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乌江之畔(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651年5月20日,一批一千多名移民辗转多地后,来到了位于乌江之畔的谷亭堡(后世乌拉圭圣哈维尔小镇,因第一批移民多为邵树德掳掠回来的谷亭镇明人而得名)。他们是乘坐船只外加走路过来的,盖因这些地方的乌江河面上多沙洲浅滩,在交通部和海军尚未来得及系统提交此地的水文和航道条件报告的情况下,他们这艘吃水较深的大船可不敢胡乱前进,因此只能在他们认为安全的航道附近停下来,然后下令这批明人移民步行了三四公里才抵达最终的目的地。
谷亭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诸如仓库、棚屋、哨塔之类的建筑了,这都是先期抵达此地的数百名大明淮安府移民所建,后来移民部又给他们送来了两百多济州岛上的朝鲜人,今天又送来了第三批——也是短期内的最后一批——一千三百余名明人移民,至此,这个定居点的正式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千二百人,在各新建定居点内也不算少了。
如今东岸共和国中央各部门——尤其是一些技术部门——非常热衷于在新建的定居点内试验各种新技术、新想法、新思路,盖因在老定居点内搞这一系列的实验比较麻烦,成本也较高。比如前阵子靖江镇在搞的城市下水道及污水处理项目,再比如石浦堡正在搞的新式水库及大型水轮机、水压机等项目,以及谷亭正准备上马的城市供水项目。
毫无疑问,这些在乌江地区新建城镇内搞的实验项目规模都不大。成本也不高——因为可以与城区建设一起进行,不似老城镇需对现有市政设施进行拆毁、改造,毕竟新造一个比费心费力地改造固有设施便宜多了。不过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一旦这些项目的实验获得成功(边做实验边改进遇到的问题),那么便可在诸如东方县、平安县、镇海县、梅林县之类的“人口稠密”的城镇进行大规模推广,以造福广大国民的生产与生活。
说实话,东岸人如今的城市供水系统还相当老套——当然比起世界其他地方要先进许多了——他们只是利用天然河流、湖泊、湿地,以及人工挖掘的蓄水池、水库作为城市用水的来源,然后经过砂石过滤个几道,便通过粗陶或水泥管道送到了城市内。这些水送到城市内后。居民们便拿着木桶跑过去挑水——如果你实在懒得挑水或者没时间的话,也不要紧,有专门的送水工送上门。前提是你支付一点微不足道的费用。
简单的卫生处理工序、落后的供水方法,这就是东岸共和国大城市如今的现状,看起来似乎并不比欧洲先进多少。至少此时的欧洲大城市内,有钱人还可以专门享受城外送来的泉水——看起来似乎和中国一样。南京、北京等大城市甚至专门有送水工将城外甘甜的泉水送进城内供消费得起的人享用。
不过悲哀的是。即便这些看起来很是落后的供水方式,在如今的东岸,也只有一些大城市或者地靠天然河湖的城镇能够做到,在相对干旱(缺乏地表径流)的草原或丘陵地区,当地居民们只能依靠打井——很多地方甚至不得不打深井——来取得生活用水,看起来相当苦逼。其实东岸草原地区每年的降水并不少,但多均匀分布在各个季节(夏季降水较少),加之地面又缺乏地表径流。因此雨水大多渗漏到地下去了。所以,如何利用好这些降水。才是扭转内陆地区居民用水困难的关键——或许可以试试打深井,然后用大型抽水机提水。
作为矗立在乌江岸边的谷亭堡,自然是不用费尽心机到地下砂岩层里去抽水了,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从浩浩荡荡的乌江内抽取淡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来源。目前这里的先期移民们已经挖掘了一些引水渠了,剩下的活就等这些二期移民来到后继续开工,比如沉淀池、过滤池等等。至于城区建设、道路交通的修建,则交给接下来由内务部警察押运过来的河间奴们负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根据东岸共和国卫生部持续多年的数据调查显示,供水系统中修建了过滤池的城镇,其霍乱和伤寒的发病率大大低于未修建过滤池的城镇——一些乡村地区的农民喜喝生河水,这往往也是造成这两种疾病大量蔓延、居民病死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执委会的严令下,从1648年开始,各城镇的供水系统必须经过滤池过滤,任何人不得因嫌麻烦或费用高而省略掉这个至关重要的设施;而在非统一供水的乡村地区,建议居民们以喝井水为主,另外水也必须烧开了才能喝,以减少霍乱、伤寒的传播途径。减少居民(尤其是儿童)的病死率,永远比鼓励出生重要得多。
