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此日六军同驻马(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因此,当想的太多而导致头发白掉了不少的崔致远,再度出现在他所熟悉的大多数人面前的时候,就像是重新换了个人似的充满了某种决然和坚毅的气度。因为,那个曾经抱有“致君尧舜上”“弘扬圣教”的理想,而不惜远赴东土的留学生崔致远已经成为了过去,剩下唯有一个想要践行《太平誓愿》的求变者。
既然新罗故国已经到了无论内外不得不求变图存之际,那就就有自己来引领这个改变和求新好了,为此他已经顾不得也保护在乎后半生的毁誉和身后名了。至于那些只能随波逐流的下层人等,给新罗的老爷们做牛做马,给唐人做牛做马又有什么区别,也许唐人治理下还更加开化明大义一些呢?
因此,作为征南行营名至实归的文职第一人。崔致远回到金海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在金海京举办讲义所,将那些追随和聚附在身边的人群大都聚拢起来,一同参研他从上国天朝带来的圣教新学。以期从中挑选出一些勤奋好学、又有心上进的年轻子弟来,作为日后潜在官吏的备选。
然后,他又在淮南兵的帮助下,从本地义从和辅卒当中挑选出许多可靠沉稳之辈,委任为收拢起来的数万流民和逃人的(十)户头、(百)甲长;开始在金海京附近所收复的田土上,实行最基本的编户管理和聚民建屯,又分配牛畜种子,以为开春之后的恢复农事之需。
下一步,又从金海京本地失业的小商贩和手工业者、匠人当中,招募了更多的丁壮,而将辅卒扩充到三千之众。又挑选那些投奔的小豪强及部曲中的精壮,将义从增加到了两千人;这也是眼下金海京的储集和周边顺服的城邑地方民力,所能够维持和供养的最大极限。
于是,接下来的大半个冬天,崔致远都是跟随在南面招讨军/简称征南军中,不断的攻破(良、康)两州之间一处处拒不自立或是不顺王化的城邑和聚落,抄没那些涉乱的豪姓、村主、次村主、公兄、头人之家的钱粮、丁口,再因地制宜的就近徕民建屯设围委任更多新的户头和甲长;
同时,以抄获的粮食赈济配合武力上宣示,就近威慑和招抚那些由部民、逃奴、贱民和中人聚合而成的赤裤军,将其一股股的剿灭/逼降之后,再将丁壮和老弱妇孺分营管制,充入到金海京附近所设立的诸多伐木场、狩猎队和营建工地中去。
如此炮制下来,很容易就在无形之间,将原本新罗国由诸多豪强、势户和头人,所组成下层统治秩序给逐步蚕食掉和取而代之;因为,这些新任命的户头和甲长们手中,既有敢于杀人也见过血的刀剑,也有对于早就既得利益阶层的征南行营集体认同感。
虽然由他们构成的这种秩序,目前还是比较粗糙和仓促而仍有不少问题涌现出来;但是在这一片纷乱的世道当中,再粗暴和蛮横的秩序和庇护,也好过动荡不安的混乱与朝夕不保的无序。因此,这些据点的建立,反而因为初步呈现出了“安定和治理气象”,而又吸引了更多流民和逃奴的前来投附。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崔致远又名正言顺的以“治平和剿寇不力”“通贼”“畏敌不前”等各种因由,发下行营令将附近王臣官吏死伤、逃亡十之七八的义安、咸安、密城、东莱诸郡,二十多县的村主等,捕盗、治民、曹长诸下品官吏,逐一委以行营中的新选之人暂代其职;当然了,这个暂代开始之后就没有具体期限了。
但是相比之下,郊野中大规模的赤裤军活动固然是被给平定下去了,但是此起彼伏的小股赤裤党却是依旧屡禁不绝,而且变得越发刁钻奸猾而手段多样起来。因此,他们不但敢于袭击和工大那些乡里的豪姓、大户和头人,甚至还把主意给打到了位于上品流的四品头、五品头,乃至是真骨(大贵族)贵人的田庄家宅里来了。
