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汝颍二郡初平定 朝堂政争复又起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澈带兵于半月之间,克复十余县,至平舆。
平舆在汝水北岸,夏、商时为挚国,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将这一带分封给了他的弟弟,文王第十子,是为沈国。春秋时,沈为蔡所灭,楚又取蔡。因为沈国旧为挚国之地,而挚国的国君乃是造车之始祖,夏朝时的奚仲之后,又因此地地势平坦,故此楚人将沈国之都称为平舆,此是平舆县之所以得名。战国末年,始皇帝攻伐六国,击楚,李信、王翦先后带兵至此,攻取此县,秦遂置平舆县。两汉因之,并将此地定为汝南郡之郡治。平舆县外有个挚亭,直到汉时尚存,即是得名自古之挚国,县北又有个沈亭,到晋时尚存,则是得名自古之沈国。
到达平舆城外,曹操、傅燮等人奉皇甫嵩、朱儁之令出来相迎。依照皇甫嵩的将令,周澈把部众留在城外的军营中,独带荀攸、黄盖,并与何仪入城去拜见皇甫嵩和朱儁。平舆乃是汝南之郡治,是颍、汝两郡数一数二的大城,从外观之,城墙巍峨,占地甚广,而入城中街道上却行人稀疏,罕见车马,冷冷清清。
傅燮、曹操、周澈三人策马并肩而行,周澈叹了口气,说道:“傅君、孟德!平舆乃吾汝南名城,以往我也曾来过,当时摩肩接踵,挥汗成雨,而今经过贼乱,县中十室六空,冷清萧瑟。”周澈瞧了瞧曹操忽然想起了多年后曹操写过的两句诗:“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傅燮也叹了口气,说道:“天下有事,四方生乱,苦得总是百姓。”
他是北地郡灵州人,北地边疆,羌人常常作乱,每当羌人生乱,不但汉人受征战之苦,羌人也一样受难,傅燮自幼耳闻目睹,较之周澈更厌恶战争。他复又说道:“兵者,凶器也。黄巾四起,荼毒天下,百姓受难,实为国之大贼,好在仁人志士奋起,海内勇豪壮士争相从军,奉天子之诏,皇甫公、朱公、卢公率兵平贼,今颍、汝两郡之贼大致已经平定,想必不日就能扫清贼寇,重还百姓安宁了。”
其实,但凡有抱负之人,即使他们会把战争视为获取功名利禄之机会,但从其本心来说,却没几个喜欢打仗,都很清楚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的,比如曹操,早前在颍川因看到田地荒芜,也曾发过类似的感叹。周澈点头说道:“是啊,皇甫诸公皆朝廷名将,傅君与孟德兄、文台兄诸位也都是各州的贤士、豪杰,只要我等尽心齐力,定能平定黄巾。”问傅燮,说道,“文台兄还未归来么?”
皇甫嵩攻下西华后,分兵数路,周澈是一路,傅燮是一路,孙坚是一路,其它的还有别的几路。傅燮答道:“孙司马追击龚都,尚未归来,昨晚送来的军报,说已经追到了思善县。”
周澈说道:“思善?”思善在汝南郡东边,已经快到沛国了。他想了想笑道:“这彭脱逃得还真快。”关心地问道,“文台兄在军报里有没有说敌情?能追上彭脱么?”
曹操接口说道:“孙司马在军报上说已经咬住了彭脱的尾巴,断然不会放他逃到沛国的。”
周澈放下了心,说道:“这就好。”
三人闲谈聊天,到了皇甫嵩、朱儁、赵谦等驻停之地,便是平舆县内的汝南郡府。周澈、傅燮、曹操并及随从在他们身后的荀攸、黄盖、何仪下马,入内拜见皇甫嵩等。
何仪投降的这件事,周澈在军报里禀告给皇甫嵩了,现今来到平舆,得带着何仪来见一见皇甫嵩,具体该怎么处置此人,需得听从皇甫嵩的意思。皇甫嵩成名已久,若说他以往的战绩名望似与何仪无关的话,现今他接连平定颍川、汝南两郡,又在颍川坑杀数万俘虏,这就与何仪息息相关了,他颇是忐忑不安。
郡府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院中、路上站满了虎背熊腰的披甲戟士。这些都是皇甫嵩、朱儁的帐下亲兵,从全军中精选出来的百战老卒,杀气外露。何仪这个黄巾降将走在他们虎视眈眈的视线中,越来越觉得心虚害怕,还没见到皇甫嵩,额头上已是汗水涔涔。
