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龙牙神兵 > 1256(艰苦)

1256(艰苦)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们飞身绝壁,横渡冰河,战毒蛇,斗蚂蟥,游刃有余。侦察连正在演练“破敌指挥所”,几名战士在绝壁树上拴溜索,几抱粗的大树竟颓然折倒,原来是百年朽木!他们另选山岩凿石定绳索,飞身直取“敌”巢穴。工兵分队迅速在江面上“架”起座座绳桥,步兵分队个个如同大渡河勇士,借一根单绳爬过大江。

    满山的叶子看上去青翠光亮,却有刺,冲锋命令一下,山地步兵们的身上到处都是刺,冲完下来,干部战士坐在一起拔刺。冲锋绝不像电影里那么简单潇洒,因高原缺氧,每次冲锋都是对心肺的痛苦折磨,一座几百米高的山头,往往要几个冲锋才能到山顶。新兵们试着冲了一下,还没到20米,心跳如擂鼓,躺在地上投降了。

    相对别的地方的军队……本地的部队的武器装备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每个高原山地步兵都自信地说,我们可以打得赢。在拉萨时,军区一位副参谋长也说过相同的话,曾去过奥地利山地步兵学校参观并对各国山地步兵深有研究的他肯定地说,我军的个体文化素质可能稍低,但整体作战能力、合同作战能力并不低,因为我军指挥员的战术素养高,每名军人为国守土,忠于国家和人民的意识强,意志品质顽强。

    米拉山和加查山就像两尊门神,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到这里再也法前进一步。两座大山的山顶终年下雪,如白发老人,一丝不苟地把山两边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翻过山去,所有的绿色消失,阳光变得灿烂进而灼人,教科书上写道:“北部喜马拉雅山主脉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导致人员高山反应,枪炮初速增大,发动机功率下降,水和汽油沸点降低,野饮困难。冬长而寒,夏短而凉,春秋之分。冬季积雪有时达1米以上,有些山口达3米以上,封山期长达半年。”“对武器装备的影响:雷达、指挥仪等高技术装备,功率普遍下降20~30%,侦察盲区增多……”[

    海拔不断升高,我们就渐渐感到不适,眼球开始向外鼓,太阳穴开始膨胀,胸口上的“石头”越来越重,大脑已经罢工,不肯有任何思维。汽车似乎成了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偏舟,连绵不绝的山就像大海的波浪,拼命地向我们压来,就要把我们吞噬。阳光如鬼魅,照得山红一半、黑一半,走了好长的时间,已经不知道这个时间有多长,还是没见到一个人,就连一只鸟,一只老鼠也没有,找根小草也是稀罕……我们进入人区了。

    这次的训练计划是将部队机动到雪域高原深处,练如何藏起来,如何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在植被稀少、物资贫乏的环境中,做到这一点难于登天。

    西藏的山体为断层结构,挖不出猫耳洞,一挖就垮。于是山地步兵们向地下要空间。挖一个大坑,人员装备藏进去,然后在上面进行伪装。在构筑基本指挥所时,领导干部和战士一起挥锹上阵,挖土运石。几天时间,他们就利用谷地、冲沟、山势隐蔽开设了多个地下野战指挥所。指挥所里电话线密如蛛网,睡觉的床、吃饭的灶样样齐备,真正达到了能生活、能工作的要求。

    几天,也许有人会说太长了。可是在这个喘气都费力的地方,一铁镐下去,冻土只有一个白点,像是在嘲笑人们拿它可奈何,往往一个班挖一个炮坑就是几天。有的老兵关节疼得浑身大汗,还是起早摸黑挖工事,成了晒得最黑、手上茧疤最多的人;教导员林肠胃不适,晚上输液,白天坚持施工。一个老兵班长班长连续3天带病坚持施工,直到累倒在工地上。炮连施工任务重,连队干部就带领勤杂人员挑灯夜战至深夜11点钟,在零下6度的寒风中,在地下构筑了一个拐洞式的指挥所。草皮在这个地区弥足珍贵,长草的地方土层都比较松动,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掩体一般挖在光秃秃、硬邦邦全是石头的地方。每个战士的手上都有几个大大的血泡。掩体的要求是“几米不见人,xx米不见车”。战士们还在帐篷外设置了“之”字形双层挡墙,防止“敌”炮火袭击和帐篷里的灯光外泄。

