会出动数倍的军队去剿灭一下,可以说十分安全,不像其它的氏族军队那样,天知道会在哪天把命丢在战场上?
李安良一下子招募了这么多的倭人军队,花费的粮食和钱财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后勤的压力也很大,不过神周他们是海军,有专门的运粮船队,只要粮食不够,船队就会从大明运来粮食,其中大明的正规军吃的是大米和面粉,至于倭人军队,吃的则是番薯干和玉米粉。
随着大明推广番薯和玉米,现在这两种粮食都已经泛滥成灾了,不过越是这样,大明对这两种作物的管制就越严,凡是运往大明之外的番薯和玉米,全都要经过加工,保证不能让一粒种子流落到国外的土地上。
当然了,大明想要完全杜绝玉米和番薯的外流,根本就不太可能,毕竟这东西已经在全国推广了,大明对边疆的管制又不是那么严格,所以传播出去也是迟早的事,不过大明已经对周边各国发出警告,凡是不经大明同意种植这两种作物者,必然会引发大明的怒火,到时就等着大明的军队讨伐吧。
神周他们运来的番薯干和玉米粉,就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那里出产的,这两地土地肥沃,番薯和玉米的产量很大,想要加工做成粉丝之类的衍生产品,可是这类产品的市场早已经被台湾等先种植番薯和玉米的地方抢占了,所以后来的一些地方都在为这么多的番薯和玉米发愁,幸好周重在海外移民需要大量的粮食,这才给山东和辽东等地找到一个好销路。
正是有了番薯和玉米这两种高产作物的支撑,所以李安良才敢在倭国肆无忌惮的招兵,而且根本不用担心如何养活这些倭人,这就是大明国内粮食太多带来的好处,不过粮食太多有时也不见得全是好事,比如大明现在就遇到一些粮食太多遇到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周重想要将大明百姓从国内迁移出来就变得有些困难了。
粮食多了,大明国内各地都储存了大量的粮食,这样一来,就算是遇到什么灾荒,也根本不用发愁粮食的问题,只要当地的官员有点良心,在灾荒时打开粮仓,灾民们就能安然的度过灾荒,而对于那些传统的大明百姓来说,只要在家能有口粮食吃,他们就会安心的在家里呆着,哪怕是在家受穷,也不愿意冒险去海外那种荒蛮之地。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周重每年从大明迁移出动的灾民日益减少,甚至按照总督府官员的估计,最多三年之内,大明国内就不会再有灾民迁出。
对于这个结果,周重也是十分的无奈,甚至有时候他也会想,若是早知道因为玉米和番薯的作用,导致大明国内的百姓不再向外迁移的话,他是否还会把番薯和玉米献给正德?不过周重最后得出的结论却依然没变,就算是早知道如此,他也会把玉米和番薯献出来,毕竟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每年有那么多的大明百姓因饥饿而死。
海外还有大量的土地等着大明百姓开发,可是现在周重的移民工作却遇到上面这个大问题,这也使得周重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移民策略,转而使用另外一种办法进行移民。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