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留把柄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场大雪断断续续几天成了雪灾,京城附近影响最重,津州还算好一些,危房的人员早早的安置了,哪怕算上一些涌入州城的难民也不会显得乱。
晚上周书仁疲惫的回来,竹兰心疼的不行,“多吃点。”
这两日安排难民,人都瘦了不少。
周书仁胃里饿得慌,早上在府内吃的早饭,中午就喝了一些白粥,肚子里空空的,吃了几口饭给胃里垫了底,才舒服的道:“城内的难民都已经安置妥当了,还好提前准备了,否则难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周书仁觉得自己又积了不少善德,如果没有他,还不知道冻死多少人呢,大雪停后气温下降了许多,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披着披风都冻的透心凉,何况穷苦的难民了,能有冬衣就不错了,还不知道几年的冬衣了,棉衣硬邦邦的也不保暖。
竹兰给周书仁盛鸡汤,放下碗后道:“我听说这两日有一些乐善好施的人家设了粥铺,你看咱们家是不是也设个粥铺?”
家里的粮食不少,她的囤货爱好影响整个家,周家各种物资都很充裕。
周书仁喝了人参鸡汤胃里暖呼呼的,很是满足,“不用设立粥铺,明日开始也不会有私自设立粥铺的人家,我已经派人挨家挨户去通知,不许私自设立粥铺,有粮食有棉衣等都捐到衙门,由衙门统一分配,免得难民到处走不好管理惹出事,也能合理的调配物资,将物资最大的分配利用。”
竹兰顿了下,“有一些人是真的乐善好施,有的人是为了赚名声,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捐到衙门统一调配的。”
周书仁,“所以我准备了捐献榜单,谁捐了多少,捐的东西怎么分配的都有明细,全都贴在府衙外。”
竹兰轻笑一声,“这个办法好,既然现在都捐到府衙,你身为津州知府,咱们府上也一定要捐的,一千斤的粮食和早就准备好的棉被和棉衣,你看如何?”
周书仁笑着,“挺好的,不多也不少。”
竹兰这个数是有考量的,她询问过陶氏几人,以前设粥铺用了多少粮食捐了多少棉衣,然后取了中,不得罪人,也能最大的程度捐献物资。
周书仁吃饱喝足了,“还是家里舒服。”
竹兰,“明个我让厨房准备一些肉干,你随身带着。”
周书仁摆手,“不用了。”
说来,周书仁就来气,他真不觉得一定要和百姓同甘共苦,结果其他的官员非要这么做,跟着的官员多了,他也不好意思搞特殊,天知道饿肚子不如多干点实事来的实在。
竹兰叹气,“说来津州的情况算是不错的了,也不知道京城几个地方如何了?”
周书仁靠着椅子喝茶,“京城会乱一些,附近的难民最想去的是京城,京城的难民最多,哪怕有准备,一时半刻也安顿不了。”
尤其是京城可是寸土寸金,人口密集,房屋空置的不多,安置的比较麻烦了。
次日,津州衙门前排满了来捐粮食的马车,周书仁出门转了一圈后对着汪苣道:“一定要写明了明细,对,还要用大字写。”
汪苣语气激动,“是,大人。”
周书仁拍了拍汪苣的肩膀,这几日汪大人有些兴奋,“淡定。”
汪苣心里淡定不了啊,他到这个岁数经历过几次雪灾了,王朝建立的时候,发生雪灾百姓是真的惨,朝廷没银子,粮食又不够,百姓穷苦,一场灾难死了好多人。
后期好了一些,前几年也有过雪灾,他那个时候就在津州了,可依旧处理的不理想,什么都缺,还是死了不少老人和孩子。
今年的雪灾,他是最轻松也是最有底气的了,他是真佩服周大人,他不求跟着周大人吃上肉,多喝些汤也好,哎哟,今年雪灾没死人,一点乱子也没有,这是政绩政绩!