周澈落后两步,落到傅燮的身后,与他并行,拍了拍他的臂膀,笑道:“你不必心忧,此次我平定北宜春诸县,其中你出力不少,安城、鲖阳等县都是因你劝降,这才免了攻城之战,少了地方百姓之苦。皇甫公奖罚严明,你既有功,定会恕免你昔日之罪的。”
何仪应道:“是。”
何仪早年是地方豪强,后为汝南黄巾军中有名的渠帅,麾下也曾万人之众,他手上染的血不比周澈少,甚至比周澈还要多,投降是逼不得已。他的年龄也比周澈大,降了周澈后,对周澈本是无太多的敬畏,就算有也大多是装出来的,可在见过周澈几次攻城取地、击溃不肯投降的黄巾守卒的犀利手段后,对这个年轻的汉军将军,他有了一点发自肺腑的敬畏。人,尤其是像何仪这样胆大包天、杀人如麻的人,总是敬畏强者的,只有比他们更强才能得到他们的忠诚。此时听了周澈的安慰,何仪少不了在敬畏之外,又浮起了点感激,心道:“既勇猛善战,又体贴人意,难怪他年纪轻轻就能为二千石度辽将军,又能得到这么多智士、勇士的效忠。”
穿过前院,来到正堂,皇甫嵩等正在堂上议事,卫士通禀过后,周澈、傅燮、曹操等在堂外脱去鞋子,登堂入内,拜倒堂下。这里是汝南郡,赵谦是郡守,他是主,坐于主座,皇甫嵩、朱儁坐在客席。赵谦说道:“请起吧。”
周澈等起身。
大约是因为汝南全郡克复在望,又从军回到平舆后,休养了这么些日子,赵谦的精神状态不错,与早前周澈第一次见到他时截然不同,判若两人,面色红润,不复再有前些时的困窘劳顿之态,他抚须笑道:“皓粼,自从你领军出西华南下,击讨郡南各县贼,捷报频传,战功赫赫。周氏有你这样一个子弟,真是福气啊。”荀攸、黄盖他都见过,注目何仪身上,指着问道,“此谁人也?”
周澈示意何仪上前,说道:“明府!”又对皇甫嵩、朱儁行礼,“启禀诸公,他就是何仪。”
赵谦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就是因为彭脱、龚都、何仪这些人生乱,这才使得汝南全郡沦陷,让他这个太守如丧家之犬,东逃西遁。赵谦多次大败,就有何仪的功劳。他怎么可能会对何仪有脸色。依他的意思,对这样的贼子应该推出去就斩。不过现在皇甫嵩、朱儁是汉军的主帅,却轮不到他来做主。因此之故,他黑着脸坐在位上,不再说话,把脸转向一边,看也不想再看何仪一眼。
皇甫嵩打量了何仪几眼,问道:“你就是何仪?”
何仪惶恐答道:“小人何仪,拜见将军。”
皇甫转问朱儁:“朱将军,你说该如何处置此人?”
朱儁性刚,想都不想,直接干脆地说道:“如此无君无父之徒,斩了就是。杀了后,取其首级,传汝南全郡,以儆效尤。”
何仪吓了一跳,双腿一软,跪伏地上,连连叩首,颤声说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见了他这副作态,朱儁更是面生厌恶,说道:“这等无胆鼠辈,也敢兴兵作乱!”汉人重节,敬重的是慕节轻死的英雄豪杰,如果何仪能表现得不怕死一点,那么朱儁或许会高看他一眼,而他却如此不堪,实在令人鄙夷。
皇甫嵩说道:“朱将军言之甚是,如此目无君父的无胆鼠辈,确实没有留的必要,既如此,便就推出去斩了吧。”说着,瞧了周澈一眼。周澈晓得皇甫嵩这一眼之意,心道:“这是该我出言替何仪求情之时了。”当下跪拜堂上,说道,“二公息怒。”
皇甫嵩说道:“噢?皓粼,你有什么话说么?”
周澈说道:“何仪兴兵作乱,罪莫大焉,虽该处死,然自降后,为我部前驱,沿途劝降了多座县城,为百姓省了点兵戈之苦,也算是小有功劳。将军若杀他,如杀一匹夫,固然轻易,然今颍、汝两地之贼虽平,南阳、东郡、冀州等地之贼尚炽,我只恐不利以后讨贼啊。”
皇甫嵩故作沉吟片刻,颔首说道:“卿言亦有道理。”扫了眼跪伏地上,簌簌发抖的何仪,说道,“那这样吧,就先留他一命,归你帐下效力,待平定了别地黄巾贼后,视其功劳大小,再酌情发落。”
周澈转顾何仪,说道:“还不快谢将军开恩?”