他们虽然兴许打不过那些聚众而守的部曲、壮丁,但是层出不穷而神出鬼没的将周边附庸的田庄给洗劫一空,将奴婢和部民、裹挟而走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之事。而作为金海京所属的南面行营因为不熟地理,对于动辄四散逃入山林啸聚的“乱党”,却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虽然他们每次出阵都能带回来一堆逆贼人头来作为战果。
于是乎,一时间这些赤裤党甚至活跃到了良州首府的街市当中,而公然当众杀死一些官吏和捕盗丁役,而又在街坊中逃之夭夭就此无影无踪。而躲在良州轴承内避祸的诸多上品头贵人和大族、富室,也不得不花了不菲的代价请兵于金海京,仔仔细细抄杀了城郊十几座大小田庄的“通贼内应”,才将周边乱党活动的迹象给暂时平息下去。
只是,当崔致远再度随军回到了金海京的城外之际,却又突然迎来了一个访客,却是身为名义上的南面招讨使,却一直老老实实呆在金海京内,扮演吉祥物和人形印章的前金海京大尹庶王子金圭。
见这位一贯大氅纶巾的唐地士人打扮而知礼得体的庶王子,却是发冠不整眼窝深陷而憔悴了不少,他一进来就突然躬身大礼,不顾尊卑差别拜倒在地而哀声求到:
“还请崔君救我一二。。”
“这又是何为!”
崔致远不由大吃了一惊,而将其扶住。
要知道这位庶王子金圭被变相逐离王京权力中枢之后,平日都是一副风轻云淡而儒雅得体的做派。因为他身为庶王子这么一个“庶”字,就足以断绝了他备选王位的绝大多数可能性;因此此前与崔致远的接触当中,却也表示过能超脱俗物,而又有眼下的局面已经心满意足而不敢奢望更多了。
“王京有变,小可也不免要命在须臾了。。”
金圭却是反拽住崔致远的手臂而越发哀泣道:
然后,崔致远他才知道却是在数日之前,王京方面传出一则诰命。说是真圣女王不久前在和白会议之后,突然册立侄儿——先王兄宪康王之子金峣为太子,然后没几天就称病宣布退位前往王供的南菩提寺修养,而禅让给了这位新太子改元天佑,并以其岳丈兼执事部大臣中的纳伊飡(侍中)金又谦为扶政禀主(上相)。
然后,这位天佑朝的新王就毫不犹豫的出动王城里的黄狮子队(内禁卫队),在金氏部曲和族兵的配合之下,抓捕和查抄了两位执事大臣在内王京二十多家权门大族,而后又开始对其党羽附庸人等,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清算和杀戮。
但是其中也有不甘束手就擒或是引颈待戮,纷纷鼓动部曲、附奴拼死相抗和出走;一时间满城骚乱而攻占杀伐之声通宵待旦,号称血染王京而让朝堂空出了一小半来。而其中被清算重臣之一的位和府(吏部)卿(侍郎),正是庶王子金圭的母舅家兼从小订了婚约的岳家。
而按照自惠恭王(765-779)以后,真骨(大贵族)与圣骨(王室)内部矛盾激化,最终持续了僖康王、闵哀王、神武王以降近百年,连连不绝的王位争战和真骨反乱的传统;身为干系人等的庶王子金圭很可能连被赶出京城的落乡贵族都做不得,而唯有赐死一途了。
是以,他也唯有求诸于这支不怎么受王京干涉的外力,以为苟全性命了。只是在前脚才从后门送走了满腹心思的金圭才没有多久,回到城内的崔致远却又在后脚接到了当地监军使的朴贤宇上门通传。然而朴贤宇这一次却不是为独自前来,而是还同行和引荐了一个来自王京的私人使者。
“德涣兄”
崔致远有些惊讶的称呼到,这居然是他的一个熟人,也是当年遣唐使者中同为国子监留学生的同年朴德涣。
只是作为在唐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初的新罗留举生中自然也按照家世和出身,分作了三六九等的不同小圈子。出身真骨(大贵族)贵人之家嫡近子弟的朴德涣,自然是属于最上层的一小戳圈子里;而有足够的身家招摇花销在平康里和东西两市之间夜夜苼歌不绝。
而作为普通四品头的小姓贵族之家,崔致远就连远赴大唐的花销都是自费的;虽然大唐出于天朝上国的基本体面,不至于让这些留学生缺衣少食堕于饥寒,但是其他纸笔文墨和迎送交集的花销,就要自己想办法了。因此他只能靠在国子监给这些同年抄书和注经,来填补一二。
