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好大的隐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已经是仲夏,但地处西北的灵州的气候却依然凉爽,正是出城游猎的好时候儿。
灵州城外有山有水有田园还有茫茫无边的大草原大沙漠,既有江南的富庶,又有塞外的雄劲,而且此地的民风士风,也和中原大有不同。这里满城都是赳赳武夫,而且又是西夏故地,虽然也开了科举,但是尚武轻文的传统哪能说改就改了?
而且如今统治灵州的高俅的西北三路宣抚司(高俅也是知灵州事),在灵州左近的乡间还安置了大量的骑士和军府兵。习弓马、喜游猎、重武功的风气弥漫在这座塞外雄城内外。
武好古骑在马上,眺望着远近,宽阔的官道和附近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有不少人在打马球,还有一些带着弓箭仆役,看着是要去附近的山里面打猎,甚至还有几个女流也骑着骏马,带着弓箭,在路上招摇而行。
做才子佳人状的男女,却是一个也没有!
看到这一幕,武好古的眉梢就渐渐拧了起来。今天是他离开灵州返回开封府的日子,高俅也带着幕僚家臣出了灵州城给武好古送行。因为武好古的要求,一行人也没有打出旗牌,甚至连官服都没有穿,只是微服而行。
“怎地?大郎,是不是周围闲杂人等太多了?”高俅似乎看到武好古皱眉头了,“还是打出旗牌吧。”
武好古摇摇头:“大家都是兴致勃勃的时候,何必扰了人家的兴致?”
“可大郎你的兴致不高啊,是在为河北宣抚任上的事情操心?”
在高俅看来,武好古一定是在为出任河北宣抚的事儿烦心——这个河北宣抚可是个比西北宣抚更加烫手的差遣。看上去宣抚河北五路,仿佛权力很大,手握重兵。但实际上河北五路各有帅司,而这五个帅司都不受宣抚使所辖,更不用说五路帅司下辖的兵马城池了。
所谓河北宣抚,完全是一个空头光杆的差事,比高俅的西北宣抚更加不如。西北宣抚好歹还有一个灵州,还有一将兵马和上千骑士。
可是武好古的河北宣抚却不兼任州府,也没有直辖的兵马。没有州府兵马其实也挺好,当个名高而职虚的官儿,整天吃喝玩乐也不错。可是两府定议之下,又给武好古派了一个无比烫手的差遣——整顿河北禁军!
武好古现在空有名号,没有实权,又要去整治盘根错节的河北禁军,而且最为难的是河北没不像陕西、西北有那么多的官田可以分配给士兵。
虽然200到250亩土地的收益比不了一名禁军士兵的收入,但是讲收益是从资本主义的角度看问题的。西北、陕西这里根本没有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的条件,妥妥的封建主义农业路线。200到250亩土地在西北基本上就是个富农了。如果还能免了租税徭役,这些土地的收益足够能让一家老小吃香的喝辣的,还能养上一群牲口啥的。一年拿个二三十缗军饷可过不上这样的生活——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啦,200到250亩地种一年的净收入肯定没有二三十缗,但是可以收获到的粮食,和自家喂大的牛羊鸡鸭,要到大城市的市场上去购买,两百缗都买不来。
这是因为西北、陕西这里交通不便,商业流通成本很高。所以京兆府、渭州、延州、兰州这些中心城市,大军驻扎之地的物价比开封府都贵。但是到了陕北、熙河、朔方的偏远农村,除非大灾之年,否则农产品根本不值钱。
至于要在陕西、朔方发展什么资本主义种植业去抢东南沿海的大市场,自己就是资本家的武好古知道,那个是在做梦。
现在就连陕西、朔方的战马都养得不如界河马好了……
而这种封闭落后的经济面貌,其实也有好的一面,就是让武好古能够很顺利的在陕西、朔方推行“土地兵役制”的改革——一方面朝廷节省了大笔的开销;一方面西北禁军在转成授田府兵后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妥妥的双赢,自然没有多大阻力了。
可是同样的事情在河北那是想都别想的。
首先,河北没有那么多的官地可以分配。那里本来就没有多少官田,而且这几年又陆续往哪里安置了三千多家骑士,光这一项就耗费了四五百万亩土地!除了一部分是武好古早年在北沧州收购来的,余下的土地都来源于官田和官营牧场。经过这一轮的分配,河北五路的官田已经不多了,不够十几万家授田府兵分配的了。
而且河北五路的安抚还有河北转运大使那边,多半也不肯那么配合的就把宝贵的土地拿出来的。
如果要减少分配,比如一兵给个一百亩。那么土地的收益可就远远比不上河北禁军的收入了——河北禁军和西军不一样,他们是假装当兵的,各自都有别的营生,军饷之外,是另有收入的。哪里像西北禁军那样,除了打生打死就没别的财路了。
所以用土地安置府兵的办法,在河北根本行不通!