何仪捣头如蒜,连声道:“多谢将军开恩,多谢将军开恩,小人定痛改前非,效命军前,绝不敢存有二志。”
出了太守府,何仪背上的冷汗还没下去。周澈对他说道:“皇甫公今不诛你,是你的造化。以后在我部中,切记要遵我军令,不要心存二意。只要你立下足够的功劳,别说免你死罪,便是等到战后得一个军候、司马之赏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先去城外营中吧。”
何仪诺诺。
接下来几天,皇甫嵩、朱儁遣派出去的各路人马络绎归来。六天后,孙坚率部到。
孙坚追彭脱至思善,咬上了彭脱的尾巴,一日两战,两次大败彭脱,彭脱所带之数千人马星散溃逃,最后只剩下了百十骑护着他仓皇逃走。
孙坚轻骑急击,率祖茂、董袭等十骑夜追二十里,在涡水南岸的楚灵王遗迹章华台附近追上了他,趁其欲渡河而不能,击之,以十敌百,浴血战,呼喝不绝,尽杀其从骑。彭脱走投无路,策马下河,试图强渡,祖茂於岸上挽弓把他的坐骑射伤,他栽倒水中,孙坚脱甲弃马,只穿单衣,挟刀下水,在河中把他抓住,将之杀死,血染衣臂,提其首级而还。
从章华台渡过涡水,再向东北前行不多远就是沛国,总算在彭脱逃出汝南之前把他斩杀了。
周澈出县相迎,笑对他道:“章华台旧地是郑庄公演武厅之所在,郑庄公勇敢多智,冠绝诸侯,春秋小霸,今文台兄夜战水斗,斩杀彭脱,使汝南全郡平,功绩不让先人。”
孙坚自得大笑。
孙坚部是最后归来的一支汉军。历经月余的鏖战,十余万汝南黄巾或战死、或被俘、或星散,诸多渠帅要么被斩杀,要么已投降,至此,汝南全郡光复,郡中再无一支成建制的黄巾军。
就算成果,斩首数万,俘虏数万,缴获的各种物资如山堆积。
皇甫嵩、朱儁一边写捷报送去朝中,等候朝中旨意,一边着手处置俘虏。经过颍川、汝南两战,汉兵损失不小,皇甫嵩、朱儁经过商量,决定不再坑杀俘虏,而是从中选精壮可用者八千余人,充入军中,余下的悉数转给赵谦,由他发落安排。
汝南黄巾对汝南造成的损害远比颍川黄巾对颍川造成的损害大,颍川黄巾因为没有打下阳翟,受到周澈的抗击,所以只是对颍川郡南的几个县造成了比较大的危害,而汝南黄巾却几乎把汝南全郡都打下来了,打下来后烧杀抢掠,接着汉兵入境,又激战不断,使得大量的人口或死在乱中,或逃亡它地,连郡治平舆如今都是十室六空,其它的县可想而知。战乱耽误了春种春耕,虽然现已是四月,补种粮食是来不及了,可在其它地方,比如修缮城墙、修治县寺等等方面却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有了这批俘虏,减轻了赵谦不小的压力,他欣然接受。
周澈部本有五千人,伤亡一千三百余,尚存三千七百余人,在受降了何仪后,他从黄巾军的俘虏中选出了二百人,给何仪带领,但这区区两百人不够补充他的损失,为了接下来的战事,皇甫嵩拨给了两千俘虏,由他自行编制。他采纳了荀攸的意见,从本部中选了一些武勇的亲信充任中低层的军官,其中包括陈盼等这些投奔他的横路亭太平道信徒。至于周仓、庆锋原本统带的蹶张士、陷阵士,改由陈到、典韦统带。在汝南的这几场仗,典韦、陈到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以任用了。
经过整编,周澈部获得了补充有了近六千人。傅燮、孙坚等部也各有扩充,孙坚部早先有千余人,如今亦扩充至了三千余人。曹操部只是补充了战损的人马,还是三千余人。当然,不是所有的汉军部曲都得到了扩充,皇甫嵩是按照战功拨给他们俘虏的,战功小的扩充的就少,没战功的就得不到扩充。
四月中旬,全军整编完成,入颍川前汉军四万余人,现有近五万人,从整体上来说,规模并没有得到扩大,仍与原本的兵额相仿。——这却也是皇甫嵩的谨慎之处。历经大战,汉兵总计伤亡七八千余,战力受损,不补充不行,可也不能补充太多,补充太多说不定就会引起朝中的猜忌。自古以来,领兵出战固是一个获取功名利禄的捷径,可却也不乏因战功太大而反而获罪的。皇甫嵩、朱儁又算是党人清流一派,更得时刻防止宦官们的暗算,万不能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这天,圣旨下来,同时来的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诏令“皇甫嵩讨东郡,朱儁讨南阳”,而随同圣旨来的这个消息却十分令人震惊。一个消息,事关五人:杨赐、吕强、向栩、张钧、王允。
黄巾起后,朝中召群臣会议,杨赐是太尉,在与会之列,他忠言进谏,谏言皇帝驱逐小人,亲近贤人,矛头直指阉宦,因此忤逆了皇帝,“以寇贼免”,皇帝以黄巾乱起为借口免了他太尉之位。——因为贼乱或者自然灾害而免去当时在位的三公,换上另一人接任,这是两汉之时的常态,其依据是儒家的天人感应。天有灾害或者世道不宁是因为人的缘故,所以换个人,不过杨赐之被免职却明显是因为他斥责宦官之故了。
带来这个消息的是随同传旨宦官同来的一个朝臣,这个朝臣与皇甫嵩交好,传过旨后,与皇甫嵩、朱儁等在私室中叙话,说起了此事。皇甫嵩、朱儁半晌无言。皇甫嵩说道:“天下生乱,盗贼沸糜至此,而天子却、却……唉。”
这个朝臣说道:“杨公虽被免太尉,性命无碍,两位将军,你们可知……”朱儁性急,不等他说完,打断问道:“怎么?听你这意思,朝中有人因此身死?”
