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男人的支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向九这边提点了,出于公平,盈芳给燕子去了封信,说了向家几位嫂子们的打算,又说了向九的决定,好让燕子姑娘心中有数。
媒人果真不好当啊。
盈芳囧了个囧。
两边都提点了,便不再想这个事。
……
盈芳的意识上,属于时隔三年重新回到学校。然而行为上,却是花姑娘上轿——头一遭。
因为记忆里的校园生活,属于原主,而不是她。
因此,跟着冯军达几人,从下码头到学校这段路,走得异常兴奋。纤瘦的人儿,肩挑两箩筐,走起来还风风火火,看得冯军达止不住抽嘴角。
“我说老同学,上个学至于这么兴奋吗?又不是没来过。”
“你不懂。”
“是是是,我不懂。但你能别挑着担扭秧歌吗?箩筐都打到我了。”冯军达一脸幽怨。
盈芳嘿嘿笑了两声,离冯军达远了几步。
上船时,她借口冯军达几个手上行李不多、能帮她把俩箩筐挑到学校,没让向九继续送。
目的达成,何必让人特地花半天工夫、破费往返船票跑一趟县城?
反正有小金在,这点分量对她来说,压根不在话下。
冯军达几个,看她挑得这么轻松,以为担子不重,提议要帮她挑被拒绝后,就随她了。毕竟他们手里也都有东西。被铺、炉子是没有啦,但有个把月的口粮。
城里孩子上学,揣着钱和粮票。
农村孩子上学,背着一日三餐的口粮。要不怎么说读书能把家给读穷了呢。缺壮劳力的家庭,还真供不起一个读书郎。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年纪的男生正是胃口大开的时候,一个月米面省着点吃都要十几二十斤。加上红薯、土豆之类的杂粮、瓶瓶罐罐的酱菜、腌菜、各种菜干,扛肩上没一会儿就要换手。还没盈芳走得轻快呢。
码头距学校有点距离,不过人多话头也多,一会儿唠这个、一会儿唠那个,像过年前后火车站被封锁啦、海城某大人物丢失了某件重要东西啦诸如此类的话题,也重新被拿出来炒了一遍冷饭。
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门口。
宁和县人口少,又处于特殊时期,学校招生要求贵“精”不贵多。即使抛开这一点,愿意送子女上中学的也不多。
古往今来,家里出个读书人,经济压力要大很多。再者,如今的社会,根本看不到书读得高的优势。相反,知识分子还被一个个地下放到各偏僻的农村呢。高中毕业照样和目不识丁的农民一起下地种田,谁家还愿意送孩子念书啊。念几年小学、能大致识几个字在他们看来就足够了。
因此全县就这一所中学,含高中部和初中部。大门开在一块儿,内部还是有划分的,高中部教室在东区,初中部在西区,中间隔着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田里种着的蔬菜,是食堂伙食的来源之一。
另一处来源位于城南乡下的试验田,那里就大了,足有三十亩,小麦、水稻、高粱、玉米、棉花等几类主打作物轮着种。干活的是学校师生。
打从上中学需要推荐后,各学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文化课,学生还需务农,需要到学校实验田或是挂钩公社参加各类劳动。如无特殊情况,基本是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可一学期的学时总归那么多,导致学习强度远没以前大了。
盈芳停学前才念完初一,虽说从收购站淘到初高中教材后,一直都有认真自学,不懂的问师傅,师傅也不懂的写信问师兄或是向刚。总之,现行教材的初二、初三知识点,对她来说,大致都已学过。十成没把握,八|九成还是有的。要她跟着冯军达直接念高一,也不会太吃力。
但学校不认可啊,由公社推荐重返校园后,照例给她分到了初二年级。
十八岁混初二,在班上可以说是大姐大的存在了,周围一圈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得知她之前是公社卫生院的护士,一帮小姑娘成天围着她问当护士好不好玩、每天要做什么……大概是想着初中毕业后也能混个护士当当。
“只要不下地,让我干什么都行。”
“我也是。下地太辛苦了。”
大部分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这年头,能有个初中文凭很不错了。工厂招工优先录用、公社的出纳会计,也就这点文化水平。
和盈芳一个宿舍的女生,十个里有八个准备初中毕业就回家,不再往上读了。
“我妈让我回家嫁人。初中毕业虚岁十七了,考得上也不读了,高中毕业二十岁,找对象困难了。”
“我妈说女孩子读那么高没用,反正嫁出去了也是给别人家生娃挣工分,她也不让我再往上念。”
“我家城里的,上头两个哥哥都是工人,家里不缺我读书的钱,但我两个嫂子有意见。为了家和万事兴,念完初中不读了。反正初中文凭够找工作的了。”
“我也不读了。读的高有啥用?没看到那些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和一堆没文化的一起起早摸黑地下地,我可不想变成那样。”
“……”
剩下两个,一个家里兄弟姐妹多,劳动力不缺,父母也比较开明,读不读高中由她自己决定。
再一个就是盈芳了,初接触学堂的她,爱死了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感觉,哪舍得读完初中就撒手?
反正家中没大人,只要向刚不反对,她就一路读下去。
向刚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反对?来信即说:“读!想读就读,不用管别人怎么说。我支持你!”
盈芳心更定了,笑眯眯地对等着她表态的室友们说:“我家人支持我继续读下去。读到我自己不想读为止。”
“你家人真好!”
