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任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条渡船上,赶集的人陆陆续续下来。挑着担子,背着背篓,扶老携幼向上走。今天是云龙镇的大集。
杨家的太白楼早就开门了,里面是文人雅客在里面喝茶饮酒。安定下来的云龙镇繁荣了很多。
张春一行都穿着“洋装”,身后还跟着三个挎着盒子炮的士兵以及一帮扛着行李的汉子。自然让所有的人都行注目礼。很快就有人认出了这是新任的主薄,张家新婚的家主。
张春加快了脚步,直接走到了钱粮柜衙门。衙门已经大半年没人了。一半被辛宝久带到县城,一半直接让张春解散了。
春丫用钥匙打开门。
这是很传统的县衙的建筑模式,门房、班房、师爷住的小院和大堂。从大堂傍边的小门进去到后院,丫鬟小姐住的偏房,主官住的正房,客房厨房库房杂物房加上小花园。很传统的公安局加政府办公地。只是比县衙小一些而已。辛宝久在这里做了九年的官,把自己住的地方还是弄得很舒服。
还没安顿好,杨家多久派了一个做饭的妈子和两个丫鬟过来。两个丫鬟十二三岁,清秀可人。说是送给小小姐的。
门口也想起了士兵的口令声。这是守备队派了一个班的士兵过来。
“报告张队官,云龙守备队一排一班班长袁定刚向您报道。”赵定刚是个黑黑的颇为精干的小伙子,被张天那帮人带得说句话都像在宣誓。不过军礼军姿非常规范。虽然张春已经不再是队官,但是士兵们还是习惯这样叫。
张春回了礼。
赵定刚就开始报数。连带着他九个人,一看就清楚了。但是赵定刚还是按照程序走了一遍。卸下背包,分了两个人在衙门门口站岗,然后整齐地分成两列走进班房。整理好内务。赵定刚就带着六个兵街上巡逻。不过他们好像把巡逻当成了训练,走路都像和人有仇似的。完全不管街上的人怎么看他们,躲避他们也好,递给他们东西也好,完全不理会。
张春带着丽质和春丫出来,一看他们有吓唬老百姓的架势。连忙命令只准两个两个地巡逻,要训练到衙门里训练,怎么训练都行。
赵定刚嘿嘿一笑,留了两个人继续。自己带着人回衙门去了。
吴家的老爷子从成衣铺迎出来,客气了几句,就说请张春晚上到吴家吃饭。张春笑着把事情推给了顾明,说有什么事,找顾典史商量。
实际上,这次上任,带上顾明和顾明的卫兵,就是想把顾明扔到这里。毕竟也是典史。留守衙门也是应该的。
青河吴家的管事也过来闲聊了几句。张春就说要去拜访丽质的外婆,告辞了。
丽质的外婆还在,不过杨家不是外婆这一房管事。丽质的舅舅杨天福是新开的客栈的账房。
和外婆说了几句话,杨家的族长就带着当铺、太白楼与客栈的掌柜过来。又到了收税的时候,朝廷对商税大幅提高,所以商户们对于自己要交多少税非常关心。
清末商税是采取报税或者认税,有时就是摊派。没有查账和上门催缴的规定,抗税是保甲派人催缴,也就是权利给到了大户的身上。张家所涵盖的区域,张春是实际上的甲长,辛宝久也让张春上交过保状,下发了腰牌。不过实际上匪患过后,循环册就没有更新过。钱粮柜凭着赋役图册开票征税。人口变化根本不管。
云龙镇除了张家,李家,王家三个甲长以外,东街、西街和百民巷设了三个牌头。杨家家主就是西街牌头。
“辛县令任命我为主薄已经有段时间了,家里有些事耽搁了。顾典史正在清理图册和以前的串票。商税依去年的例。朝廷八国赔款还有筹建新军都需要钱。今年收入怎么样?”