他点了点头说道:“可不是么?”屈起手指,一个一个的计算,“吕强、向栩、张钧皆因抨击宦者而获罪身死。”
皇甫嵩大惊失色,一时没有跪坐稳当,险些把案上的水椀碰倒,他说道:“吕常侍、向侍郎、张郎中身死了?”问道,“怎么死的?”
这个朝臣叹了口气,说道:“将军应知,当黄巾贼起后,天子曾问吕常侍所宜施行,吕常侍说: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
皇甫嵩点头说道:“当时我尚未离京,知道这件事。”皇甫嵩刚才之所以大惊失色,固有因闻向栩、张钧身死的缘故,但更多的是因为吕强之死,在“大赦党人”这件事上,吕强和他算是同盟。吕强虽是个宦官,但却与赵忠、张让这些阉宦不同,他是倾向於士子、党人的,清忠奉公,在士子中口碑很好。
朱儁说道:“我亦知此事,在我离京前,我听说赵忠、张让诸辈因吕常侍此谏而纷纷求退,并各自征还宗亲子弟在州郡者。怎么?莫非后来事情起了变化?”
这个朝臣冷笑道:“所谓‘纷纷求退’,不过是彼辈故意做出的姿态,以退为进罢了!便在本月上旬,赵忠、夏恽构陷吕常侍,说他:‘与党人共议朝廷,数读《霍光传》,其兄弟所在并皆贪秽’。”夏恽,也是宦官,与赵忠、吕强一样并为中常侍。
皇甫嵩、朱儁闻得此话,悚然而惊。朱儁怒而拍案,说道:“‘与党人共议朝政,兄弟所在并皆贪秽’,这两条倒也罢了,‘数读《霍光传》’,这是必欲要置吕常侍於死地啊!”
霍光何许人也?前汉武帝的托孤之臣,昭帝死后,他两度行废立之事。张让、赵忠说吕强数读《霍光传》,其意何在?这个朝臣说道:“赵忠、夏恽蛇蝎之心,天子闻之,果然不悦,令中黄门持兵召吕常侍。”
皇甫嵩问道:“把吕常侍送到诏狱,吕常侍因此而死了么?”
这个朝臣摇了摇头,说道:“吕常侍闻帝召,怒道:‘吾死,乱起矣。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遂自杀。”
皇甫嵩拍案而起,因为愤怒,额头上青筋迸出。他只觉一股怒气从胸腹间升起,似不吐不快,而到了嘴边,却又猛然自省,为人臣者怎能在背后非议君父?若失口非议,话如果传出去,恐怕人头难保,宗族受罪,勉强将这股怒气咽下,转望室外,见蓝天白云,院中绿树红花,清风徐徐,初夏之景,令人心怡,而却怒气下去,不觉又一点苍凉泛起。
他缓缓落座,说道:“‘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反复低吟吕强死前的这句遗言。
朱儁怒发冲冠,亦是悲愤难掩,但却大约是出於和皇甫嵩同样的原因,忍之再三,没有说出非议之语,他握手为拳,连连击案,说道:“吕常侍真大丈夫也!吕常侍真大丈夫也。”
这个朝臣叹道:“吕常侍的确是大丈夫,他自尽死后,赵忠、夏恽复又进谗言,说他是畏罪自杀,天子遂令收捕其宗亲,没其财产。”
吕强自杀,宗族被捕,家产被抄。这件事说完,室内三人默然多时。皇甫嵩勉强振作精神,问道:“吕常侍自尽,向侍郎与张郎中又是怎样?”
