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乌岛与印度(一)

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乌岛与印度(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鬼天气可真热啊!”虽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了,但海军上尉艾希托仍然不是很能适应这里炎热的气候,虽然这会刚刚才五月份而已。

    跟在他身边的是一位神情谦卑的印度人,出身地位不高,是一名“昆比”(有土地的首陀罗群体的一支),对同样出身昆比的德干高原的小商人之子、著名诗人图克拉姆非常崇拜,常常在东岸人面前吹嘘这个人有多么厉害,以至于艾希托上尉都知道了这个人的诗歌——

    “……您做得太好了,神明!图卡在您的脚下舞蹈打滚。”

    “……我们毗湿奴的仆从比蜡更柔软,却又足够坚强将雷电粉碎。死了却健在,睡了却警醒,不管如何被索取,我们总是继续给予。”

    这些诗歌,怎么说呢,艾希托上尉有些“奇怪”,这可能是文化背景不同从而无法理解的原因吧,他总觉得图克拉姆写的有些诗歌的内容和立意有些怪,虽然有不少人崇拜着他。不过这又怎么样呢?东岸人可不会捧着他惯着他,我管你平时看什么书、读什么诗,现在你得给我好好干活,不得偷懒!

    话说第乌岛上如今有着大概五千多印度居民,基本上都是拉杰普特人,平日里以农业种植、饲养牲畜、捕鱼以及商业为生。此外还有一些葡萄牙人及印葡人,数量总数在一千多人的样子,基本都是商人、教士、军人、水手、贵族或政府官员,占据着社会中上层阶级,即便婆罗门也在他们的统治之下。

    当然如今这个非常靠近大陆的岛屿上又来了一波新的阶层。婆罗门们肯定很不喜欢,因为他们头上原本已经压着一个葡萄牙人了,现在据说来了一个比葡萄牙人还要牛的阶层——这这这,这岂不是要把他们降到第三阶层里去?每每想到这里,第乌岛上的那些印度神职人员、大商人、地主们就不由得黯然神伤,地位又降低了啊!

    艾希托上尉对印度人脑袋里那奇奇怪怪的、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没什么兴趣,不过他也承认这种等级体系分割了印度整个社会,让各个阶层对立,统一不起来,非常有利于外来殖民者的统治。历史上有北方过来的白人,近的有蒙古人、葡萄牙人,现在东岸人也开着大船过来了,印度人的生活还真是“多姿多彩”呢。

    平心而论,葡萄牙人将第乌岛这种所谓的熟地与东岸人分享,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的。因为这里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建设,基础设施不能说顶好,但也绝对不能算差了,灯塔、炮台、码头、货栈、公路、军营、医院、政府各类设施应有尽有,花费了葡萄牙人很多的心血和财力。

    艾希托上尉就曾经仔细考察过葡萄牙人修建的那些石质炮台、要塞和码头,其历经风雨侵蚀,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他琢磨着,现在本土拨给他们第乌商站的新一笔资金很快就要到位——奶奶的,这笔资金流程走了快一年了,直让人望穿秋水——在第乌岛拥有全权的他打算与葡萄牙人一道,将岛上那些修建于一百余年前的各类建筑好好清点一下,该拆毁重建的拆毁重建,该修缮的修缮,灯塔、炮台、码头等基础设施上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也要提上议事日程,总之是对这个双方共享的岛屿——当然东岸人可能将其看做自己独占的了——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预计将花费资金六万元以上,这还是在大量雇佣岛屿对面大陆上的那些季节性的印度短工的情况下。

    代管第乌岛商站的新华夏岛方面就曾经指示过,如果资金不足,无法修缮房舍、雇佣人员的话,可以将部分贸易利润截留下来使用,但需做好账。这个许诺,进一步增强了第乌岛商站方面的财力,使得他们有更多的金钱可以做别的事情——你还别不相信,第乌岛商站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推广,现在第乌岛商站开始逐步发力,通过葡萄牙人的分销网络,不断往印度西北部销售包括武器、军资、五金制品、车辆、药品在内的诸多东岸特产商品,然后再从葡萄牙、印度或****商人手里采买大量马匹、干果、香料、鸦片、生丝、宝石、香水、挂毯及其他印度特产,年贸易额去年就突破了二十万元,今年预计会再创新高,增长势头十分强劲,让人喜不自禁。

    印度次大陆上并不太平,战争不能说频繁,但也绝对不能算少,因此对武器、军资的需求量不少。东岸人生产的燧发枪质量好、寿命长、精度高,价格还便宜,最重要的是能稳定供货,非常受印度人的欢迎,销量很大。当然也有许多军资间接流入到了附近的摩尔人国家手中,毕竟这些群体比印度教的人还要能折腾,三天两头打仗很寻常,故生意非常红火。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多年前新华夏岛方面向本土的抗议,现在通过该岛转口贸易卖往他处的商品所属的贸易公司,必须是在新华夏岛注册的。像以往那种在本土某个港口注册(这意味着税收、利润也将落在本土),然后将办公地址和营业地址都设在新华夏岛进行转口贸易的行为,已经被严厉禁止了,说起来就是为了抚平新华夏岛方面的不满情绪,不让人觉得剥削太过严重罢了。

    这些主要注册在新华县的贸易企业,在将从本土买来的诸多特产商品卖到印度去之后,又基本都把钱花光了,采买了大量新华夏本岛、南非及南美本土所需的各类商品,获利颇丰。毋庸讳言,在如今消费能力越来越大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本土,民众们对于来自印度的商品的抵抗力一样很差,每次印度特产展销会上的货物都会被抢购一空,让批发商们笑得合不拢嘴,政府从中收税自然也是收到手软。