所以,两者的交际圈其实相去甚远而只能算是点头之交。最后崔致远考中了为藩属各国生员所开的宾贡科,而对方则是直接回国去继承家业了就此两别。但是当时隔多年的崔致远满载出仕天朝光环归来之后,官拜内省私臣(比同殿中监与秘书监长官)的对方反而要隐隐低过一头了。
于是,这个一起出国留学大唐的同年关系又被重新捡起来,而崔致远也受邀在对方的府邸参加了好几次宴请和诗会唱和。当然了,这位朴德涣在身为王族朴姓分支的(十一品)麻奈同时,还有另一重背景。也就是如今已经隐退寺院真圣女王的王夫,同出王族支系的当朝大角干金魏弘的心腹党羽。
“恭喜崔长史,不该是崔使君了。。”
但不管怎么说,面白长须约见富态的朴德涣倒是毫不见外的反贺道:
“此话怎讲。。”
崔致远不由心中一动,却做大惑不解到:
“今王登基之后已下大命,委任崔君为良州州牧,领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少监知瑞书监事了,不日相应京位十等的车服便可送至了。余也不过时借花献佛,先来讨个彩头而已。”
朴德涣笑容可掬的说道。
接下来,朴德涣则是直接带来了王京方面的传话,在大肆嘉勉和赞赏的言语之间,也旁敲侧击的隐晦暗示他身为新罗国人,而理当尊奉圣人之道而忠于王事的立场。比如,替朝廷掌握住追随淮南军助战的,自金海京地方沿海招募并编练的两千多名辅卒和一千多义从。
然后一亦日后国中有事的时候,他就可以断然引兵勤王而成就一方功业,乃至许以前代先王所出的庶王女下降,令他家门直接提升为真骨之序,甚至籍此进入和白会议成为执事部(比同唐之中书、门下)大臣之一,诸如此类一大堆美好前景的画饼天大。
朴德涣的这番传话,却是让崔致远既有有些悲哀又是有些庆幸。他悲哀的是金海京这里才看看打开了一番局面,王京那头就已然迫不及待的想要插手和分化期间了,着无疑是隐隐将他与百年前只身创立了清海镇的一代枭雄张保皋相提并论了。
但是又庆幸的是,相比当初身为平卢军小校而带着一班朋党回国招徕流民,屯垦自保而称雄一方的张保皋;他至少身后还有一千名的“淮南军”,乃至更多的后援可能性,因此,短时间内来自王京的手段和态度,还是奈何不得他的。
至于这两千多名辅卒和一千多义从,身为新罗人的认知和立场,就更加可笑了。他们几乎都是来自沿海地区相对胆大好勇的渔民、水夫之属,绝大多数人对于王室的忠心和认同感,并不会比吃饱穿暖更加强烈一些。就像是百年他们的先人追随张保皋建立了清海镇一样。
至于清海镇建立的本身也是充满了讽刺意味。当初张保皋归国时誓愿要保护沿海的百姓子女,不被来自登莱海密各州的唐人所虏获,而就地聚众屯守自保成势的。结果发展最后却变成了确保作为新罗国最大宗的特产之一新罗婢,唯一官方(王室为首)输出渠道的力量。
而现如今,他崔致远也要为了新罗国的广大生灵,而引入源自中土新朝——太平军的治世安民之道了。而庶王子金圭的遭遇和诉求,似乎也将一个机遇亲手送到了他的手中。
接下来几天内,崔致远又分别接到了本家使人带来的口信,还有那位新鲜出炉的扶政大臣纳伊飡(侍中)金又谦的亲信家人;却是表示出了愿意以第五女与之联姻,而就此成为新君孝恭王连襟的意向。一时间,作为关键性纽带和协调人的崔致远,竟然成为了来自王京权势漩涡之中的焦点了。
因此,当想的太多而导致头发白掉了不少的崔致远,再度出现在他所熟悉的大多数人面前的时候,就像是重新换了个人似的充满了某种决然和坚毅的气度。因为,那个曾经抱有“致君尧舜上”“弘扬圣教”的理想,而不惜远赴东土的留学生崔致远已经成为了过去,剩下唯有一个想要践行《太平誓愿》的求变者。
既然新罗故国已经到了无论内外不得不求变图存之际,那就就有自己来引领这个改变和求新好了,为此他已经顾不得也保护在乎后半生的毁誉和身后名了。至于那些只能随波逐流的下层人等,给新罗的老爷们做牛做马,给唐人做牛做马又有什么区别,也许唐人治理下还更加开化明大义一些呢?