其次,河北禁军已经是百年无战事了。对于军事早就生疏得不行了,而且各种陈规陋习一大堆。军官和士兵们大多各有经营,当兵已经成了副业。这种兵油子怎么可能整顿得好?勉强用他们去当新军,只会把新军给带坏了。
而且,河北禁军里面还有大量的武官和杂品武臣呢!这些人大多是有背景的,上面有人罩着,谁都拿他们没辙。武好古敢动他们的奶酪,那就是在和整个东军系统为敌了。
如果不动他们,那么河北新军也不必看了,一定是一触即溃的豆腐军。
高俅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套路,所以想想都替武好古为难啊!
河北整军的差事,压根就是苏辙和张商英合谋弄了个圈套让武好古去钻啊!
“河北的差事不难弄。”武好古一笑,“天子整军,无非是为了来日北取幽州……幽州并不难取,有个万余精锐步兵就够了,这点兵马总有办法拉出来的。”
武大郎是在说梦话吗?
高俅被武好古的话惊得都有点儿呆了。堂堂大辽国,一万步兵加几千骑士就能打败了?
其实吧,武好古说的是真话。现在连耶律大石都被打发去了西域,将来的北伐之战中,大辽国还有谁可以打败自己?况且现在辽国的燕云豪族早就和界河商市一体了,无非就是多封几个节度使。什么韩家、赵家、刘家、马家、张家、李家什么的,一家一个节度使,把燕云十四州封十个出去,大概就可以兵不血刃入燕京了。如果还不行的话,就再给个几百万……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商量?
一万个精锐步兵再加三五千骑士,不过是用来驱赶南下救援的契丹骑兵的,不是用来攻城拔寨的。
而让武好古真正皱眉头的,其实是灵州左近的民风。
灵州的民风不似开封府,也不像是京兆府,和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差距更大,倒是有点类似自己在八年前见到的辽国析津府。
这些骑马出游的少年,和幽州豪族的子弟差别仿佛不大啊!这些人应该都是安置在灵州左近的骑士、授田军官的子弟,也许还有一些投靠高俅的原西夏武士的子弟。
他们这些人,将来会不会变成一个新的关陇军事集团?
在朔方这边儿,眼下可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而且也玩不转科举……在西北这边,妥妥的一个封建军事集团啊!将来他们肯服从以赵佶为核心的大宋朝廷吗?
……
“这个三佛齐市舶司、三佛齐巡检司和亚齐巡检司是怎么回事儿?纪忆之是出使的还是去打仗的?怎么还带攻岛掠地的?”
“他这个算不算擅开边衅?”
“绝对是擅开边衅啊!而且还是为了一个劳什子南心岛……”
“一个使臣,随随便便的就在海外用兵,纪忆之也太不像话了吧?”
“也许是形势所迫呢?”
“是啊,奏章上说他的船队在三佛齐海峡打败了一股为祸三佛齐多年的巨寇。三佛齐国王一则出于感激,二则因为害怕巨寇卷土重来,才将位于三佛齐海峡入口的南心岛献给我朝的……”
“开什么玩笑?一年一百万的税赋啊!三佛齐肯献给咱们?”
“搞错了吧?一百万缗啊!开封府一年才收几十万的商税,这个破岛可以收一百万?”
“若真有一百万缗的收入,这个边衅开得也值啊!纪忆之还是有功劳的。”
开封府,西皇城,政事堂今天又是两府集议。集议一开始,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刚刚收到的纪忆从南心岛寄出的奏章了。
奏章上的内容太离谱了,大宋朝一不小心又在海外多了块地!而且还是块能产生收入的好地。一年至少可以上缴100万缗给沿海市舶制置司!