“这会儿说说的吧,等毕业就不这么说了。”
“我也这么觉得……”
“……”
盈芳随她们说。反正说说又不会少块肉。她用心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认真上课、踏实劳动,一个月下来,一跃而为初中部最受老师欢迎的学生,没有之一。
向九这边提点了,出于公平,盈芳给燕子去了封信,说了向家几位嫂子们的打算,又说了向九的决定,好让燕子姑娘心中有数。
媒人果真不好当啊。
盈芳囧了个囧。
两边都提点了,便不再想这个事。
……
盈芳的意识上,属于时隔三年重新回到学校。然而行为上,却是花姑娘上轿——头一遭。
因为记忆里的校园生活,属于原主,而不是她。
因此,跟着冯军达几人,从下码头到学校这段路,走得异常兴奋。纤瘦的人儿,肩挑两箩筐,走起来还风风火火,看得冯军达止不住抽嘴角。
“我说老同学,上个学至于这么兴奋吗?又不是没来过。”
“你不懂。”
“是是是,我不懂。但你能别挑着担扭秧歌吗?箩筐都打到我了。”冯军达一脸幽怨。
盈芳嘿嘿笑了两声,离冯军达远了几步。
上船时,她借口冯军达几个手上行李不多、能帮她把俩箩筐挑到学校,没让向九继续送。
目的达成,何必让人特地花半天工夫、破费往返船票跑一趟县城?
反正有小金在,这点分量对她来说,压根不在话下。
冯军达几个,看她挑得这么轻松,以为担子不重,提议要帮她挑被拒绝后,就随她了。毕竟他们手里也都有东西。被铺、炉子是没有啦,但有个把月的口粮。
城里孩子上学,揣着钱和粮票。
农村孩子上学,背着一日三餐的口粮。要不怎么说读书能把家给读穷了呢。缺壮劳力的家庭,还真供不起一个读书郎。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年纪的男生正是胃口大开的时候,一个月米面省着点吃都要十几二十斤。加上红薯、土豆之类的杂粮、瓶瓶罐罐的酱菜、腌菜、各种菜干,扛肩上没一会儿就要换手。还没盈芳走得轻快呢。
码头距学校有点距离,不过人多话头也多,一会儿唠这个、一会儿唠那个,像过年前后火车站被封锁啦、海城某大人物丢失了某件重要东西啦诸如此类的话题,也重新被拿出来炒了一遍冷饭。
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门口。
宁和县人口少,又处于特殊时期,学校招生要求贵“精”不贵多。即使抛开这一点,愿意送子女上中学的也不多。
古往今来,家里出个读书人,经济压力要大很多。再者,如今的社会,根本看不到书读得高的优势。相反,知识分子还被一个个地下放到各偏僻的农村呢。高中毕业照样和目不识丁的农民一起下地种田,谁家还愿意送孩子念书啊。念几年小学、能大致识几个字在他们看来就足够了。
因此全县就这一所中学,含高中部和初中部。大门开在一块儿,内部还是有划分的,高中部教室在东区,初中部在西区,中间隔着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田里种着的蔬菜,是食堂伙食的来源之一。
另一处来源位于城南乡下的试验田,那里就大了,足有三十亩,小麦、水稻、高粱、玉米、棉花等几类主打作物轮着种。干活的是学校师生。
打从上中学需要推荐后,各学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文化课,学生还需务农,需要到学校实验田或是挂钩公社参加各类劳动。如无特殊情况,基本是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可一学期的学时总归那么多,导致学习强度远没以前大了。
盈芳停学前才念完初一,虽说从收购站淘到初高中教材后,一直都有认真自学,不懂的问师傅,师傅也不懂的写信问师兄或是向刚。总之,现行教材的初二、初三知识点,对她来说,大致都已学过。十成没把握,八|九成还是有的。要她跟着冯军达直接念高一,也不会太吃力。
但学校不认可啊,由公社推荐重返校园后,照例给她分到了初二年级。
十八岁混初二,在班上可以说是大姐大的存在了,周围一圈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得知她之前是公社卫生院的护士,一帮小姑娘成天围着她问当护士好不好玩、每天要做什么……大概是想着初中毕业后也能混个护士当当。
“只要不下地,让我干什么都行。”
“我也是。下地太辛苦了。”
大部分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这年头,能有个初中文凭很不错了。工厂招工优先录用、公社的出纳会计,也就这点文化水平。
和盈芳一个宿舍的女生,十个里有八个准备初中毕业就回家,不再往上读了。
“我妈让我回家嫁人。初中毕业虚岁十七了,考得上也不读了,高中毕业二十岁,找对象困难了。”
“我妈说女孩子读那么高没用,反正嫁出去了也是给别人家生娃挣工分,她也不让我再往上念。”
“我家城里的,上头两个哥哥都是工人,家里不缺我读书的钱,但我两个嫂子有意见。为了家和万事兴,念完初中不读了。反正初中文凭够找工作的了。”
“我也不读了。读的高有啥用?没看到那些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和一堆没文化的一起起早摸黑地下地,我可不想变成那样。”
“……”
剩下两个,一个家里兄弟姐妹多,劳动力不缺,父母也比较开明,读不读高中由她自己决定。
再一个就是盈芳了,初接触学堂的她,爱死了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感觉,哪舍得读完初中就撒手?
反正家中没大人,只要向刚不反对,她就一路读下去。
向刚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反对?来信即说:“读!想读就读,不用管别人怎么说。我支持你!”
盈芳心更定了,笑眯眯地对等着她表态的室友们说:“我家人支持我继续读下去。读到我自己不想读为止。”
“你家人真好!”
“这会儿说说的吧,等毕业就不这么说了。”
“我也这么觉得……”
“……”
盈芳随她们说。反正说说又不会少块肉。她用心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认真上课、踏实劳动,一个月下来,一跃而为初中部最受老师欢迎的学生,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