张春看着颇为紧张的几个人笑了一下。
杨家的家族松了口气,过去三年,商税年年翻翻,除了税还有捐,杨家还承担得起,要是再涨,一半商家的温饱就有问题了。西街都是一些小商贩,情况颇为严重。
“这还得多谢张大人带人剿了匪,守住了紫林,大家今年日子比以往好过。商户也多了一些。”杨家家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身体发福的厉害,不过能开当铺,放高利贷都不是一般人,据说和船帮有些关系。
“这也是我应该做的,土匪扰民,张家首当其冲。不过我刚来,事情还不是那么着急,很多年没有清理民册了。明天县里会把循册送过来,让大家填了门牌纸。早年民户少,只设了牌头,没有设保正,门牌纸收上来看情况,还是要设保正的。明天衙门会贴告示。几位都是我长辈,很多事还请多帮忙。今天来主要是和老太太说说话,我们就不麻烦了,衙门里事情还多。”
张春和丽质就告辞了。
回到衙门,顾明的会客厅里已经坐满人。
张春也没有打扰,直接进后院去了。
云龙镇,老城新镇,因为各家强占地盘,弄得街道七零八落,不成形状。除了码头两侧还算整齐外,其它地方没法看。这片地盘,吴家占了一半。连中间已经没人了的洋教堂都是吴家卖给朱利安的,当然只有一个教堂的面积。
教堂过去是纺织厂和织布厂,自从吴家和其它几家退出了两个厂子的管理后,李家在大李家湾重新建了纺织厂。两个厂的设备被搬走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院子,街面上的门面房,被原来各股东分掉了,出租给各地的商贩开了一些店铺,其中杨家开了一个客栈。在过去就是以前的兵营,李家在那里开了一个木材厂。再过去就是一些小家族乱七八糟的地盘。
木材厂的对面是李家的竹器社。应该说李家还是很有商业头脑。
竹器社傍边是一个姓齐的小家族开的茶馆和酒楼。这家酒楼做的是平民生意。
齐家酒楼过去是几家小商铺,然后就是杨家的当铺和太白酒楼。太白楼做的是富商们的生意。
码头过去,吴家的对面,是清河吴家的船运公司和永和商行。这是张凤兰的老底子。
永合商行旁边就是钱粮柜衙门。正因为两家紧挨着,所以当年辛宝久才和清河吴家走得近。
衙门过去是刘家的粮油店。再过去是一些米店布匹店五金店。这些都是和汉口有些联系的商行。这些人才是纳税大户。
以码头为界,分为东街和西街。西街都是商行富商,在就是吴家。吴家这几年虽然没挤压,但是老底子还在。高门大院,你都分不清里面有几重院子。吴家以汉口的织布厂为依托,几乎垄断了云龙镇的成衣生意。对裁缝师傅舍得下本钱请,吴家的大小媳妇都是裁缝好手,就算是李家也退避三舍,只能做布匹生意。
一条渡船上,赶集的人陆陆续续下来。挑着担子,背着背篓,扶老携幼向上走。今天是云龙镇的大集。
杨家的太白楼早就开门了,里面是文人雅客在里面喝茶饮酒。安定下来的云龙镇繁荣了很多。
张春一行都穿着“洋装”,身后还跟着三个挎着盒子炮的士兵以及一帮扛着行李的汉子。自然让所有的人都行注目礼。很快就有人认出了这是新任的主薄,张家新婚的家主。
张春加快了脚步,直接走到了钱粮柜衙门。衙门已经大半年没人了。一半被辛宝久带到县城,一半直接让张春解散了。
春丫用钥匙打开门。
这是很传统的县衙的建筑模式,门房、班房、师爷住的小院和大堂。从大堂傍边的小门进去到后院,丫鬟小姐住的偏房,主官住的正房,客房厨房库房杂物房加上小花园。很传统的公安局加政府办公地。只是比县衙小一些而已。辛宝久在这里做了九年的官,把自己住的地方还是弄得很舒服。
还没安顿好,杨家多久派了一个做饭的妈子和两个丫鬟过来。两个丫鬟十二三岁,清秀可人。说是送给小小姐的。
门口也想起了士兵的口令声。这是守备队派了一个班的士兵过来。
“报告张队官,云龙守备队一排一班班长袁定刚向您报道。”赵定刚是个黑黑的颇为精干的小伙子,被张天那帮人带得说句话都像在宣誓。不过军礼军姿非常规范。虽然张春已经不再是队官,但是士兵们还是习惯这样叫。
张春回了礼。
赵定刚就开始报数。连带着他九个人,一看就清楚了。但是赵定刚还是按照程序走了一遍。卸下背包,分了两个人在衙门门口站岗,然后整齐地分成两列走进班房。整理好内务。赵定刚就带着六个兵街上巡逻。不过他们好像把巡逻当成了训练,走路都像和人有仇似的。完全不管街上的人怎么看他们,躲避他们也好,递给他们东西也好,完全不理会。