向栩,河内朝歌人,是个狂生,好读《老子》,有弟子,名为“颜渊”、“子贡”、“季路”、“冉有”之辈,曾为赵相,后被征拜为侍中。黄巾乱起,他不想国家兴兵,说只需遣将去黄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他的这个论调十分荒谬,可却因为此前他曾上书讥刺宦者,就被张让抓住了把柄,说他“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他遂被“收送黄门北寺狱”,死在狱中。这向栩是个狂生,卓诡不伦,任赵相时也没什么好的政绩,“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皇甫嵩、朱儁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死了也就死了,但是张钧不同。
张钧是冀州中山人,向有忠直之名,本月上旬,他上书言:“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又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须师旅,而大寇自消”。天子把他的奏章出示给张让等看,张让等皆免冠徒跣顿首,乞自致洛阳诏狱,并出家财以助军费。天子见他们这般可怜之态,便怒骂张钧:“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当有一人善者不?”张钧复重上,犹如前章,辄寝不报。为了搜捕张角党羽,朝廷下诏书令廷尉、侍御史考朝臣中学太平道的,御史承张让、赵忠等的意思,遂诬奏张钧学黄巾道,收掠死狱中。
杨赐是太尉,吕强是中常侍,向栩是侍郎,张钧是郎中,不是身高权重就是位在清贵,而在多半个月中,皆因阉宦之故或被免职,或者身死。
周澈带兵于半月之间,克复十余县,至平舆。
平舆在汝水北岸,夏、商时为挚国,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将这一带分封给了他的弟弟,文王第十子,是为沈国。春秋时,沈为蔡所灭,楚又取蔡。因为沈国旧为挚国之地,而挚国的国君乃是造车之始祖,夏朝时的奚仲之后,又因此地地势平坦,故此楚人将沈国之都称为平舆,此是平舆县之所以得名。战国末年,始皇帝攻伐六国,击楚,李信、王翦先后带兵至此,攻取此县,秦遂置平舆县。两汉因之,并将此地定为汝南郡之郡治。平舆县外有个挚亭,直到汉时尚存,即是得名自古之挚国,县北又有个沈亭,到晋时尚存,则是得名自古之沈国。
到达平舆城外,曹操、傅燮等人奉皇甫嵩、朱儁之令出来相迎。依照皇甫嵩的将令,周澈把部众留在城外的军营中,独带荀攸、黄盖,并与何仪入城去拜见皇甫嵩和朱儁。平舆乃是汝南之郡治,是颍、汝两郡数一数二的大城,从外观之,城墙巍峨,占地甚广,而入城中街道上却行人稀疏,罕见车马,冷冷清清。
傅燮、曹操、周澈三人策马并肩而行,周澈叹了口气,说道:“傅君、孟德!平舆乃吾汝南名城,以往我也曾来过,当时摩肩接踵,挥汗成雨,而今经过贼乱,县中十室六空,冷清萧瑟。”周澈瞧了瞧曹操忽然想起了多年后曹操写过的两句诗:“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傅燮也叹了口气,说道:“天下有事,四方生乱,苦得总是百姓。”
他是北地郡灵州人,北地边疆,羌人常常作乱,每当羌人生乱,不但汉人受征战之苦,羌人也一样受难,傅燮自幼耳闻目睹,较之周澈更厌恶战争。他复又说道:“兵者,凶器也。黄巾四起,荼毒天下,百姓受难,实为国之大贼,好在仁人志士奋起,海内勇豪壮士争相从军,奉天子之诏,皇甫公、朱公、卢公率兵平贼,今颍、汝两郡之贼大致已经平定,想必不日就能扫清贼寇,重还百姓安宁了。”
其实,但凡有抱负之人,即使他们会把战争视为获取功名利禄之机会,但从其本心来说,却没几个喜欢打仗,都很清楚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的,比如曹操,早前在颍川因看到田地荒芜,也曾发过类似的感叹。周澈点头说道:“是啊,皇甫诸公皆朝廷名将,傅君与孟德兄、文台兄诸位也都是各州的贤士、豪杰,只要我等尽心齐力,定能平定黄巾。”问傅燮,说道,“文台兄还未归来么?”
皇甫嵩攻下西华后,分兵数路,周澈是一路,傅燮是一路,孙坚是一路,其它的还有别的几路。傅燮答道:“孙司马追击龚都,尚未归来,昨晚送来的军报,说已经追到了思善县。”
周澈说道:“思善?”思善在汝南郡东边,已经快到沛国了。他想了想笑道:“这彭脱逃得还真快。”关心地问道,“文台兄在军报里有没有说敌情?能追上彭脱么?”
