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天子按剑怒(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在渭水里被淹了个半死却又飘到河边,被弃械投降的部属给认出来的陇州(今陕西陇县)守捉使郑煌言,横放在担架上抬进芳林门的同时。一直掌握在太平军手中的明德门外,也迎来周淮安所在的本阵。
只见鼓号声声而旗帜飞扬,虽然大多数人的衣甲并不怎么鲜明,多少沾有一些尘土和污泥,或是血渍和烟熏火燎的痕迹;有些人身上还犹自带伤而绷带缠身;但是都无损他们狂热而虔诚的精气神态。
因为今天便是那位万众所尊崇和景仰的太平军大都督、楚王殿下,抵达长安并且亲自检阅他们的光辉与荣耀时刻。而这也代表着太平军大都督府,就此真正入主这座天下名城、上都长安的开端和序幕。
“太平。。太平。。万胜。。”
“开万世太平。。。”
“再造人间,永为太平。。”
“大都督万寿金康。。”
“王上受命永昌。。。”
在一阵阵此起彼伏挥动干戈做舞的山呼海啸海啸声中。一身深紫色大氅而鎏金黑光大铠的周淮安,也站在显眼的马车台座上,对着一阵又一阵具列于前的马步方阵、打击军和工程团序列、不断的挥手执意,并且由身后大嗓门高举喇叭筒的亲卫一遍遍的代为回应道:
“惟愿天下清平。。”
“惟愿百姓安乐。。。”
“将士们辛苦了。。”
而后在就地举办各营团代表献俘和缴旗仪式的高台上,身为关内别遣军正将而越发气度沉凝、雄武凛然的葛从周,也在恭恭敬敬的对着周淮安禀报道:
“多赖仰仗大都督威名。。城内敌军尽数不战而逃,是以长安已然尽为我军所有了。。”
“国美啊,仰仗威名这种话就莫要再说了。”
周淮安却是笑笑道:
“眼下的局面难道不是万千将士浴血奋战而来的,也是你们这些军将临阵对敌随机应变的手段得当;我不过是赶了个巧而已,却有什么好居功的。。”
“主上运筹帷幄,才是这一切的根本所在。。”
葛从周却是依旧坚持道:
“这也是大都督上下齐心合力之故,却是我不敢独居的。。”
周淮安也坦然道:
“再说了,眼下才不过收复了一个长安而已,致世间太平的大业才不过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天下之大尚有许多可为之处;也还需得我辈不骄不躁,以更加谦虚谨慎之心持之以恒。。”
“谨遵主上教诲。。是属下轻忽了。。”
葛从周顿然心情复杂又有些欣然得躬身道:
“其实啊,我对于你们可以提供得最大协力。。倒不是后续的兵马和粮草器械,而是这些人手了。。”
周淮安又对守候在台下那些看起来与有荣焉得人群,努努嘴道:
这次前往关内的除了前后绵连数十里的大军之外,还有一千多名随军而行的毕业、见习生员和同样数量自五道十二路抽调而来的“三支队”成员。
虽然用来直接控制关内道和京畿道的26个府州明显不敷所用,但是用来在百废待新的关中大地上,仅仅是徕民屯垦恢复生产和建立起的基本统治秩来,却还是勉强够用了。
而身在其中韦庄和韩渥、还有杜荀鹤等人,有那面有些故地重游的不胜唏嘘感,只是显然这一次来了之后就不用再走了,因此更有一番别样得心情和感触了。
只见葛从周继续正色禀报道:
“本军已自城内擒获河西招讨、归义军副使索勋,凉州防御使兼河西观察使郑端功在内西军将帅一百七十一人等:”
“又收降得归义军衙前兵马都指挥使兼同华防御使曹议金、凉州西界防御使王景翼为首七部人马,约一万四千余众。。”
“曹议金?”