张春带着丽质和春丫出来,一看他们有吓唬老百姓的架势。连忙命令只准两个两个地巡逻,要训练到衙门里训练,怎么训练都行。
赵定刚嘿嘿一笑,留了两个人继续。自己带着人回衙门去了。
吴家的老爷子从成衣铺迎出来,客气了几句,就说请张春晚上到吴家吃饭。张春笑着把事情推给了顾明,说有什么事,找顾典史商量。
实际上,这次上任,带上顾明和顾明的卫兵,就是想把顾明扔到这里。毕竟也是典史。留守衙门也是应该的。
青河吴家的管事也过来闲聊了几句。张春就说要去拜访丽质的外婆,告辞了。
丽质的外婆还在,不过杨家不是外婆这一房管事。丽质的舅舅杨天福是新开的客栈的账房。
和外婆说了几句话,杨家的族长就带着当铺、太白楼与客栈的掌柜过来。又到了收税的时候,朝廷对商税大幅提高,所以商户们对于自己要交多少税非常关心。
清末商税是采取报税或者认税,有时就是摊派。没有查账和上门催缴的规定,抗税是保甲派人催缴,也就是权利给到了大户的身上。张家所涵盖的区域,张春是实际上的甲长,辛宝久也让张春上交过保状,下发了腰牌。不过实际上匪患过后,循环册就没有更新过。钱粮柜凭着赋役图册开票征税。人口变化根本不管。
云龙镇除了张家,李家,王家三个甲长以外,东街、西街和百民巷设了三个牌头。杨家家主就是西街牌头。
“辛县令任命我为主薄已经有段时间了,家里有些事耽搁了。顾典史正在清理图册和以前的串票。商税依去年的例。朝廷八国赔款还有筹建新军都需要钱。今年收入怎么样?”
张春看着颇为紧张的几个人笑了一下。
杨家的家族松了口气,过去三年,商税年年翻翻,除了税还有捐,杨家还承担得起,要是再涨,一半商家的温饱就有问题了。西街都是一些小商贩,情况颇为严重。
“这还得多谢张大人带人剿了匪,守住了紫林,大家今年日子比以往好过。商户也多了一些。”杨家家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身体发福的厉害,不过能开当铺,放高利贷都不是一般人,据说和船帮有些关系。
“这也是我应该做的,土匪扰民,张家首当其冲。不过我刚来,事情还不是那么着急,很多年没有清理民册了。明天县里会把循册送过来,让大家填了门牌纸。早年民户少,只设了牌头,没有设保正,门牌纸收上来看情况,还是要设保正的。明天衙门会贴告示。几位都是我长辈,很多事还请多帮忙。今天来主要是和老太太说说话,我们就不麻烦了,衙门里事情还多。”
张春和丽质就告辞了。
回到衙门,顾明的会客厅里已经坐满人。
张春也没有打扰,直接进后院去了。
云龙镇,老城新镇,因为各家强占地盘,弄得街道七零八落,不成形状。除了码头两侧还算整齐外,其它地方没法看。这片地盘,吴家占了一半。连中间已经没人了的洋教堂都是吴家卖给朱利安的,当然只有一个教堂的面积。
教堂过去是纺织厂和织布厂,自从吴家和其它几家退出了两个厂子的管理后,李家在大李家湾重新建了纺织厂。两个厂的设备被搬走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院子,街面上的门面房,被原来各股东分掉了,出租给各地的商贩开了一些店铺,其中杨家开了一个客栈。在过去就是以前的兵营,李家在那里开了一个木材厂。再过去就是一些小家族乱七八糟的地盘。
木材厂的对面是李家的竹器社。应该说李家还是很有商业头脑。
竹器社傍边是一个姓齐的小家族开的茶馆和酒楼。这家酒楼做的是平民生意。
齐家酒楼过去是几家小商铺,然后就是杨家的当铺和太白酒楼。太白楼做的是富商们的生意。
码头过去,吴家的对面,是清河吴家的船运公司和永和商行。这是张凤兰的老底子。
永合商行旁边就是钱粮柜衙门。正因为两家紧挨着,所以当年辛宝久才和清河吴家走得近。
衙门过去是刘家的粮油店。再过去是一些米店布匹店五金店。这些都是和汉口有些联系的商行。这些人才是纳税大户。
以码头为界,分为东街和西街。西街都是商行富商,在就是吴家。吴家这几年虽然没挤压,但是老底子还在。高门大院,你都分不清里面有几重院子。吴家以汉口的织布厂为依托,几乎垄断了云龙镇的成衣生意。对裁缝师傅舍得下本钱请,吴家的大小媳妇都是裁缝好手,就算是李家也退避三舍,只能做布匹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