周书仁到津州后,一直潜移默化的培养了衙门官员的办事效率,一笔笔的捐献记录下来,一点都没出现混乱,周书仁对此很满意。
京城,太子站在临时搭建的粥铺内,幽幽的道:“哪怕有了准备,可不少难民依旧没地方安置,这天气比往年的温度都低,防寒的棉衣已经没了。”
宁绪双手抱在胸前,“太子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他这些年没怎么回来过,可该知道的都知道,像今年处理这么迅速还是第一次。
太子,“并不是我做的不错,而是周大人的办法不错。”
宁绪听了不止一次周大人了,侧头看着太子眼里不掩饰的欣赏,笑了笑,“时辰不早了,皇上还等太子。”
太子无语的看着三舅舅,说来,这人还真是明目张胆啊,因为不会有人猜到是宁三郎,竟然直接跟他出来了,抽搐着嘴角,“好。”
回城的路上,宁绪坐在车窗边,他跟着出来是为了太子的安全,他这些年探子的身份养成了不信任任何人,太子对宁家的意义太重要了,宁家付出了几辈人,求得就是后辈子孙的昌盛,谁出事太子都不能出事。
宁绪注视着街上的一些施粥棚子,拧着眉头,“还是把难民控制在一处好,这有些乱。”
太子看着到处巡逻的兵将,刚想回话,愣了下,等再看过去,人已经不见了。
宁绪问,“怎么了?”
“没事。”
刚才他看到粥铺前有个男子很像父皇,可一转眼就不见了,太子低着头,现在的老五是假的,真的呢?他猜想过各种可能,可心里却更认定,真的老五已经死了,刚才一定是看错了,所以老五死了才对,以己度人,他是不会留把柄的。
津州城,竹兰听着宋婆子的话后道:“邓璃还真有韧劲,我不见她,她也每日都来。”
“您不见她,她不会轻易放弃的。”
竹兰叹气,“罢了,你带她进来吧。”
很快,邓璃就进来了,竹兰第一次见到邓璃,小姑娘和邓云长的很像,只是性格不同,这姑娘的眼里有野心。
邓璃心里的激动对上周家主母的眼睛瞬间凉透了,慌忙的低下头行礼,“邓璃见过恭人,感谢恭人的救命之恩。”
竹兰对邓璃没意见,环境不同,人的性格和追求也不同,小姑娘比邓云大懂的多,邓秀才便宜姐夫没出事,小姑娘见识过繁华,心里有追求也正常,只是不适合周府,“既然身体好了,现在去京城的路也通了,过两日送你回家去。”
------题外话------
一个小时后,还有一章
这一场大雪断断续续几天成了雪灾,京城附近影响最重,津州还算好一些,危房的人员早早的安置了,哪怕算上一些涌入州城的难民也不会显得乱。
晚上周书仁疲惫的回来,竹兰心疼的不行,“多吃点。”
这两日安排难民,人都瘦了不少。
周书仁胃里饿得慌,早上在府内吃的早饭,中午就喝了一些白粥,肚子里空空的,吃了几口饭给胃里垫了底,才舒服的道:“城内的难民都已经安置妥当了,还好提前准备了,否则难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周书仁觉得自己又积了不少善德,如果没有他,还不知道冻死多少人呢,大雪停后气温下降了许多,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披着披风都冻的透心凉,何况穷苦的难民了,能有冬衣就不错了,还不知道几年的冬衣了,棉衣硬邦邦的也不保暖。
竹兰给周书仁盛鸡汤,放下碗后道:“我听说这两日有一些乐善好施的人家设了粥铺,你看咱们家是不是也设个粥铺?”
家里的粮食不少,她的囤货爱好影响整个家,周家各种物资都很充裕。
周书仁喝了人参鸡汤胃里暖呼呼的,很是满足,“不用设立粥铺,明日开始也不会有私自设立粥铺的人家,我已经派人挨家挨户去通知,不许私自设立粥铺,有粮食有棉衣等都捐到衙门,由衙门统一分配,免得难民到处走不好管理惹出事,也能合理的调配物资,将物资最大的分配利用。”
竹兰顿了下,“有一些人是真的乐善好施,有的人是为了赚名声,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捐到衙门统一调配的。”
周书仁,“所以我准备了捐献榜单,谁捐了多少,捐的东西怎么分配的都有明细,全都贴在府衙外。”
竹兰轻笑一声,“这个办法好,既然现在都捐到府衙,你身为津州知府,咱们府上也一定要捐的,一千斤的粮食和早就准备好的棉被和棉衣,你看如何?”