    人区,只有通信连能找到现成的伪装食色天下。西藏的山口、路边总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香塔,天线就从塔尖上伸出,真可谓是天衣缝。有时为了需要,还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出现许多香塔,几十米之外让人难辨真假。

    在某部炊事班,帐篷内蔬菜、水果、肉食等样样齐备。炊事人员科学制订食谱,主副食配量按照口感好、有营养、抗疲劳、增体力的原则,使之从温饱型营养向功能型营养转变。军区后勤部规定,驻训部队每人每天补贴伙食费5元,保证官兵们每人每天可以吃到0。7公斤蔬菜、1个鸡蛋、4个水果,早餐和作训间隙均有奶粉或盐开水供应。 高原生活适应性训练使官兵体质明显增强。此次在比驻地高近2000米的地方驻训,战士们嘴唇没裂口,行军不觉累,除了饮食营养丰富以外,与他们此前进行的适应性训练也有关系。在部队驻地时,他们基本上每月有一次高海拔区的拉练;各连队经常组织官兵戴上防毒面具变速跑;还请医学专家就高海拔区行军、着装应注意的事项举行讲座。

    现在,已经好多了,几十年前,进入高原部队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达高,死亡率高; 80年代,发病率下降了不少,死亡率也有所大幅度下降;到了90年代的统计资料说,高原反应率是已经少更多了,死亡率几乎为零。这得益于抗缺氧训练的研究成果。在含氧量不足内地60%的念青唐古拉,人的热量消耗加大35%,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体力,吃穿住行样样都有学问。

    虽然,外地的士兵,平时很少接触到这方面,但是,只要当一个军人,就要时刻准备着,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都参加战斗……必须适应任何地方。

    这也是,这些被抽调过来的新兵,为什么来这里进行一个长期训练的原因……

    官兵们的宿营地也别具特色。走进某工兵连野营处,但见这里的帐篷背靠风口,面对雪山,依托地形搭设。帐篷的地面铺设了一层塑料布,上面再铺一条羊皮褥子。晚上尽管风大天寒,帐篷内依然温暖如春。

    可是,并不是这样就可以在人区生存。我们到驻训地的第四天傍晚,突然下起冰雹。所有的工事都是挖地三尺,任那排水沟再宽再大,帐篷还是被浸在水里,水温不会超过零度,水面上还结着冰茬子,某团团长的床已经飘在了水面上,全团也难找到一床没被浸湿的被子。我们被当做重点保护对象转移到高处,就这样还在有轻微的感冒症状,给野战医院又添了不少麻烦。战士们则和冰水战斗了一夜。 天亮后,没有一个人出来晒被子。

    在这里的老兵,军官们说:“在和平时期,外军除了对战史研究给予高度重视之外,尤其注重举行各种规模和各种条件下的针对性十分明显的陆空协同军事演习,力求让军队在尽可能接近实战的环境气氛中进行体验和训练,一方面可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稳定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可检验部队的战役及战术理论和作战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各种装备和编制是否适应作战的需要。在演习中如果发现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如今,山地步兵们正在探索新的训练科目,在人区内气温零度左右时锅、火的自我保障已经以班为单位试验成功。了不起的成绩。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涂料,这种涂料可以防可见光、红外线、热成像、雷达四种侦察手段……”

    野营拉练。我山地官兵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丛林负重行军,平均每小时达6。4公里。被誉为“铁脚板”的三营官兵,每人负重40多公斤强行军奔袭,每小时达10公里,堪称高原奇迹!

    俯卧撑,官兵们一鼓作气做100个不喘粗气;举40多公斤重的炮,连续50下,轻松自如;练瞄准,枪尖挂2颗手榴,三个小时,一动不动;练刺杀,冲500米障碍……一个个生龙活虎。超常规训练造就出了一支神勇的山地部队。

    当然,在这里的老兵们都走过来了,现在,痛苦要留下来,留给新兵们尝试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实在是法适应的新兵们,一批批的被淘汰下来,他们会留在这里,等着淘汰数量达到一定数量,被集体的送回去一批……

    没有下一章了,先看看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