因此,作为征南行营名至实归的文职第一人。崔致远回到金海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在金海京举办讲义所,将那些追随和聚附在身边的人群大都聚拢起来,一同参研他从上国天朝带来的圣教新学。以期从中挑选出一些勤奋好学、又有心上进的年轻子弟来,作为日后潜在官吏的备选。
然后,他又在淮南兵的帮助下,从本地义从和辅卒当中挑选出许多可靠沉稳之辈,委任为收拢起来的数万流民和逃人的(十)户头、(百)甲长;开始在金海京附近所收复的田土上,实行最基本的编户管理和聚民建屯,又分配牛畜种子,以为开春之后的恢复农事之需。
下一步,又从金海京本地失业的小商贩和手工业者、匠人当中,招募了更多的丁壮,而将辅卒扩充到三千之众。又挑选那些投奔的小豪强及部曲中的精壮,将义从增加到了两千人;这也是眼下金海京的储集和周边顺服的城邑地方民力,所能够维持和供养的最大极限。
于是,接下来的大半个冬天,崔致远都是跟随在南面招讨军/简称征南军中,不断的攻破(良、康)两州之间一处处拒不自立或是不顺王化的城邑和聚落,抄没那些涉乱的豪姓、村主、次村主、公兄、头人之家的钱粮、丁口,再因地制宜的就近徕民建屯设围委任更多新的户头和甲长;
同时,以抄获的粮食赈济配合武力上宣示,就近威慑和招抚那些由部民、逃奴、贱民和中人聚合而成的赤裤军,将其一股股的剿灭/逼降之后,再将丁壮和老弱妇孺分营管制,充入到金海京附近所设立的诸多伐木场、狩猎队和营建工地中去。
如此炮制下来,很容易就在无形之间,将原本新罗国由诸多豪强、势户和头人,所组成下层统治秩序给逐步蚕食掉和取而代之;因为,这些新任命的户头和甲长们手中,既有敢于杀人也见过血的刀剑,也有对于早就既得利益阶层的征南行营集体认同感。
虽然由他们构成的这种秩序,目前还是比较粗糙和仓促而仍有不少问题涌现出来;但是在这一片纷乱的世道当中,再粗暴和蛮横的秩序和庇护,也好过动荡不安的混乱与朝夕不保的无序。因此,这些据点的建立,反而因为初步呈现出了“安定和治理气象”,而又吸引了更多流民和逃奴的前来投附。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崔致远又名正言顺的以“治平和剿寇不力”“通贼”“畏敌不前”等各种因由,发下行营令将附近王臣官吏死伤、逃亡十之七八的义安、咸安、密城、东莱诸郡,二十多县的村主等,捕盗、治民、曹长诸下品官吏,逐一委以行营中的新选之人暂代其职;当然了,这个暂代开始之后就没有具体期限了。
但是相比之下,郊野中大规模的赤裤军活动固然是被给平定下去了,但是此起彼伏的小股赤裤党却是依旧屡禁不绝,而且变得越发刁钻奸猾而手段多样起来。因此,他们不但敢于袭击和工大那些乡里的豪姓、大户和头人,甚至还把主意给打到了位于上品流的四品头、五品头,乃至是真骨(大贵族)贵人的田庄家宅里来了。
他们虽然兴许打不过那些聚众而守的部曲、壮丁,但是层出不穷而神出鬼没的将周边附庸的田庄给洗劫一空,将奴婢和部民、裹挟而走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之事。而作为金海京所属的南面行营因为不熟地理,对于动辄四散逃入山林啸聚的“乱党”,却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虽然他们每次出阵都能带回来一堆逆贼人头来作为战果。