    这样火爆的贸易形势,自然把很多人的兴趣都给勾了起来,故增加往第乌岛商站的投资这种事情,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自然都是一片赞同之声了。印度,现在已经成了新华夏岛很多商人口中的宠儿。

    海军方面自然很乐意看到印度贸易成为新华夏岛经济的又一高速增长点。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母港就在新华夏岛上,自然希望这里的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定富足;另一方面呢,这印度洋各处的贸易越繁荣、越火爆,他们第二舰队的重要也就日益凸显了不是?毕竟,没有了第二舰队的战舰给他们保驾护航,这生意如何做得起来?因此,于情于理,未来也是要加强对第二舰队的投资的,且这事之前就已经获得了本土执委会级联合参谋本部的批准,新一轮的海军增资建设计划中有第二舰队的一份。

    艾希托上尉等人目前所在的第乌岛商站严格来说也是海军第二舰队的资产。当然马上就要军政分离,商站本身归专业人员打理,附属要塞、灯塔、炮台和港口,则交由海军方面管理,也就是艾希托上尉全权负责了。

    这个年纪已经不小的意大利裔早期移民,如今最主要的任务,除了之前所说的修缮堡垒之外,还有的便是以目前手头掌握着的不到百名来自新华夏岛的骨干老兵、士官,组建起一支规模在一千人上下的武装部队出来。

    这支部队的存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东岸人不可能一直靠葡萄牙人来保护,而且他们在第乌岛上的武装力量也十分可怜,只有区区三百来人的样子,且职业士兵还不到三分之一,战斗力可想而知。这些人,多半是当年杨亮带人突袭第乌岛时,白刃突击下侥幸活命的幸运儿,早就被吓破了胆,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整个岛屿的安全交给他们,确实让人不太放心,故必须要有自己直接掌握的可靠的武装部队。

    其次,按照本土高层的计划,未来是要从葡萄牙人手里接管整个第乌岛——什么?葡萄牙人可能会不愿意?不,他们的意见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大不了给个十万二十万的补偿金好了——同时甚至也会根据印度次大陆的形势变化,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进入大陆,那样无论是贸易还是其他什么方面的收益,大概都会大很多了。

    而说起这事,就不能不提一下如今正如日中天的莫卧儿王朝皇帝奥朗则布。这个家伙说实话是非常有个性,也是非常强硬的一个人。想从他的手上撬走一块印度土地,那难度是相当大的。如今在印度拥有土地最多的葡萄牙人,也是赶了个早,在莫卧儿王朝尚未起来之前就击败当地土邦王公,获得了不少的土地。而莫卧儿王朝建立后,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也默认了葡萄牙人对这些土地的占领,没有一定要发兵收回。

    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东岸人想要在印度获得一块落脚地是非常不容易的,除非他们愿意与莫卧儿王朝全面开战。但那样是极其愚蠢的,因为即便战争打赢了(可能性不大),这生意能不能做下去也是很难说的,因此这非常不可取。

    这样看来,葡萄牙人拉东岸人到第乌岛设立商站,确实是一个极大的人情了,说是直接进入印度市场的敲门砖也不为过。有了第乌岛,东岸人就在印度有了一个落脚点,其他的大可徐徐图之。如今别看莫卧儿王朝正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鼎盛,但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战争已经耗尽了这个国家的国力。未来一旦出现什么变故——比如强势君主奥朗则布身故等等——那么这个国家之前被压制的各种矛盾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来,然后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国家为此分崩离析不敢说,但地方上的叛乱肯定会此起彼伏,届时便是东岸人的机会了,当然同时也是所有有心的外国殖民者的机会。

    想想看吧,拥有超过一亿人口的印度次大陆,那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啊!有这么多的人口,哪怕这块大陆上什么自然资源也没有——实施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印度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仅仅是这一亿人口所能创造的财富就足以让人头晕目眩了。从这个角度考虑,第乌岛商站的价值就更是无可估量了。

    艾希托上尉作为第乌岛商站及附属炮台的总负责人,对这些情况也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明白组建一支规模合适的掌握在东岸人自己手里的部队的重要性。目前,他已经招收了超过两百名来自第乌岛及对面大陆上的拉杰普特人士兵,使得这支名为第乌守备队的预备役部队的士兵总人数超过了三百——招收的拉杰普特人士兵很多是雨季来临前被葡萄牙人解雇的前军人,东岸人将他们招募过来,成了职业士兵,长期发放薪饷,这些人还是非常感激的,虽然葡萄牙人可能会不太开心,但这又有谁在乎呢?

    下一步,艾希托上尉打算想办法弄一些流亡到新华夏岛的奥斯曼帝国士兵,员额控制在两百人左右。剩下的将近五百人的缺额,他打算禀报上级,用来自新华夏岛诸县的“良家子”民兵充任,最终凑满一千人的编制——新华夏岛民兵的生活条件不错,未必就愿意远渡重洋去印度服役,因此这事最后多半还是弄成各县轮流强制派役的形式。

    第乌守备队组建完毕后,还得再招募相当数量的炮兵。葡萄牙人的炮台炮手残存的数量已不是很多,且不少人技能、水平都很成问题,继续汰换和补充。这事,也得着落在新华夏岛方面。而也只有将部队和炮台都彻底充实起来了,他们才能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比如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