曹操接口说道:“孙司马在军报上说已经咬住了彭脱的尾巴,断然不会放他逃到沛国的。”
周澈放下了心,说道:“这就好。”
三人闲谈聊天,到了皇甫嵩、朱儁、赵谦等驻停之地,便是平舆县内的汝南郡府。周澈、傅燮、曹操并及随从在他们身后的荀攸、黄盖、何仪下马,入内拜见皇甫嵩等。
何仪投降的这件事,周澈在军报里禀告给皇甫嵩了,现今来到平舆,得带着何仪来见一见皇甫嵩,具体该怎么处置此人,需得听从皇甫嵩的意思。皇甫嵩成名已久,若说他以往的战绩名望似与何仪无关的话,现今他接连平定颍川、汝南两郡,又在颍川坑杀数万俘虏,这就与何仪息息相关了,他颇是忐忑不安。
郡府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院中、路上站满了虎背熊腰的披甲戟士。这些都是皇甫嵩、朱儁的帐下亲兵,从全军中精选出来的百战老卒,杀气外露。何仪这个黄巾降将走在他们虎视眈眈的视线中,越来越觉得心虚害怕,还没见到皇甫嵩,额头上已是汗水涔涔。
周澈落后两步,落到傅燮的身后,与他并行,拍了拍他的臂膀,笑道:“你不必心忧,此次我平定北宜春诸县,其中你出力不少,安城、鲖阳等县都是因你劝降,这才免了攻城之战,少了地方百姓之苦。皇甫公奖罚严明,你既有功,定会恕免你昔日之罪的。”
何仪应道:“是。”
何仪早年是地方豪强,后为汝南黄巾军中有名的渠帅,麾下也曾万人之众,他手上染的血不比周澈少,甚至比周澈还要多,投降是逼不得已。他的年龄也比周澈大,降了周澈后,对周澈本是无太多的敬畏,就算有也大多是装出来的,可在见过周澈几次攻城取地、击溃不肯投降的黄巾守卒的犀利手段后,对这个年轻的汉军将军,他有了一点发自肺腑的敬畏。人,尤其是像何仪这样胆大包天、杀人如麻的人,总是敬畏强者的,只有比他们更强才能得到他们的忠诚。此时听了周澈的安慰,何仪少不了在敬畏之外,又浮起了点感激,心道:“既勇猛善战,又体贴人意,难怪他年纪轻轻就能为二千石度辽将军,又能得到这么多智士、勇士的效忠。”
穿过前院,来到正堂,皇甫嵩等正在堂上议事,卫士通禀过后,周澈、傅燮、曹操等在堂外脱去鞋子,登堂入内,拜倒堂下。这里是汝南郡,赵谦是郡守,他是主,坐于主座,皇甫嵩、朱儁坐在客席。赵谦说道:“请起吧。”
周澈等起身。
大约是因为汝南全郡克复在望,又从军回到平舆后,休养了这么些日子,赵谦的精神状态不错,与早前周澈第一次见到他时截然不同,判若两人,面色红润,不复再有前些时的困窘劳顿之态,他抚须笑道:“皓粼,自从你领军出西华南下,击讨郡南各县贼,捷报频传,战功赫赫。周氏有你这样一个子弟,真是福气啊。”荀攸、黄盖他都见过,注目何仪身上,指着问道,“此谁人也?”
周澈示意何仪上前,说道:“明府!”又对皇甫嵩、朱儁行礼,“启禀诸公,他就是何仪。”
赵谦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就是因为彭脱、龚都、何仪这些人生乱,这才使得汝南全郡沦陷,让他这个太守如丧家之犬,东逃西遁。赵谦多次大败,就有何仪的功劳。他怎么可能会对何仪有脸色。依他的意思,对这样的贼子应该推出去就斩。不过现在皇甫嵩、朱儁是汉军的主帅,却轮不到他来做主。因此之故,他黑着脸坐在位上,不再说话,把脸转向一边,看也不想再看何仪一眼。
皇甫嵩打量了何仪几眼,问道:“你就是何仪?”
何仪惶恐答道:“小人何仪,拜见将军。”
皇甫转问朱儁:“朱将军,你说该如何处置此人?”
朱儁性刚,想都不想,直接干脆地说道:“如此无君无父之徒,斩了就是。杀了后,取其首级,传汝南全郡,以儆效尤。”
何仪吓了一跳,双腿一软,跪伏地上,连连叩首,颤声说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见了他这副作态,朱儁更是面生厌恶,说道:“这等无胆鼠辈,也敢兴兵作乱!”汉人重节,敬重的是慕节轻死的英雄豪杰,如果何仪能表现得不怕死一点,那么朱儁或许会高看他一眼,而他却如此不堪,实在令人鄙夷。
皇甫嵩说道:“朱将军言之甚是,如此目无君父的无胆鼠辈,确实没有留的必要,既如此,便就推出去斩了吧。”说着,瞧了周澈一眼。周澈晓得皇甫嵩这一眼之意,心道:“这是该我出言替何仪求情之时了。”当下跪拜堂上,说道,“二公息怒。”
皇甫嵩说道:“噢?皓粼,你有什么话说么?”
周澈说道:“何仪兴兵作乱,罪莫大焉,虽该处死,然自降后,为我部前驱,沿途劝降了多座县城,为百姓省了点兵戈之苦,也算是小有功劳。将军若杀他,如杀一匹夫,固然轻易,然今颍、汝两地之贼虽平,南阳、东郡、冀州等地之贼尚炽,我只恐不利以后讨贼啊。”
皇甫嵩故作沉吟片刻,颔首说道:“卿言亦有道理。”扫了眼跪伏地上,簌簌发抖的何仪,说道,“那这样吧,就先留他一命,归你帐下效力,待平定了别地黄巾贼后,视其功劳大小,再酌情发落。”
周澈转顾何仪,说道:“还不快谢将军开恩?”