过滤池过滤的是经沉淀池(将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淀下来)输送过来的水,池子内有碎石、砾石、沙子、天然海绵以及木炭(东岸人认为能减少水里的有机质)等物质构成的一层层的过滤体系,水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漏到最下面的集水渠内,最后输送到输配水管道内。这种过滤体系其实是在东方县(这个县的城市人口超过了一万二千人,每日耗水数量巨大)原有的设计上改进的,即沉淀池内增加了使用化学品进行沉淀的工序,过滤池内又增加了天然海绵和木炭过滤,总体来说大大胜过了首都那套被人赞不绝口的系统。
谷亭堡这里计划修建的输配水管道比起首都的也将会更先进一些。首先就是大型铸铁管(铸铁管比钢管更不容易锈蚀)将取代易损坏的粗陶管,这种管子强度大、均匀度好、也更耐压,两根管子之间采用窝接法连接,金属铅堵塞缝隙,管子外层涂一层煤焦油或漆来防锈蚀。当然了,在某些运输不便或木材丰富的地区,有人可能会施用木材制造水管,不过这似乎只能作为应急措施,短期来说是比铸铁管更经济、安装也更方便,但长期来看明显会故障频发、得不偿失。
谷亭堡是个新定居点,即便设计超前一些,考虑到以后新增的人口,预计需要集中供水的人群也不会很大,两千多人大概就顶天了,因此该定居点的这个实验供水系统即便采用比首都更先进的供水体系(即供水到户),实际上也耗费不了太多的资金。事实上也确是如此,该实验项目拥有民政部下发的总计15万元的专项资金——如果的话不够乌江地区行署也会酌情支援个数万元和部分免费劳动力——因此修建起这个一个体系不成问题,而这明显对首都地区接下来可能会有的供水系统改造升级具有极强的参照意义。
不过这个项目的前景如何,乌江地区的一些基层官员们还有些疑问。他们的疑问不是来自技术方面,主要还是来自供水的浪费以及一些材质的安全方面。他们指出,虽然东岸共和国目前的治安还算不错,但千万不要高估民众的自觉性——尤其是在这些人刚从明国过来的时候。他们觉得,安装在外面的一些铜质配件多半会在夜间丢失,毕竟,铜在很多地方往往就意味着金钱。
另外,他们也对承揽这个实验项目的谷亭供水公司(新近成立)提出的供水方式比较困惑。因为按照这家公司的计划,并不是一天中所有时候都进行供水的,供水公司将会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酌情安排供水。这样一来的话,终端用户们就有些麻烦了,他们觉得,居民们大概会害怕因为错过供水时间段所以一直将水龙头开在那里,这明显会造成对水资源使用的严重浪费,从而加重供水公司的生产负担。
面对这种情况,项目负责人不得不承认,也许只有对用水实行收费政策大概才能遏制这种现象了吧。而且收费还不能每家每户定期收取一个固定费用,最好是按照每家每户的实际用水额度来收费。但这又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得需要一个能够测量别人用水量的仪器,比如流量计。
4月份的时候,吸取了别人建议的谷亭供水公司开始在全国乃至欧洲悬赏征集流量计的设计,基本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能够在不损失太多水头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地测量管道内的水流量。不过在此之前,不管以后供水系统是收费还是免费,该做的工作也不能松懈了,毕竟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城镇”都在看着这里呢。他们急需改造自己“老旧”的供水系统,以切实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同时减少霍乱、伤害等疾病的发病率。