周书仁笑着,“挺好的,不多也不少。”
竹兰这个数是有考量的,她询问过陶氏几人,以前设粥铺用了多少粮食捐了多少棉衣,然后取了中,不得罪人,也能最大的程度捐献物资。
周书仁吃饱喝足了,“还是家里舒服。”
竹兰,“明个我让厨房准备一些肉干,你随身带着。”
周书仁摆手,“不用了。”
说来,周书仁就来气,他真不觉得一定要和百姓同甘共苦,结果其他的官员非要这么做,跟着的官员多了,他也不好意思搞特殊,天知道饿肚子不如多干点实事来的实在。
竹兰叹气,“说来津州的情况算是不错的了,也不知道京城几个地方如何了?”
周书仁靠着椅子喝茶,“京城会乱一些,附近的难民最想去的是京城,京城的难民最多,哪怕有准备,一时半刻也安顿不了。”
尤其是京城可是寸土寸金,人口密集,房屋空置的不多,安置的比较麻烦了。
次日,津州衙门前排满了来捐粮食的马车,周书仁出门转了一圈后对着汪苣道:“一定要写明了明细,对,还要用大字写。”
汪苣语气激动,“是,大人。”
周书仁拍了拍汪苣的肩膀,这几日汪大人有些兴奋,“淡定。”
汪苣心里淡定不了啊,他到这个岁数经历过几次雪灾了,王朝建立的时候,发生雪灾百姓是真的惨,朝廷没银子,粮食又不够,百姓穷苦,一场灾难死了好多人。
后期好了一些,前几年也有过雪灾,他那个时候就在津州了,可依旧处理的不理想,什么都缺,还是死了不少老人和孩子。
今年的雪灾,他是最轻松也是最有底气的了,他是真佩服周大人,他不求跟着周大人吃上肉,多喝些汤也好,哎哟,今年雪灾没死人,一点乱子也没有,这是政绩政绩!
周书仁到津州后,一直潜移默化的培养了衙门官员的办事效率,一笔笔的捐献记录下来,一点都没出现混乱,周书仁对此很满意。
京城,太子站在临时搭建的粥铺内,幽幽的道:“哪怕有了准备,可不少难民依旧没地方安置,这天气比往年的温度都低,防寒的棉衣已经没了。”
宁绪双手抱在胸前,“太子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他这些年没怎么回来过,可该知道的都知道,像今年处理这么迅速还是第一次。
太子,“并不是我做的不错,而是周大人的办法不错。”
宁绪听了不止一次周大人了,侧头看着太子眼里不掩饰的欣赏,笑了笑,“时辰不早了,皇上还等太子。”
太子无语的看着三舅舅,说来,这人还真是明目张胆啊,因为不会有人猜到是宁三郎,竟然直接跟他出来了,抽搐着嘴角,“好。”
回城的路上,宁绪坐在车窗边,他跟着出来是为了太子的安全,他这些年探子的身份养成了不信任任何人,太子对宁家的意义太重要了,宁家付出了几辈人,求得就是后辈子孙的昌盛,谁出事太子都不能出事。
宁绪注视着街上的一些施粥棚子,拧着眉头,“还是把难民控制在一处好,这有些乱。”
太子看着到处巡逻的兵将,刚想回话,愣了下,等再看过去,人已经不见了。
宁绪问,“怎么了?”
“没事。”
刚才他看到粥铺前有个男子很像父皇,可一转眼就不见了,太子低着头,现在的老五是假的,真的呢?他猜想过各种可能,可心里却更认定,真的老五已经死了,刚才一定是看错了,所以老五死了才对,以己度人,他是不会留把柄的。
津州城,竹兰听着宋婆子的话后道:“邓璃还真有韧劲,我不见她,她也每日都来。”
“您不见她,她不会轻易放弃的。”
竹兰叹气,“罢了,你带她进来吧。”
很快,邓璃就进来了,竹兰第一次见到邓璃,小姑娘和邓云长的很像,只是性格不同,这姑娘的眼里有野心。
邓璃心里的激动对上周家主母的眼睛瞬间凉透了,慌忙的低下头行礼,“邓璃见过恭人,感谢恭人的救命之恩。”
竹兰对邓璃没意见,环境不同,人的性格和追求也不同,小姑娘比邓云大懂的多,邓秀才便宜姐夫没出事,小姑娘见识过繁华,心里有追求也正常,只是不适合周府,“既然身体好了,现在去京城的路也通了,过两日送你回家去。”
------题外话------
一个小时后,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