何仪捣头如蒜,连声道:“多谢将军开恩,多谢将军开恩,小人定痛改前非,效命军前,绝不敢存有二志。”
出了太守府,何仪背上的冷汗还没下去。周澈对他说道:“皇甫公今不诛你,是你的造化。以后在我部中,切记要遵我军令,不要心存二意。只要你立下足够的功劳,别说免你死罪,便是等到战后得一个军候、司马之赏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先去城外营中吧。”
何仪诺诺。
接下来几天,皇甫嵩、朱儁遣派出去的各路人马络绎归来。六天后,孙坚率部到。
孙坚追彭脱至思善,咬上了彭脱的尾巴,一日两战,两次大败彭脱,彭脱所带之数千人马星散溃逃,最后只剩下了百十骑护着他仓皇逃走。
孙坚轻骑急击,率祖茂、董袭等十骑夜追二十里,在涡水南岸的楚灵王遗迹章华台附近追上了他,趁其欲渡河而不能,击之,以十敌百,浴血战,呼喝不绝,尽杀其从骑。彭脱走投无路,策马下河,试图强渡,祖茂於岸上挽弓把他的坐骑射伤,他栽倒水中,孙坚脱甲弃马,只穿单衣,挟刀下水,在河中把他抓住,将之杀死,血染衣臂,提其首级而还。
从章华台渡过涡水,再向东北前行不多远就是沛国,总算在彭脱逃出汝南之前把他斩杀了。
周澈出县相迎,笑对他道:“章华台旧地是郑庄公演武厅之所在,郑庄公勇敢多智,冠绝诸侯,春秋小霸,今文台兄夜战水斗,斩杀彭脱,使汝南全郡平,功绩不让先人。”
孙坚自得大笑。
孙坚部是最后归来的一支汉军。历经月余的鏖战,十余万汝南黄巾或战死、或被俘、或星散,诸多渠帅要么被斩杀,要么已投降,至此,汝南全郡光复,郡中再无一支成建制的黄巾军。
就算成果,斩首数万,俘虏数万,缴获的各种物资如山堆积。
皇甫嵩、朱儁一边写捷报送去朝中,等候朝中旨意,一边着手处置俘虏。经过颍川、汝南两战,汉兵损失不小,皇甫嵩、朱儁经过商量,决定不再坑杀俘虏,而是从中选精壮可用者八千余人,充入军中,余下的悉数转给赵谦,由他发落安排。
汝南黄巾对汝南造成的损害远比颍川黄巾对颍川造成的损害大,颍川黄巾因为没有打下阳翟,受到周澈的抗击,所以只是对颍川郡南的几个县造成了比较大的危害,而汝南黄巾却几乎把汝南全郡都打下来了,打下来后烧杀抢掠,接着汉兵入境,又激战不断,使得大量的人口或死在乱中,或逃亡它地,连郡治平舆如今都是十室六空,其它的县可想而知。战乱耽误了春种春耕,虽然现已是四月,补种粮食是来不及了,可在其它地方,比如修缮城墙、修治县寺等等方面却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有了这批俘虏,减轻了赵谦不小的压力,他欣然接受。
周澈部本有五千人,伤亡一千三百余,尚存三千七百余人,在受降了何仪后,他从黄巾军的俘虏中选出了二百人,给何仪带领,但这区区两百人不够补充他的损失,为了接下来的战事,皇甫嵩拨给了两千俘虏,由他自行编制。他采纳了荀攸的意见,从本部中选了一些武勇的亲信充任中低层的军官,其中包括陈盼等这些投奔他的横路亭太平道信徒。至于周仓、庆锋原本统带的蹶张士、陷阵士,改由陈到、典韦统带。在汝南的这几场仗,典韦、陈到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以任用了。
经过整编,周澈部获得了补充有了近六千人。傅燮、孙坚等部也各有扩充,孙坚部早先有千余人,如今亦扩充至了三千余人。曹操部只是补充了战损的人马,还是三千余人。当然,不是所有的汉军部曲都得到了扩充,皇甫嵩是按照战功拨给他们俘虏的,战功小的扩充的就少,没战功的就得不到扩充。
四月中旬,全军整编完成,入颍川前汉军四万余人,现有近五万人,从整体上来说,规模并没有得到扩大,仍与原本的兵额相仿。——这却也是皇甫嵩的谨慎之处。历经大战,汉兵总计伤亡七八千余,战力受损,不补充不行,可也不能补充太多,补充太多说不定就会引起朝中的猜忌。自古以来,领兵出战固是一个获取功名利禄的捷径,可却也不乏因战功太大而反而获罪的。皇甫嵩、朱儁又算是党人清流一派,更得时刻防止宦官们的暗算,万不能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这天,圣旨下来,同时来的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诏令“皇甫嵩讨东郡,朱儁讨南阳”,而随同圣旨来的这个消息却十分令人震惊。一个消息,事关五人:杨赐、吕强、向栩、张钧、王允。
黄巾起后,朝中召群臣会议,杨赐是太尉,在与会之列,他忠言进谏,谏言皇帝驱逐小人,亲近贤人,矛头直指阉宦,因此忤逆了皇帝,“以寇贼免”,皇帝以黄巾乱起为借口免了他太尉之位。——因为贼乱或者自然灾害而免去当时在位的三公,换上另一人接任,这是两汉之时的常态,其依据是儒家的天人感应。天有灾害或者世道不宁是因为人的缘故,所以换个人,不过杨赐之被免职却明显是因为他斥责宦官之故了。
带来这个消息的是随同传旨宦官同来的一个朝臣,这个朝臣与皇甫嵩交好,传过旨后,与皇甫嵩、朱儁等在私室中叙话,说起了此事。皇甫嵩、朱儁半晌无言。皇甫嵩说道:“天下生乱,盗贼沸糜至此,而天子却、却……唉。”
这个朝臣说道:“杨公虽被免太尉,性命无碍,两位将军,你们可知……”朱儁性急,不等他说完,打断问道:“怎么?听你这意思,朝中有人因此身死?”