于是乎,一时间这些赤裤党甚至活跃到了良州首府的街市当中,而公然当众杀死一些官吏和捕盗丁役,而又在街坊中逃之夭夭就此无影无踪。而躲在良州轴承内避祸的诸多上品头贵人和大族、富室,也不得不花了不菲的代价请兵于金海京,仔仔细细抄杀了城郊十几座大小田庄的“通贼内应”,才将周边乱党活动的迹象给暂时平息下去。
只是,当崔致远再度随军回到了金海京的城外之际,却又突然迎来了一个访客,却是身为名义上的南面招讨使,却一直老老实实呆在金海京内,扮演吉祥物和人形印章的前金海京大尹庶王子金圭。
见这位一贯大氅纶巾的唐地士人打扮而知礼得体的庶王子,却是发冠不整眼窝深陷而憔悴了不少,他一进来就突然躬身大礼,不顾尊卑差别拜倒在地而哀声求到:
“还请崔君救我一二。。”
“这又是何为!”
崔致远不由大吃了一惊,而将其扶住。
要知道这位庶王子金圭被变相逐离王京权力中枢之后,平日都是一副风轻云淡而儒雅得体的做派。因为他身为庶王子这么一个“庶”字,就足以断绝了他备选王位的绝大多数可能性;因此此前与崔致远的接触当中,却也表示过能超脱俗物,而又有眼下的局面已经心满意足而不敢奢望更多了。
“王京有变,小可也不免要命在须臾了。。”
金圭却是反拽住崔致远的手臂而越发哀泣道:
然后,崔致远他才知道却是在数日之前,王京方面传出一则诰命。说是真圣女王不久前在和白会议之后,突然册立侄儿——先王兄宪康王之子金峣为太子,然后没几天就称病宣布退位前往王供的南菩提寺修养,而禅让给了这位新太子改元天佑,并以其岳丈兼执事部大臣中的纳伊飡(侍中)金又谦为扶政禀主(上相)。
然后,这位天佑朝的新王就毫不犹豫的出动王城里的黄狮子队(内禁卫队),在金氏部曲和族兵的配合之下,抓捕和查抄了两位执事大臣在内王京二十多家权门大族,而后又开始对其党羽附庸人等,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清算和杀戮。
但是其中也有不甘束手就擒或是引颈待戮,纷纷鼓动部曲、附奴拼死相抗和出走;一时间满城骚乱而攻占杀伐之声通宵待旦,号称血染王京而让朝堂空出了一小半来。而其中被清算重臣之一的位和府(吏部)卿(侍郎),正是庶王子金圭的母舅家兼从小订了婚约的岳家。
而按照自惠恭王(765-779)以后,真骨(大贵族)与圣骨(王室)内部矛盾激化,最终持续了僖康王、闵哀王、神武王以降近百年,连连不绝的王位争战和真骨反乱的传统;身为干系人等的庶王子金圭很可能连被赶出京城的落乡贵族都做不得,而唯有赐死一途了。
是以,他也唯有求诸于这支不怎么受王京干涉的外力,以为苟全性命了。只是在前脚才从后门送走了满腹心思的金圭才没有多久,回到城内的崔致远却又在后脚接到了当地监军使的朴贤宇上门通传。然而朴贤宇这一次却不是为独自前来,而是还同行和引荐了一个来自王京的私人使者。
“德涣兄”
崔致远有些惊讶的称呼到,这居然是他的一个熟人,也是当年遣唐使者中同为国子监留学生的同年朴德涣。
只是作为在唐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初的新罗留举生中自然也按照家世和出身,分作了三六九等的不同小圈子。出身真骨(大贵族)贵人之家嫡近子弟的朴德涣,自然是属于最上层的一小戳圈子里;而有足够的身家招摇花销在平康里和东西两市之间夜夜苼歌不绝。
而作为普通四品头的小姓贵族之家,崔致远就连远赴大唐的花销都是自费的;虽然大唐出于天朝上国的基本体面,不至于让这些留学生缺衣少食堕于饥寒,但是其他纸笔文墨和迎送交集的花销,就要自己想办法了。因此他只能靠在国子监给这些同年抄书和注经,来填补一二。
