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后花园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后花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698年7月15日,新华夏岛中央高原。

    因为成型于马斯克林群岛的印度洋反气旋向30度左右移动,并扩及到新华夏岛,因此来自东南东的潮湿信风开始发威,气流越过海岸线附近的侧坡,进入中央高原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下沉风。但这种始于5月、止于9月的风在进入中央高原后就已经变干,不能为这里带来大量雨水。而这,也是中央高原地带年降雨量明显少于海岸线附近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谢天谢地,中央高原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雨水,即便是在旱季(凉季)。

    以东岸人刚刚占领的塔纳纳利佛为例,这里一年365天里就已经有160天左右下雨了,年降雨量高达1300毫米以上,真的是太多了。即便是旱季的5-10月,月降雨量也在10-50毫米不等,配合人工修建的水库及灌溉系统,不但人畜饮水无虞,就连农业生产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还要那么多的雨水作甚!

    塔纳纳利佛现在已经被改名为大安,以示东岸人占领这里后长治久安之意。大安的海拔高度是1433米,气候非常凉爽,年平均气温在17-18度之间,与很多温带地区差不多,根本不像是一个位于南纬18.5度的热带城市。以至于新近从河西地区行署专员任上升过来的王大壮已经打算将新华夏的首府迁过来了,新华港实在是太闷热潮湿了,虽然经济相对发达,人口较多,但真的让自小出生在温带地区东岸本土官员难以适应,一直想寻找一个气候更加温和凉爽的新首府,新夺下来的大安城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王大壮甚至以荷兰人控制下的巴达维亚为例子,指出这座城市虽然填平了许多水塘(但不可能完全填平,市区内仍然有大量水面),但因为气候炎热,细菌孳生,来自北欧的殖民者极其不适应气候,死亡率居高不下。新华港虽然在市政管理建设上强了不少,医疗卫生水平也高于巴达维亚,但死亡率也不低。毕竟,那些生活在有冰雪环境、一年四季分明的东岸殖民者初来乍到时同样很不适应,每个工作了多年的东岸人即便没有死去,但一定是慢性病缠身,与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土著完全没法比。因此,王大壮坚持将首府搬到中央高原上去,并已将计划上报本土,请求批准。

    当然在等待本土批准之前(批准问题不大),王大壮也没闲着,他一年中几乎有半年待在大安城,督促诸多项目的落地以及城市周边地区的建设。

    新华夏岛是富饶的,每年出口大量胡椒、剑麻、椰干、棕榈油、香草、咖啡、可可、橡胶、蔗糖、药材、干果、黄金、高级海产品等非常赚钱的商品至本土,给本岛带来了滚滚的现金,创造了无数的富翁。而由于新华夏岛殖民地的政治属性,开拓队政府的权力极大,可以不受限制(当然不是完全不受限制)地征收重税,因此政府的财政状况也非常良好,除去固定运回本土的税款、支援义成地区的建设款、行军移民的补助款、海军第二舰队赞助款外,政府每年可用于建设本岛的资金仍然十分庞大,几达三百万圆之巨,相当于五十多万居民(如果你忽略数量同样庞大的原住民或奴隶的话)每人缴纳了十几块钱,税负是本土的两倍以上。

    但不管税负如何,新华夏开拓队政府有钱已是事实。在被本土进一步薅羊毛之前——有传言,中央政府打算在1699-1700财年中,把从新华夏岛征收到的税款正式列入财政预算中,不再是目前的计划外收入,这几乎就肯定意味着压榨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王大壮打算搞几个大项目,先把大安城及周边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建设出来,搞出一个工农业并举的模范试验区,然后再以此为原点,辐射周边地区,最终发展成本岛经济的另一个发动机。

    首先就是重修麦利那人遗留下来的城市宫殿群及其他建筑。目前的城市格局,充当落后的麦利那人王国首都是够了,但对见多识广、雄心勃勃的东岸人来说,则远远未够。王大壮打算重金聘请多个知名设计团队,帮助设计包括开拓队总部(被一些人戏称为“总督府”)在内的数十座建筑。鉴于本土有实力的设计团队多已在洛阳府做项目,再加上王某人的个人喜好,这次他聘请了许多来自清国、顺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将“总督府”、长春宫、大安火车站、银行大楼、人民大剧院、大安纪念医院、保安司令部等核心建筑设计了出来。

    在这些建筑中,毫无疑问凝聚了极强的王氏个人色彩,体现了他的审美倾向。比如,“总督府”几乎就全盘照搬从故纸堆里找出来的原山东衡王府设计图纸,修得那叫一个气度森严、富丽堂皇,预计全部完工时花费将超过五十万圆以上(目前已经投资二十余万圆)。承揽“总督府”建设合同的是来自本土的交建一局,但诸多分包单位却多来自本岛,这也是王大壮的特别要求。他曾经算过,仅此一项,就可为新华夏岛创造至少两千个工作岗位,有力拉动了本岛建筑产业的繁荣及技术进步。