这数字也太吓人了,吓得政事堂里面的两府重臣都有点见利忘义了。
已经是仲夏,但地处西北的灵州的气候却依然凉爽,正是出城游猎的好时候儿。
灵州城外有山有水有田园还有茫茫无边的大草原大沙漠,既有江南的富庶,又有塞外的雄劲,而且此地的民风士风,也和中原大有不同。这里满城都是赳赳武夫,而且又是西夏故地,虽然也开了科举,但是尚武轻文的传统哪能说改就改了?
而且如今统治灵州的高俅的西北三路宣抚司(高俅也是知灵州事),在灵州左近的乡间还安置了大量的骑士和军府兵。习弓马、喜游猎、重武功的风气弥漫在这座塞外雄城内外。
武好古骑在马上,眺望着远近,宽阔的官道和附近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有不少人在打马球,还有一些带着弓箭仆役,看着是要去附近的山里面打猎,甚至还有几个女流也骑着骏马,带着弓箭,在路上招摇而行。
做才子佳人状的男女,却是一个也没有!
看到这一幕,武好古的眉梢就渐渐拧了起来。今天是他离开灵州返回开封府的日子,高俅也带着幕僚家臣出了灵州城给武好古送行。因为武好古的要求,一行人也没有打出旗牌,甚至连官服都没有穿,只是微服而行。
“怎地?大郎,是不是周围闲杂人等太多了?”高俅似乎看到武好古皱眉头了,“还是打出旗牌吧。”
武好古摇摇头:“大家都是兴致勃勃的时候,何必扰了人家的兴致?”
“可大郎你的兴致不高啊,是在为河北宣抚任上的事情操心?”
在高俅看来,武好古一定是在为出任河北宣抚的事儿烦心——这个河北宣抚可是个比西北宣抚更加烫手的差遣。看上去宣抚河北五路,仿佛权力很大,手握重兵。但实际上河北五路各有帅司,而这五个帅司都不受宣抚使所辖,更不用说五路帅司下辖的兵马城池了。
所谓河北宣抚,完全是一个空头光杆的差事,比高俅的西北宣抚更加不如。西北宣抚好歹还有一个灵州,还有一将兵马和上千骑士。
可是武好古的河北宣抚却不兼任州府,也没有直辖的兵马。没有州府兵马其实也挺好,当个名高而职虚的官儿,整天吃喝玩乐也不错。可是两府定议之下,又给武好古派了一个无比烫手的差遣——整顿河北禁军!
武好古现在空有名号,没有实权,又要去整治盘根错节的河北禁军,而且最为难的是河北没不像陕西、西北有那么多的官田可以分配给士兵。
虽然200到250亩土地的收益比不了一名禁军士兵的收入,但是讲收益是从资本主义的角度看问题的。西北、陕西这里根本没有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的条件,妥妥的封建主义农业路线。200到250亩土地在西北基本上就是个富农了。如果还能免了租税徭役,这些土地的收益足够能让一家老小吃香的喝辣的,还能养上一群牲口啥的。一年拿个二三十缗军饷可过不上这样的生活——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啦,200到250亩地种一年的净收入肯定没有二三十缗,但是可以收获到的粮食,和自家喂大的牛羊鸡鸭,要到大城市的市场上去购买,两百缗都买不来。
这是因为西北、陕西这里交通不便,商业流通成本很高。所以京兆府、渭州、延州、兰州这些中心城市,大军驻扎之地的物价比开封府都贵。但是到了陕北、熙河、朔方的偏远农村,除非大灾之年,否则农产品根本不值钱。
至于要在陕西、朔方发展什么资本主义种植业去抢东南沿海的大市场,自己就是资本家的武好古知道,那个是在做梦。
现在就连陕西、朔方的战马都养得不如界河马好了……
而这种封闭落后的经济面貌,其实也有好的一面,就是让武好古能够很顺利的在陕西、朔方推行“土地兵役制”的改革——一方面朝廷节省了大笔的开销;一方面西北禁军在转成授田府兵后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妥妥的双赢,自然没有多大阻力了。
可是同样的事情在河北那是想都别想的。
首先,河北没有那么多的官地可以分配。那里本来就没有多少官田,而且这几年又陆续往哪里安置了三千多家骑士,光这一项就耗费了四五百万亩土地!除了一部分是武好古早年在北沧州收购来的,余下的土地都来源于官田和官营牧场。经过这一轮的分配,河北五路的官田已经不多了,不够十几万家授田府兵分配的了。
而且河北五路的安抚还有河北转运大使那边,多半也不肯那么配合的就把宝贵的土地拿出来的。
如果要减少分配,比如一兵给个一百亩。那么土地的收益可就远远比不上河北禁军的收入了——河北禁军和西军不一样,他们是假装当兵的,各自都有别的营生,军饷之外,是另有收入的。哪里像西北禁军那样,除了打生打死就没别的财路了。
所以用土地安置府兵的办法,在河北根本行不通!