1651年5月25日,随着一批八百名河间奴一起到来的,还有谷亭供水公司订购的三台往复式大型蒸汽活塞泵,这是为了提水、供水而购买的大型水泵,由铁岭堡第一重型机械厂设计制造。这种大型水泵到场后,就意味着此供水系统的建设进入了实质阶段。(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1651年5月20日,一批一千多名移民辗转多地后,来到了位于乌江之畔的谷亭堡(后世乌拉圭圣哈维尔小镇,因第一批移民多为邵树德掳掠回来的谷亭镇明人而得名)。他们是乘坐船只外加走路过来的,盖因这些地方的乌江河面上多沙洲浅滩,在交通部和海军尚未来得及系统提交此地的水文和航道条件报告的情况下,他们这艘吃水较深的大船可不敢胡乱前进,因此只能在他们认为安全的航道附近停下来,然后下令这批明人移民步行了三四公里才抵达最终的目的地。
谷亭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诸如仓库、棚屋、哨塔之类的建筑了,这都是先期抵达此地的数百名大明淮安府移民所建,后来移民部又给他们送来了两百多济州岛上的朝鲜人,今天又送来了第三批——也是短期内的最后一批——一千三百余名明人移民,至此,这个定居点的正式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千二百人,在各新建定居点内也不算少了。
如今东岸共和国中央各部门——尤其是一些技术部门——非常热衷于在新建的定居点内试验各种新技术、新想法、新思路,盖因在老定居点内搞这一系列的实验比较麻烦,成本也较高。比如前阵子靖江镇在搞的城市下水道及污水处理项目,再比如石浦堡正在搞的新式水库及大型水轮机、水压机等项目,以及谷亭正准备上马的城市供水项目。
毫无疑问,这些在乌江地区新建城镇内搞的实验项目规模都不大。成本也不高——因为可以与城区建设一起进行,不似老城镇需对现有市政设施进行拆毁、改造,毕竟新造一个比费心费力地改造固有设施便宜多了。不过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一旦这些项目的实验获得成功(边做实验边改进遇到的问题),那么便可在诸如东方县、平安县、镇海县、梅林县之类的“人口稠密”的城镇进行大规模推广,以造福广大国民的生产与生活。
说实话,东岸人如今的城市供水系统还相当老套——当然比起世界其他地方要先进许多了——他们只是利用天然河流、湖泊、湿地,以及人工挖掘的蓄水池、水库作为城市用水的来源,然后经过砂石过滤个几道,便通过粗陶或水泥管道送到了城市内。这些水送到城市内后。居民们便拿着木桶跑过去挑水——如果你实在懒得挑水或者没时间的话,也不要紧,有专门的送水工送上门。前提是你支付一点微不足道的费用。
简单的卫生处理工序、落后的供水方法,这就是东岸共和国大城市如今的现状,看起来似乎并不比欧洲先进多少。至少此时的欧洲大城市内,有钱人还可以专门享受城外送来的泉水——看起来似乎和中国一样。南京、北京等大城市甚至专门有送水工将城外甘甜的泉水送进城内供消费得起的人享用。
不过悲哀的是。即便这些看起来很是落后的供水方式,在如今的东岸,也只有一些大城市或者地靠天然河湖的城镇能够做到,在相对干旱(缺乏地表径流)的草原或丘陵地区,当地居民们只能依靠打井——很多地方甚至不得不打深井——来取得生活用水,看起来相当苦逼。其实东岸草原地区每年的降水并不少,但多均匀分布在各个季节(夏季降水较少),加之地面又缺乏地表径流。因此雨水大多渗漏到地下去了。所以,如何利用好这些降水。才是扭转内陆地区居民用水困难的关键——或许可以试试打深井,然后用大型抽水机提水。
作为矗立在乌江岸边的谷亭堡,自然是不用费尽心机到地下砂岩层里去抽水了,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从浩浩荡荡的乌江内抽取淡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来源。目前这里的先期移民们已经挖掘了一些引水渠了,剩下的活就等这些二期移民来到后继续开工,比如沉淀池、过滤池等等。至于城区建设、道路交通的修建,则交给接下来由内务部警察押运过来的河间奴们负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根据东岸共和国卫生部持续多年的数据调查显示,供水系统中修建了过滤池的城镇,其霍乱和伤寒的发病率大大低于未修建过滤池的城镇——一些乡村地区的农民喜喝生河水,这往往也是造成这两种疾病大量蔓延、居民病死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执委会的严令下,从1648年开始,各城镇的供水系统必须经过滤池过滤,任何人不得因嫌麻烦或费用高而省略掉这个至关重要的设施;而在非统一供水的乡村地区,建议居民们以喝井水为主,另外水也必须烧开了才能喝,以减少霍乱、伤寒的传播途径。减少居民(尤其是儿童)的病死率,永远比鼓励出生重要得多。
