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军国之民 第三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还有保底月票吗?能给罗罗一点支持吗?
......
圆明园,勤政亲贤殿。
今天的会议真的有些特殊,坐在大殿两侧椅子上的不仅有大明朝廷的文武重臣,还有皇室财团的几个董事,还有立宪议会当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议员。而会议讨论的事情,也比较特殊,是如何进行军国主义宣传教育,将对战争漠不关心的大明臣民转变为对国战狂热支持的军国之民。
“在我们大明,军人的地位仍然不高,民间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撵钉’的俗语。而大部分读书人都嫌军人粗鄙,不愿与之为伍,更不用说投笔从戎,去行伍当中建立一番事业了。
自光复元年以来,我大明陆海军军校每年的招生指标总是勉勉强强完成。只要身体强健,粗通文墨的青年都能轻易考取军校。比之考秀才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其实军校毕业生都有少尉官衔,俸禄比普通地方小官要高多了,前途更不知光明了多少。自永历201年兵兴至今,军中获得爵位者就数以万计,而文官又有几人得爵?
至于大明的普通兵士,待遇也是极好的。光是四十亩军禄田就价值两千元上下,每月还另有菜金3元,每日还有24两米面的军粮供应。那些穷地方的八品官的俸禄都不如我大明普通一兵。可是我大明军中的士兵鲜有断文识字之人……”
御座之上的朱皇帝正在侃侃而谈,谈话的内容,全都集中在军人地位之上。可能是由于反清复明战争所持续的时间较短,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得到了强化。所以眼下大明国内的武人地位可不能和后世的民国相比,重文轻武的思维仍然深入人心。
“反观西洋列强之国,无不将军队神圣化,将军人英雄化,其社会地位远远高于文职官员。如欧洲列强之君主亲王者,皆以军服为常服。从小接受军人教育,担任军职。欧洲之贵族男子,大多以入读军校为第一选择,服务于军队。征战于沙场。欧洲之法兰西、普鲁士等陆军强国,更是全民皆兵,每遇国战,都可以迅速动员起数以百万计的陆军!而我大明,纵有人口四万万,又能征募到多少陆军?若是和欧洲陆军强国为近邻,只怕比土耳其帝国也强不了多少。”
朱济世谈到的“全民皆兵”,其实就是“义务兵役制”。这项制度是法兰西、普鲁士等国陆军强大的根基。毕竟人海战术在这个时代还是很管用的。
不过想要实行义务兵役制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必须加强政府对地方和民众的管理,因为义务兵役制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兵役制度。如果民众不愿意主动参军,用麻绳去捆也是很有必要的——捆来的兵总比没有兵要好!所以大明自光复元年起开始实行的政府下乡倒是基本满足了实行义务兵役制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但是捆来的士兵又能有多少训练作战的积极性?等到上了战场。明军的军官们怕是要为逃兵太多的问题犯愁了。
而同样的问题,在欧洲列强中其实也是存在的。比如最早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普鲁士,虽然拥有全世界唯一的义务教育制度,但是普鲁士军队在战场上逃兵比例却也是全欧洲最高的。那个后世后牛逼的德意志帝国陆军,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为了提高征兵制下士兵的士气和国民从军的积极性。欧洲实行征兵制的国家,都开始努力建立起一种民众军事支援体制——也就是后世被打成另类的军国主义!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对民众进行洗脑,将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让每一个男孩都以从军报国为光荣。这样政府就能用相对较低的待遇征集到数量庞大而且士气高昂的军队。这种“低成本”的军队,就是这个时代陆军强国的基础。
而朱济世的大明帝国,虽然也拥有数量庞大且士气高昂的陆军。但是这支陆军是建立在数以千万亩军禄田的基础之上。但是军人授田制度的可持续性却不强。所以眼下大明陆军的士气也是不可持续的。
一旦军人授田制度无法维持,不但明军的士气会一落千丈,就是明军的征募也会出现问题。因为大明的财政是根本不可能支持一支高薪军队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效仿法兰西和普鲁士等西洋列强,建立起一种国民军事支援体制,将大明天子的臣民转化为大明帝国的军国之民。
当然。这样的转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也不是几道谕旨,几项法令就可以做到的。要不然普鲁士军队也不会以逃兵闻名欧洲了。
“皇帝陛下,西洋列强如法兰西和普鲁士,一直以来都是崇尚武力的,军队和军人的地位从来就是高的。而普鲁士的义务兵役制和义务教育制是共存的。国家通过教育给民众灌输思想,使之以为国从军为荣。而法兰西虽然没有建立义务教育制,但是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在欧洲也是名列前茅的。
反观大明,新式教育只是刚刚起步,全国已经建成的小学还不到100所,书院不到50所,大学只有6所。而大明民间的私塾教育又和军国民体制格格不入,据我所知,大明的读书人都是以从军为耻的。”
提出意见的是皇室财团总经理恩格斯,他是普鲁士人,在普鲁士军队中服过兵役。当然知道普鲁士的义务兵役制是基于普鲁士的义务教育制的,实际上为普鲁士陆军输送足够数量的优秀士兵,就是普鲁士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恩格斯道:“事实上,欧洲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服务于军队的。凡是接受过小学和中学教育的欧洲国家男性公民,一旦入伍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步兵。因为许多步兵训练的内容,都已经融入了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当中。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文士和官僚为主要目的,几乎没有任何同军事相关的课程。我想,这是大明建立军国体制的最大困难。”
问题,看来又是出在教育上面!