其次,河北禁军已经是百年无战事了。对于军事早就生疏得不行了,而且各种陈规陋习一大堆。军官和士兵们大多各有经营,当兵已经成了副业。这种兵油子怎么可能整顿得好?勉强用他们去当新军,只会把新军给带坏了。
而且,河北禁军里面还有大量的武官和杂品武臣呢!这些人大多是有背景的,上面有人罩着,谁都拿他们没辙。武好古敢动他们的奶酪,那就是在和整个东军系统为敌了。
如果不动他们,那么河北新军也不必看了,一定是一触即溃的豆腐军。
高俅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套路,所以想想都替武好古为难啊!
河北整军的差事,压根就是苏辙和张商英合谋弄了个圈套让武好古去钻啊!
“河北的差事不难弄。”武好古一笑,“天子整军,无非是为了来日北取幽州……幽州并不难取,有个万余精锐步兵就够了,这点兵马总有办法拉出来的。”
武大郎是在说梦话吗?
高俅被武好古的话惊得都有点儿呆了。堂堂大辽国,一万步兵加几千骑士就能打败了?
其实吧,武好古说的是真话。现在连耶律大石都被打发去了西域,将来的北伐之战中,大辽国还有谁可以打败自己?况且现在辽国的燕云豪族早就和界河商市一体了,无非就是多封几个节度使。什么韩家、赵家、刘家、马家、张家、李家什么的,一家一个节度使,把燕云十四州封十个出去,大概就可以兵不血刃入燕京了。如果还不行的话,就再给个几百万……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商量?
一万个精锐步兵再加三五千骑士,不过是用来驱赶南下救援的契丹骑兵的,不是用来攻城拔寨的。
而让武好古真正皱眉头的,其实是灵州左近的民风。
灵州的民风不似开封府,也不像是京兆府,和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差距更大,倒是有点类似自己在八年前见到的辽国析津府。
这些骑马出游的少年,和幽州豪族的子弟差别仿佛不大啊!这些人应该都是安置在灵州左近的骑士、授田军官的子弟,也许还有一些投靠高俅的原西夏武士的子弟。
他们这些人,将来会不会变成一个新的关陇军事集团?
在朔方这边儿,眼下可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而且也玩不转科举……在西北这边,妥妥的一个封建军事集团啊!将来他们肯服从以赵佶为核心的大宋朝廷吗?
……
“这个三佛齐市舶司、三佛齐巡检司和亚齐巡检司是怎么回事儿?纪忆之是出使的还是去打仗的?怎么还带攻岛掠地的?”
“他这个算不算擅开边衅?”
“绝对是擅开边衅啊!而且还是为了一个劳什子南心岛……”
“一个使臣,随随便便的就在海外用兵,纪忆之也太不像话了吧?”
“也许是形势所迫呢?”
“是啊,奏章上说他的船队在三佛齐海峡打败了一股为祸三佛齐多年的巨寇。三佛齐国王一则出于感激,二则因为害怕巨寇卷土重来,才将位于三佛齐海峡入口的南心岛献给我朝的……”
“开什么玩笑?一年一百万的税赋啊!三佛齐肯献给咱们?”
“搞错了吧?一百万缗啊!开封府一年才收几十万的商税,这个破岛可以收一百万?”
“若真有一百万缗的收入,这个边衅开得也值啊!纪忆之还是有功劳的。”
开封府,西皇城,政事堂今天又是两府集议。集议一开始,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刚刚收到的纪忆从南心岛寄出的奏章了。
奏章上的内容太离谱了,大宋朝一不小心又在海外多了块地!而且还是块能产生收入的好地。一年至少可以上缴100万缗给沿海市舶制置司!
这数字也太吓人了,吓得政事堂里面的两府重臣都有点见利忘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