所以,两者的交际圈其实相去甚远而只能算是点头之交。最后崔致远考中了为藩属各国生员所开的宾贡科,而对方则是直接回国去继承家业了就此两别。但是当时隔多年的崔致远满载出仕天朝光环归来之后,官拜内省私臣(比同殿中监与秘书监长官)的对方反而要隐隐低过一头了。
于是,这个一起出国留学大唐的同年关系又被重新捡起来,而崔致远也受邀在对方的府邸参加了好几次宴请和诗会唱和。当然了,这位朴德涣在身为王族朴姓分支的(十一品)麻奈同时,还有另一重背景。也就是如今已经隐退寺院真圣女王的王夫,同出王族支系的当朝大角干金魏弘的心腹党羽。
“恭喜崔长史,不该是崔使君了。。”
但不管怎么说,面白长须约见富态的朴德涣倒是毫不见外的反贺道:
“此话怎讲。。”
崔致远不由心中一动,却做大惑不解到:
“今王登基之后已下大命,委任崔君为良州州牧,领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少监知瑞书监事了,不日相应京位十等的车服便可送至了。余也不过时借花献佛,先来讨个彩头而已。”
朴德涣笑容可掬的说道。
接下来,朴德涣则是直接带来了王京方面的传话,在大肆嘉勉和赞赏的言语之间,也旁敲侧击的隐晦暗示他身为新罗国人,而理当尊奉圣人之道而忠于王事的立场。比如,替朝廷掌握住追随淮南军助战的,自金海京地方沿海招募并编练的两千多名辅卒和一千多义从。
然后一亦日后国中有事的时候,他就可以断然引兵勤王而成就一方功业,乃至许以前代先王所出的庶王女下降,令他家门直接提升为真骨之序,甚至籍此进入和白会议成为执事部(比同唐之中书、门下)大臣之一,诸如此类一大堆美好前景的画饼天大。
朴德涣的这番传话,却是让崔致远既有有些悲哀又是有些庆幸。他悲哀的是金海京这里才看看打开了一番局面,王京那头就已然迫不及待的想要插手和分化期间了,着无疑是隐隐将他与百年前只身创立了清海镇的一代枭雄张保皋相提并论了。
但是又庆幸的是,相比当初身为平卢军小校而带着一班朋党回国招徕流民,屯垦自保而称雄一方的张保皋;他至少身后还有一千名的“淮南军”,乃至更多的后援可能性,因此,短时间内来自王京的手段和态度,还是奈何不得他的。
至于这两千多名辅卒和一千多义从,身为新罗人的认知和立场,就更加可笑了。他们几乎都是来自沿海地区相对胆大好勇的渔民、水夫之属,绝大多数人对于王室的忠心和认同感,并不会比吃饱穿暖更加强烈一些。就像是百年他们的先人追随张保皋建立了清海镇一样。
至于清海镇建立的本身也是充满了讽刺意味。当初张保皋归国时誓愿要保护沿海的百姓子女,不被来自登莱海密各州的唐人所虏获,而就地聚众屯守自保成势的。结果发展最后却变成了确保作为新罗国最大宗的特产之一新罗婢,唯一官方(王室为首)输出渠道的力量。
而现如今,他崔致远也要为了新罗国的广大生灵,而引入源自中土新朝——太平军的治世安民之道了。而庶王子金圭的遭遇和诉求,似乎也将一个机遇亲手送到了他的手中。
接下来几天内,崔致远又分别接到了本家使人带来的口信,还有那位新鲜出炉的扶政大臣纳伊飡(侍中)金又谦的亲信家人;却是表示出了愿意以第五女与之联姻,而就此成为新君孝恭王连襟的意向。一时间,作为关键性纽带和协调人的崔致远,竟然成为了来自王京权势漩涡之中的焦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