过滤池过滤的是经沉淀池(将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淀下来)输送过来的水,池子内有碎石、砾石、沙子、天然海绵以及木炭(东岸人认为能减少水里的有机质)等物质构成的一层层的过滤体系,水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漏到最下面的集水渠内,最后输送到输配水管道内。这种过滤体系其实是在东方县(这个县的城市人口超过了一万二千人,每日耗水数量巨大)原有的设计上改进的,即沉淀池内增加了使用化学品进行沉淀的工序,过滤池内又增加了天然海绵和木炭过滤,总体来说大大胜过了首都那套被人赞不绝口的系统。
谷亭堡这里计划修建的输配水管道比起首都的也将会更先进一些。首先就是大型铸铁管(铸铁管比钢管更不容易锈蚀)将取代易损坏的粗陶管,这种管子强度大、均匀度好、也更耐压,两根管子之间采用窝接法连接,金属铅堵塞缝隙,管子外层涂一层煤焦油或漆来防锈蚀。当然了,在某些运输不便或木材丰富的地区,有人可能会施用木材制造水管,不过这似乎只能作为应急措施,短期来说是比铸铁管更经济、安装也更方便,但长期来看明显会故障频发、得不偿失。
谷亭堡是个新定居点,即便设计超前一些,考虑到以后新增的人口,预计需要集中供水的人群也不会很大,两千多人大概就顶天了,因此该定居点的这个实验供水系统即便采用比首都更先进的供水体系(即供水到户),实际上也耗费不了太多的资金。事实上也确是如此,该实验项目拥有民政部下发的总计15万元的专项资金——如果的话不够乌江地区行署也会酌情支援个数万元和部分免费劳动力——因此修建起这个一个体系不成问题,而这明显对首都地区接下来可能会有的供水系统改造升级具有极强的参照意义。
不过这个项目的前景如何,乌江地区的一些基层官员们还有些疑问。他们的疑问不是来自技术方面,主要还是来自供水的浪费以及一些材质的安全方面。他们指出,虽然东岸共和国目前的治安还算不错,但千万不要高估民众的自觉性——尤其是在这些人刚从明国过来的时候。他们觉得,安装在外面的一些铜质配件多半会在夜间丢失,毕竟,铜在很多地方往往就意味着金钱。
另外,他们也对承揽这个实验项目的谷亭供水公司(新近成立)提出的供水方式比较困惑。因为按照这家公司的计划,并不是一天中所有时候都进行供水的,供水公司将会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酌情安排供水。这样一来的话,终端用户们就有些麻烦了,他们觉得,居民们大概会害怕因为错过供水时间段所以一直将水龙头开在那里,这明显会造成对水资源使用的严重浪费,从而加重供水公司的生产负担。
面对这种情况,项目负责人不得不承认,也许只有对用水实行收费政策大概才能遏制这种现象了吧。而且收费还不能每家每户定期收取一个固定费用,最好是按照每家每户的实际用水额度来收费。但这又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得需要一个能够测量别人用水量的仪器,比如流量计。
4月份的时候,吸取了别人建议的谷亭供水公司开始在全国乃至欧洲悬赏征集流量计的设计,基本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能够在不损失太多水头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地测量管道内的水流量。不过在此之前,不管以后供水系统是收费还是免费,该做的工作也不能松懈了,毕竟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城镇”都在看着这里呢。他们急需改造自己“老旧”的供水系统,以切实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同时减少霍乱、伤害等疾病的发病率。
1651年5月25日,随着一批八百名河间奴一起到来的,还有谷亭供水公司订购的三台往复式大型蒸汽活塞泵,这是为了提水、供水而购买的大型水泵,由铁岭堡第一重型机械厂设计制造。这种大型水泵到场后,就意味着此供水系统的建设进入了实质阶段。(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