听到这个名字周淮安觉得有些熟悉,顿时想起来这不就是历史上在索勋被刺杀之后的内乱当中乘机取代张氏,建立了归义军曹氏政权的那个家伙么。
只是相比勇于开拓进取的张氏三代节帅;这位见诸于史书的主要是他八面玲珑的外交手段和崇佛的功绩,因此不但号称是西域诸国的岳家,同时还在后世敦煌莫高窟里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军相继阵斩河西节衙判官翁郜,山丹镇遏使张和荣、凉州右都知兵马使高进达等四十七员军将,斩首一万八千有余。。。。”
“另有廊州李明振、河州李明达、湟州郭元忠部、肃州龙氏、岷州杨氏等多支兵马,在本军合围之前先行一步出走长安,而暂且不知所终。。”
说到这里,葛从周顿了顿又道:
“同时在罗索三大内之后,所获旧朝大臣、官属、亲眷共计一千九百八十七人;只是那旧朝宰相郑某不在期间,疑为先行率部突走而出了。。如今尚在追索,还请大都督见谅。。”
“足够了,既然你们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剩下的也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了,更无须为此介怀。。”
周淮安却是摇头道:
“最终能否捉得这位救世宰相,于眼下底定的大局而言,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添头了;让前方的将士不要太过执着了,以免耽搁后续的进兵和攻略事宜。。”
“谨遵上命。。”
葛从周再度点头应命道:
随后,就见另一位关内派遣军统将曹师雄,也满脸肃然的走了过来拱手行礼道:
“大都督,皇城大内已搜检清理完毕,可以前往拜祭了。。。”
于是,在这场简单而隆重的城下校阅结束之后,周淮安就马不停蹄的穿过了明德门,又沿着一片狼藉的朱雀大街前呼后拥着,向着尽头承天门所在的皇城大内行去。
而周淮安这一次缘着朱雀大街经过沿途那些难掩满目疮痍,或是在废墟残垣尚余烬袅袅的城坊时候,却又是另一种精油见证历史倒改变历史,再到创造历史的别样心情和感触了。
而历历在目的这一切,就活像是现今已走到穷途末路的大唐王朝最好的写照。也唯有在这些经过烈火与战乱所涤荡过的白地废墟之上,才能够再从无到有的诞生出新王朝所代表的全新活力与生机吧?
在马蹄嗒嗒声中,穿过这条号称足足有六里半长的中轴大街,也只是花了小半个时辰而已。然后就被大开朱雀门站队成行相迎的留守将士,给不断引导着越过皇城外朝的百官署衙;就此进入到了承天门内的皇城大内(太极宫)。
再穿过方形大瓮城内侧的太极门,就来到了位于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前朝三大殿之首太极殿,及其殿前足供万人聚集的朔望大朝会广场之上了。但是,周淮安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于此。
只见他毫不犹豫的绕过太极殿的侧边门廊,继续前进闯过同样高耸威仪的两仪门,来到了到了天子生活起居和大婚册请、帝、后的丧事奉赠的两仪殿前。
但是他同样从侧边绕过了这座宫殿建筑群,穿过了阙楼重檐的甘露门中道,来到了前朝三大殿之末的甘露殿外。
而这里也是天子会宴内臣、命妇之属;召对宰相、大臣的小内朝议事,以及令诸馆阁学士侍奉文书典要,令饱学之士释经讲古的内要场所。
就是在这里,作为大唐的第二任太上皇唐玄宗,迎来而来被幽禁的晚年生涯中最后的时刻。《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就是描述着发生在这里种种爱恨别离的伤情故事。
但是周淮安依旧没有停下脚步来稍作缅怀,又折转向东来到了功臣阁和凌烟阁之间的石砌夹道;沿着夹道经过了昭庆殿和凝云阁,最终抵达了皇城东北角专供观赏马球比赛的毬场亭。
在毬场亭边上隔着一条花木藤绕而成的千步廊,就是供奉着玄元皇帝(老子)的紫云阁。只是这处原本属于皇城大内荒废和破败最利害的僻静处,却是被重新清理和修缮了一新,而门户大开站满卫士以为相迎。