    长春宫的投资也不小,不过道教总会将承担一半以上的开支。这座新华夏岛五十多万国民的精神圣地的设计灵感来自江西龙虎山的天师府,但东岸人依据教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占地面积将达到数千平方米,气派无比,一点不输本土的许多核心道观。与“总督府”的要求一样,长春宫的建设要尽可能在本岛采购材料、雇佣人员,以减少资金的流出——只要钱还留在新华夏岛,哪怕是从政府手里到了商人手里,都问题不大,日后想回收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毕竟这里是殖民地,很多还是军管区,可不兴本土的法律。

    其他建筑,如火车站、剧院、保安司令部等是中国传统风格,飞檐画栋,巧夺天工,预计将各花费10-20万圆不等。至于银行大楼、电报局、医院等建筑,则是东式现代风格,以尽可能利用空间,发挥效率。

    总而言之,王大壮是铁了心要在大安城大兴土木了,以为将来的“迁都”做好准备。他预计五年内将粗粗建出一个雏形,并完工部分建筑,花费将控制在150万圆之内。五年之后,即便自己离任了,那么问题也不大了,接任的主官不可能放着半拉子工程不去管,只能继续往里面砸钱。随后,社会资金也将慢慢跟上,大安城内的商店、住宅、市场等也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最终使其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新华夏岛名副其实的首府。

    而在除了建设城市之外,重新整修麦利那人建设了数百年之久的农田水利设施,也是重中之重。作为在河西地区主政多年,非常熟悉农林牧渔事业的王大壮,就曾经对麦利那人建设的水库、灌溉水渠赞叹不已,但他认为这还不够!麦利那人是数百年前离开东南亚的,虽然文明水平比非洲高一大截,但到底还是落后。如今东岸人占领了这里,自然要加以改进,甚至是重新建设。比如,麦利那人的水库淤塞严重,他们的灌溉水渠大部分都不是石质的,他们缺乏提水站(这意味着很多高地上的农田无法得到有效灌溉)等等,都要花资金来建设。

    王大壮的计划是,在五年内分批投入150万圆资金,先将首府及周边地区的设施改善一下,并迁移大批东岸人过来。他觉得新华夏岛五十多万国民还是少了,最好能在自己的第一个任期内将人口迅速增长到八十万以上,且新增人口大部分安置到中央高原上,以期尽快形成一个核心的农业模范区。

    新华夏岛现在还在从河中地区、印度西北部进口谷物,这简直就是耻辱!王大壮绝对不能接受这种事情继续发生。以前没条件也就罢了,新华夏开拓队占领的海岸线降水多、气温高,适宜经济作物的种植,但现在有了相对凉爽的中央高原,不搞粮食种植岂不是白瞎了?未来塔东铁路要进一步延伸到大安城,把中央高原粮食产区(包括金沙湖水稻种植区)与消费能力较强的沿海地区联结起来,形成互补的经济格局。

    此外,依托这个农业区的相关轻工业体系也可以建立起来了。像酿酒厂、奶制品厂、碾米厂、磨面厂、榨油厂、罐头厂、硝皮厂、卷烟厂等企业不发展起来等着过年呢?后世马达加斯加首都塔纳纳利佛及周边就存在大量此类企业,其面积不到全岛的十分之一,但拥有总人口的24%,创造了全国35%的工农业产值,发展成这样,都是有原因的。

    至于重工业,塔东铁路沿线的铬铁矿、南部的大煤田(萨库阿煤田,储量超过10亿吨,即便在21世纪,都不算是小煤田)、西部的镍矿都很有开采价值。另外,中部高原的大量水力资源也必须利用,这些水从高原上倾泻而下,河道落差极大,如果本土许可技术输出的话,那么发展水电的条件十分优越。

    总之,在占领了中央高原之后,新华夏岛的建设将进入一个新时期。首先蓬勃发展的将是建筑业,然后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会迅速跟上,期间可能还有一些采矿、交通方面的投资,预计五年投资总额会在五百万圆上下。这笔钱,如果本土不突然提高新华夏岛的缴税额度(目前每年拿走三百万圆,主要用于本土的防洪水利及半干旱地区的引水工程)的话,新华夏开拓队政府还是可以承担的。

    东岸人经营世界第四大岛六十年,依托其独特的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意味着转口贸易非常兴盛)及丰富的资源,终于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其对东岸本土的重要性,甚至比富饶的宁绍还要高上许多——有意思的是,几年前宁绍地区第一次往本土运银,金额同样是三百万圆——相信等东岸人全盘控制整座岛屿,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经济也快速繁荣的时候,这座岛屿的价值还要更上一层楼。

    世界第四大岛,未来即便真的独立出去,也必将是华夏文明圈内一个独特的存在。人民富裕、商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一旦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比如发明了大型游轮或喷气式客机),那么这个大型岛屿就是华夏文明圈十多亿甚至是二十多亿人民共有的后花园,前途必然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