朱皇帝在心里面轻轻叹了口气,近代以来中国的衰弱,其实就是儒家教育的失败啊!
朱济世肃容道:“教育不是一日之功,我大明的新式教育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建立完善,不过大方向还是要定下来的。为大明陆海军输送足够多的优秀兵员,应该是大明新式教育的重要目标!
要达成这一目标,军人的社会地位必须要提高,大明军队也必须要被神圣化!而在新式教育发展缓慢的当下,只能通过舆论宣传来提高军队和军人地位。
朕决定,在对俄战争胜利之前,大明朝廷将对新闻舆论实行管制!为此将改组大明教育部为教育和宣传部,全面负责审查在大明境内发行的所有报纸,还要向各大报纸提出战争宣传的指导性建议。同时还要在大明境内所有的新式学校中开展军国民教育,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军事养成教育。
报纸舆论应该服务于战争,一旦大明对俄宣战,报纸必须将这场战争宣传成正义之战,必须要宣传夺取西伯利亚之后的利益,以激发国民对战争的热情,以确保民意对战争的支持。
必须大力歌颂军人贡献,尊崇军人的社会地位,须从历史、考古、宗教、文学、戏曲等各个层面美化军人和战争。”
还有保底月票吗?能给罗罗一点支持吗?
......
圆明园,勤政亲贤殿。
今天的会议真的有些特殊,坐在大殿两侧椅子上的不仅有大明朝廷的文武重臣,还有皇室财团的几个董事,还有立宪议会当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议员。而会议讨论的事情,也比较特殊,是如何进行军国主义宣传教育,将对战争漠不关心的大明臣民转变为对国战狂热支持的军国之民。
“在我们大明,军人的地位仍然不高,民间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撵钉’的俗语。而大部分读书人都嫌军人粗鄙,不愿与之为伍,更不用说投笔从戎,去行伍当中建立一番事业了。
自光复元年以来,我大明陆海军军校每年的招生指标总是勉勉强强完成。只要身体强健,粗通文墨的青年都能轻易考取军校。比之考秀才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其实军校毕业生都有少尉官衔,俸禄比普通地方小官要高多了,前途更不知光明了多少。自永历201年兵兴至今,军中获得爵位者就数以万计,而文官又有几人得爵?