而当周淮安踩着格吱作响的陈旧楼板,屏退左右来到了紫云阁第四层之后,就见到作为供奉在神龛中泥塑斗姆元君像旁的陪侍北极帝君,已经被人给拆移了下来而剥开了部分包裹的泥层。
而在剥落开来的泥块之下,赫然就是已经变得十分干瘪和黑黄斑驳,却依稀可见生前尊容的大齐新朝之主,冲天大将军黄巢的遗骸所在。却没有想到他在最后的时刻,居然会用这种瞒天过海的手段保全下自己的遗体来。
在见过了这位便宜岳父的最后一面之后,周淮安也算是一件心事得以了却了,而又变得有些意兴寡然起来。随后他就叫来了负责寻找黄巢遗体的昔日部旧孟绝海道:
“从皇城的缴获当中凑一套仪仗和器物出来,就按照王爵的轨仪给他葬下了吧。如果吉地一时不好找,就先葬在已经开挖出来的靖陵处,再把地面平了吧。。”
这也算是周淮安身为后世现代人的一点恶意趣味。反正身为靖陵之主的这位唐僖宗,已经是太平军的阶下囚了,将来也不大可能用得上这座半拉子工程的陵寝;那就干脆便宜了黄巢这位大唐的掘墓人,也算是某种因果循环了。
当在渭水里被淹了个半死却又飘到河边,被弃械投降的部属给认出来的陇州(今陕西陇县)守捉使郑煌言,横放在担架上抬进芳林门的同时。一直掌握在太平军手中的明德门外,也迎来周淮安所在的本阵。
只见鼓号声声而旗帜飞扬,虽然大多数人的衣甲并不怎么鲜明,多少沾有一些尘土和污泥,或是血渍和烟熏火燎的痕迹;有些人身上还犹自带伤而绷带缠身;但是都无损他们狂热而虔诚的精气神态。
因为今天便是那位万众所尊崇和景仰的太平军大都督、楚王殿下,抵达长安并且亲自检阅他们的光辉与荣耀时刻。而这也代表着太平军大都督府,就此真正入主这座天下名城、上都长安的开端和序幕。
“太平。。太平。。万胜。。”
“开万世太平。。。”
“再造人间,永为太平。。”
“大都督万寿金康。。”
“王上受命永昌。。。”
在一阵阵此起彼伏挥动干戈做舞的山呼海啸海啸声中。一身深紫色大氅而鎏金黑光大铠的周淮安,也站在显眼的马车台座上,对着一阵又一阵具列于前的马步方阵、打击军和工程团序列、不断的挥手执意,并且由身后大嗓门高举喇叭筒的亲卫一遍遍的代为回应道:
“惟愿天下清平。。”
“惟愿百姓安乐。。。”
“将士们辛苦了。。”
而后在就地举办各营团代表献俘和缴旗仪式的高台上,身为关内别遣军正将而越发气度沉凝、雄武凛然的葛从周,也在恭恭敬敬的对着周淮安禀报道:
“多赖仰仗大都督威名。。城内敌军尽数不战而逃,是以长安已然尽为我军所有了。。”
“国美啊,仰仗威名这种话就莫要再说了。”
周淮安却是笑笑道:
“眼下的局面难道不是万千将士浴血奋战而来的,也是你们这些军将临阵对敌随机应变的手段得当;我不过是赶了个巧而已,却有什么好居功的。。”
“主上运筹帷幄,才是这一切的根本所在。。”
葛从周却是依旧坚持道:
“这也是大都督上下齐心合力之故,却是我不敢独居的。。”
周淮安也坦然道:
“再说了,眼下才不过收复了一个长安而已,致世间太平的大业才不过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天下之大尚有许多可为之处;也还需得我辈不骄不躁,以更加谦虚谨慎之心持之以恒。。”
“谨遵主上教诲。。是属下轻忽了。。”
葛从周顿然心情复杂又有些欣然得躬身道:
“其实啊,我对于你们可以提供得最大协力。。倒不是后续的兵马和粮草器械,而是这些人手了。。”
周淮安又对守候在台下那些看起来与有荣焉得人群,努努嘴道:
这次前往关内的除了前后绵连数十里的大军之外,还有一千多名随军而行的毕业、见习生员和同样数量自五道十二路抽调而来的“三支队”成员。
虽然用来直接控制关内道和京畿道的26个府州明显不敷所用,但是用来在百废待新的关中大地上,仅仅是徕民屯垦恢复生产和建立起的基本统治秩来,却还是勉强够用了。
而身在其中韦庄和韩渥、还有杜荀鹤等人,有那面有些故地重游的不胜唏嘘感,只是显然这一次来了之后就不用再走了,因此更有一番别样得心情和感触了。
只见葛从周继续正色禀报道:
“本军已自城内擒获河西招讨、归义军副使索勋,凉州防御使兼河西观察使郑端功在内西军将帅一百七十一人等:”
“又收降得归义军衙前兵马都指挥使兼同华防御使曹议金、凉州西界防御使王景翼为首七部人马,约一万四千余众。。”
“曹议金?”