他点了点头说道:“可不是么?”屈起手指,一个一个的计算,“吕强、向栩、张钧皆因抨击宦者而获罪身死。”
皇甫嵩大惊失色,一时没有跪坐稳当,险些把案上的水椀碰倒,他说道:“吕常侍、向侍郎、张郎中身死了?”问道,“怎么死的?”
这个朝臣叹了口气,说道:“将军应知,当黄巾贼起后,天子曾问吕常侍所宜施行,吕常侍说: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
皇甫嵩点头说道:“当时我尚未离京,知道这件事。”皇甫嵩刚才之所以大惊失色,固有因闻向栩、张钧身死的缘故,但更多的是因为吕强之死,在“大赦党人”这件事上,吕强和他算是同盟。吕强虽是个宦官,但却与赵忠、张让这些阉宦不同,他是倾向於士子、党人的,清忠奉公,在士子中口碑很好。
朱儁说道:“我亦知此事,在我离京前,我听说赵忠、张让诸辈因吕常侍此谏而纷纷求退,并各自征还宗亲子弟在州郡者。怎么?莫非后来事情起了变化?”
这个朝臣冷笑道:“所谓‘纷纷求退’,不过是彼辈故意做出的姿态,以退为进罢了!便在本月上旬,赵忠、夏恽构陷吕常侍,说他:‘与党人共议朝廷,数读《霍光传》,其兄弟所在并皆贪秽’。”夏恽,也是宦官,与赵忠、吕强一样并为中常侍。
皇甫嵩、朱儁闻得此话,悚然而惊。朱儁怒而拍案,说道:“‘与党人共议朝政,兄弟所在并皆贪秽’,这两条倒也罢了,‘数读《霍光传》’,这是必欲要置吕常侍於死地啊!”
霍光何许人也?前汉武帝的托孤之臣,昭帝死后,他两度行废立之事。张让、赵忠说吕强数读《霍光传》,其意何在?这个朝臣说道:“赵忠、夏恽蛇蝎之心,天子闻之,果然不悦,令中黄门持兵召吕常侍。”
皇甫嵩问道:“把吕常侍送到诏狱,吕常侍因此而死了么?”
这个朝臣摇了摇头,说道:“吕常侍闻帝召,怒道:‘吾死,乱起矣。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遂自杀。”
皇甫嵩拍案而起,因为愤怒,额头上青筋迸出。他只觉一股怒气从胸腹间升起,似不吐不快,而到了嘴边,却又猛然自省,为人臣者怎能在背后非议君父?若失口非议,话如果传出去,恐怕人头难保,宗族受罪,勉强将这股怒气咽下,转望室外,见蓝天白云,院中绿树红花,清风徐徐,初夏之景,令人心怡,而却怒气下去,不觉又一点苍凉泛起。
他缓缓落座,说道:“‘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反复低吟吕强死前的这句遗言。
朱儁怒发冲冠,亦是悲愤难掩,但却大约是出於和皇甫嵩同样的原因,忍之再三,没有说出非议之语,他握手为拳,连连击案,说道:“吕常侍真大丈夫也!吕常侍真大丈夫也。”
这个朝臣叹道:“吕常侍的确是大丈夫,他自尽死后,赵忠、夏恽复又进谗言,说他是畏罪自杀,天子遂令收捕其宗亲,没其财产。”
吕强自杀,宗族被捕,家产被抄。这件事说完,室内三人默然多时。皇甫嵩勉强振作精神,问道:“吕常侍自尽,向侍郎与张郎中又是怎样?”
向栩,河内朝歌人,是个狂生,好读《老子》,有弟子,名为“颜渊”、“子贡”、“季路”、“冉有”之辈,曾为赵相,后被征拜为侍中。黄巾乱起,他不想国家兴兵,说只需遣将去黄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他的这个论调十分荒谬,可却因为此前他曾上书讥刺宦者,就被张让抓住了把柄,说他“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他遂被“收送黄门北寺狱”,死在狱中。这向栩是个狂生,卓诡不伦,任赵相时也没什么好的政绩,“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皇甫嵩、朱儁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死了也就死了,但是张钧不同。
张钧是冀州中山人,向有忠直之名,本月上旬,他上书言:“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又遣使者布告天下,可不须师旅,而大寇自消”。天子把他的奏章出示给张让等看,张让等皆免冠徒跣顿首,乞自致洛阳诏狱,并出家财以助军费。天子见他们这般可怜之态,便怒骂张钧:“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当有一人善者不?”张钧复重上,犹如前章,辄寝不报。为了搜捕张角党羽,朝廷下诏书令廷尉、侍御史考朝臣中学太平道的,御史承张让、赵忠等的意思,遂诬奏张钧学黄巾道,收掠死狱中。
杨赐是太尉,吕强是中常侍,向栩是侍郎,张钧是郎中,不是身高权重就是位在清贵,而在多半个月中,皆因阉宦之故或被免职,或者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