至于大明的普通兵士,待遇也是极好的。光是四十亩军禄田就价值两千元上下,每月还另有菜金3元,每日还有24两米面的军粮供应。那些穷地方的八品官的俸禄都不如我大明普通一兵。可是我大明军中的士兵鲜有断文识字之人……”
御座之上的朱皇帝正在侃侃而谈,谈话的内容,全都集中在军人地位之上。可能是由于反清复明战争所持续的时间较短,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得到了强化。所以眼下大明国内的武人地位可不能和后世的民国相比,重文轻武的思维仍然深入人心。
“反观西洋列强之国,无不将军队神圣化,将军人英雄化,其社会地位远远高于文职官员。如欧洲列强之君主亲王者,皆以军服为常服。从小接受军人教育,担任军职。欧洲之贵族男子,大多以入读军校为第一选择,服务于军队。征战于沙场。欧洲之法兰西、普鲁士等陆军强国,更是全民皆兵,每遇国战,都可以迅速动员起数以百万计的陆军!而我大明,纵有人口四万万,又能征募到多少陆军?若是和欧洲陆军强国为近邻,只怕比土耳其帝国也强不了多少。”
朱济世谈到的“全民皆兵”,其实就是“义务兵役制”。这项制度是法兰西、普鲁士等国陆军强大的根基。毕竟人海战术在这个时代还是很管用的。
不过想要实行义务兵役制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必须加强政府对地方和民众的管理,因为义务兵役制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兵役制度。如果民众不愿意主动参军,用麻绳去捆也是很有必要的——捆来的兵总比没有兵要好!所以大明自光复元年起开始实行的政府下乡倒是基本满足了实行义务兵役制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但是捆来的士兵又能有多少训练作战的积极性?等到上了战场。明军的军官们怕是要为逃兵太多的问题犯愁了。
而同样的问题,在欧洲列强中其实也是存在的。比如最早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普鲁士,虽然拥有全世界唯一的义务教育制度,但是普鲁士军队在战场上逃兵比例却也是全欧洲最高的。那个后世后牛逼的德意志帝国陆军,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为了提高征兵制下士兵的士气和国民从军的积极性。欧洲实行征兵制的国家,都开始努力建立起一种民众军事支援体制——也就是后世被打成另类的军国主义!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对民众进行洗脑,将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让每一个男孩都以从军报国为光荣。这样政府就能用相对较低的待遇征集到数量庞大而且士气高昂的军队。这种“低成本”的军队,就是这个时代陆军强国的基础。
而朱济世的大明帝国,虽然也拥有数量庞大且士气高昂的陆军。但是这支陆军是建立在数以千万亩军禄田的基础之上。但是军人授田制度的可持续性却不强。所以眼下大明陆军的士气也是不可持续的。
一旦军人授田制度无法维持,不但明军的士气会一落千丈,就是明军的征募也会出现问题。因为大明的财政是根本不可能支持一支高薪军队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效仿法兰西和普鲁士等西洋列强,建立起一种国民军事支援体制,将大明天子的臣民转化为大明帝国的军国之民。
当然。这样的转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也不是几道谕旨,几项法令就可以做到的。要不然普鲁士军队也不会以逃兵闻名欧洲了。
“皇帝陛下,西洋列强如法兰西和普鲁士,一直以来都是崇尚武力的,军队和军人的地位从来就是高的。而普鲁士的义务兵役制和义务教育制是共存的。国家通过教育给民众灌输思想,使之以为国从军为荣。而法兰西虽然没有建立义务教育制,但是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在欧洲也是名列前茅的。
反观大明,新式教育只是刚刚起步,全国已经建成的小学还不到100所,书院不到50所,大学只有6所。而大明民间的私塾教育又和军国民体制格格不入,据我所知,大明的读书人都是以从军为耻的。”
提出意见的是皇室财团总经理恩格斯,他是普鲁士人,在普鲁士军队中服过兵役。当然知道普鲁士的义务兵役制是基于普鲁士的义务教育制的,实际上为普鲁士陆军输送足够数量的优秀士兵,就是普鲁士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恩格斯道:“事实上,欧洲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服务于军队的。凡是接受过小学和中学教育的欧洲国家男性公民,一旦入伍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步兵。因为许多步兵训练的内容,都已经融入了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当中。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文士和官僚为主要目的,几乎没有任何同军事相关的课程。我想,这是大明建立军国体制的最大困难。”
问题,看来又是出在教育上面!
朱皇帝在心里面轻轻叹了口气,近代以来中国的衰弱,其实就是儒家教育的失败啊!
朱济世肃容道:“教育不是一日之功,我大明的新式教育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建立完善,不过大方向还是要定下来的。为大明陆海军输送足够多的优秀兵员,应该是大明新式教育的重要目标!
要达成这一目标,军人的社会地位必须要提高,大明军队也必须要被神圣化!而在新式教育发展缓慢的当下,只能通过舆论宣传来提高军队和军人地位。
朕决定,在对俄战争胜利之前,大明朝廷将对新闻舆论实行管制!为此将改组大明教育部为教育和宣传部,全面负责审查在大明境内发行的所有报纸,还要向各大报纸提出战争宣传的指导性建议。同时还要在大明境内所有的新式学校中开展军国民教育,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军事养成教育。
报纸舆论应该服务于战争,一旦大明对俄宣战,报纸必须将这场战争宣传成正义之战,必须要宣传夺取西伯利亚之后的利益,以激发国民对战争的热情,以确保民意对战争的支持。
必须大力歌颂军人贡献,尊崇军人的社会地位,须从历史、考古、宗教、文学、戏曲等各个层面美化军人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