听到这个名字周淮安觉得有些熟悉,顿时想起来这不就是历史上在索勋被刺杀之后的内乱当中乘机取代张氏,建立了归义军曹氏政权的那个家伙么。
只是相比勇于开拓进取的张氏三代节帅;这位见诸于史书的主要是他八面玲珑的外交手段和崇佛的功绩,因此不但号称是西域诸国的岳家,同时还在后世敦煌莫高窟里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军相继阵斩河西节衙判官翁郜,山丹镇遏使张和荣、凉州右都知兵马使高进达等四十七员军将,斩首一万八千有余。。。。”
“另有廊州李明振、河州李明达、湟州郭元忠部、肃州龙氏、岷州杨氏等多支兵马,在本军合围之前先行一步出走长安,而暂且不知所终。。”
说到这里,葛从周顿了顿又道:
“同时在罗索三大内之后,所获旧朝大臣、官属、亲眷共计一千九百八十七人;只是那旧朝宰相郑某不在期间,疑为先行率部突走而出了。。如今尚在追索,还请大都督见谅。。”
“足够了,既然你们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剩下的也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了,更无须为此介怀。。”
周淮安却是摇头道:
“最终能否捉得这位救世宰相,于眼下底定的大局而言,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添头了;让前方的将士不要太过执着了,以免耽搁后续的进兵和攻略事宜。。”
“谨遵上命。。”
葛从周再度点头应命道:
随后,就见另一位关内派遣军统将曹师雄,也满脸肃然的走了过来拱手行礼道:
“大都督,皇城大内已搜检清理完毕,可以前往拜祭了。。。”
于是,在这场简单而隆重的城下校阅结束之后,周淮安就马不停蹄的穿过了明德门,又沿着一片狼藉的朱雀大街前呼后拥着,向着尽头承天门所在的皇城大内行去。
而周淮安这一次缘着朱雀大街经过沿途那些难掩满目疮痍,或是在废墟残垣尚余烬袅袅的城坊时候,却又是另一种精油见证历史倒改变历史,再到创造历史的别样心情和感触了。
而历历在目的这一切,就活像是现今已走到穷途末路的大唐王朝最好的写照。也唯有在这些经过烈火与战乱所涤荡过的白地废墟之上,才能够再从无到有的诞生出新王朝所代表的全新活力与生机吧?
在马蹄嗒嗒声中,穿过这条号称足足有六里半长的中轴大街,也只是花了小半个时辰而已。然后就被大开朱雀门站队成行相迎的留守将士,给不断引导着越过皇城外朝的百官署衙;就此进入到了承天门内的皇城大内(太极宫)。
再穿过方形大瓮城内侧的太极门,就来到了位于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前朝三大殿之首太极殿,及其殿前足供万人聚集的朔望大朝会广场之上了。但是,周淮安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于此。
只见他毫不犹豫的绕过太极殿的侧边门廊,继续前进闯过同样高耸威仪的两仪门,来到了到了天子生活起居和大婚册请、帝、后的丧事奉赠的两仪殿前。
但是他同样从侧边绕过了这座宫殿建筑群,穿过了阙楼重檐的甘露门中道,来到了前朝三大殿之末的甘露殿外。
而这里也是天子会宴内臣、命妇之属;召对宰相、大臣的小内朝议事,以及令诸馆阁学士侍奉文书典要,令饱学之士释经讲古的内要场所。
就是在这里,作为大唐的第二任太上皇唐玄宗,迎来而来被幽禁的晚年生涯中最后的时刻。《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就是描述着发生在这里种种爱恨别离的伤情故事。
但是周淮安依旧没有停下脚步来稍作缅怀,又折转向东来到了功臣阁和凌烟阁之间的石砌夹道;沿着夹道经过了昭庆殿和凝云阁,最终抵达了皇城东北角专供观赏马球比赛的毬场亭。
在毬场亭边上隔着一条花木藤绕而成的千步廊,就是供奉着玄元皇帝(老子)的紫云阁。只是这处原本属于皇城大内荒废和破败最利害的僻静处,却是被重新清理和修缮了一新,而门户大开站满卫士以为相迎。
而当周淮安踩着格吱作响的陈旧楼板,屏退左右来到了紫云阁第四层之后,就见到作为供奉在神龛中泥塑斗姆元君像旁的陪侍北极帝君,已经被人给拆移了下来而剥开了部分包裹的泥层。
而在剥落开来的泥块之下,赫然就是已经变得十分干瘪和黑黄斑驳,却依稀可见生前尊容的大齐新朝之主,冲天大将军黄巢的遗骸所在。却没有想到他在最后的时刻,居然会用这种瞒天过海的手段保全下自己的遗体来。
在见过了这位便宜岳父的最后一面之后,周淮安也算是一件心事得以了却了,而又变得有些意兴寡然起来。随后他就叫来了负责寻找黄巢遗体的昔日部旧孟绝海道:
“从皇城的缴获当中凑一套仪仗和器物出来,就按照王爵的轨仪给他葬下了吧。如果吉地一时不好找,就先葬在已经开挖出来的靖陵处,再把地面平了吧。。”
这也算是周淮安身为后世现代人的一点恶意趣味。反正身为靖陵之主的这位唐僖宗,已经是太平军的阶下囚了,将来也不大可能用得上这座半拉子工程的陵寝;那就干脆便宜了黄巢这位大唐的掘墓人,也算是某种因果循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