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7 狗脑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韦宝印象里面,似乎魏忠贤很防备与皇帝接触的人。
能与皇帝接触的,除了内阁中的东林党这种极少数的反对派,是魏忠贤实在拦不了的人之外,其他人,一般都是魏忠贤认可了之后,才有机会与皇帝的。
韦宝不知道杨嗣昌为什么可以自由到皇帝身边说话。
杨嗣昌听见魏忠贤这么问,表现的很淡定,既**装作听不见,也**怼回去,而是平静的回答道:“回九千岁的话,下官才疏学浅,无能为力,陛下让人叫户部整理今岁的亏空,下官只是遵旨而行。”
燕天南暗暗好笑,一般人在皇帝面前,是不会称呼魏忠贤为九千岁的,这显然犯了魏忠贤的忌讳,属于比较强硬的了。
但是听杨嗣昌这么说,似乎又不完全是强硬,因为杨嗣昌的语气和其他的话的内容,明显又是在示弱,感觉比太监还像一个太监。
这真的是那个历史上很厉害,却被人各种诟病的杨嗣昌吗?
杨嗣昌肯定算不上**,为了私人**调走卢象升三*主力军只胜五千老弱,最后从没败仗的卢战死,全军阵亡。
杨嗣昌为了掩盖自己的**,将坚称卢战死的情报兵严刑拷打三天三夜致死。
大敌当前这大明的内阁大学士所作所为,对称得上吗。
杨嗣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杨文弱这个名字太形象了。
只顾自己权势,对国家大事弃而不顾,卢象升就是***例子!
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死在太监高起潜和这东西手里的。
对外他对野猪皮剿不能剿,和不能和。
对内他对农民军抚不能抚,灭不能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这次见到杨嗣昌之前,还是以前**见到过杨嗣昌的时候,韦宝都不曾很讨厌杨嗣昌这个人。
有时候韦宝看历史是会带上个人主观色彩的。
但是历史上记载的杨嗣昌的那些毛病,韦宝觉得主要还是酸文人的毛病,基本上是个文人,大都心胸狭窄。
杨嗣昌坑死了宣大总督卢象升,三边总督傅宗龙,不遗余力的打击秦师统帅孙传庭。
其实卢象升之死,要说与杨嗣昌**多少关系,其实也说的过去的。
第一,杨嗣昌提议议和,是跟卢总督通过气的,卢象升的意思是如果在能打赢对方的前提下,如果对方同意议和,是可以议和的。
但很可惜的是,后金并**议和的诚意,明军也没议和的资本。
而卢象升跟高起潜和关宁军的**,杨嗣昌也在尽力调节,但你要说杨嗣昌可以调动关宁军,强迫他们支援卢象升,这就太难为杨嗣昌了,或者说太高看杨嗣昌了。
历史上的辽东边军,是很多人当家的,而且当家都是辽东将门,外人根本揷不上手,除非是韦宝私人的宝军。
杨嗣昌亲自督师剿匪的时候,连贺人龙都指挥不动,左良玉也九檄而不至,内地的**他都指挥不动。
这就更加不能指望着杨嗣昌调动关外的辽镇**去支援卢象升了。
至于卢象升死后,杨嗣昌不准别人替他收尸,更是扯淡,杨嗣昌虽然心胸狭窄,却也**狭窄到那样的地步。
杨嗣昌是个政治家,就算卢象升是他的政敌,卢象升已死,他的权势已经影响不到杨嗣昌半点,那么做有什么意义。
至于压迫傅宗龙和孙传庭,压制他们也**什么意义。
不论傅宗龙还是孙传庭,二人之死跟杨嗣昌一毛钱的关系都**。
傅宗龙和孙传庭之死,十分相似,都是被关监狱,然后崇祯无人可用,然后把二人放出来直接外放到陕西不到两*时间,就逼着他们出关剿灭流贼。
但二人又不是神仙,两*时间,没粮没兵,拿什么东西去剿流贼,但还不得不出关,不然又被崇祯那神经病关起来了。
两人出关之后,凭借勉强到手的兵力,先是小胜,然后大败,然后左良玉贺人龙之流撒腿就跑。
然后傅宗龙,孙传庭被围,傅宗龙被执,不屈而死,而孙传庭力战而死。
显然都和杨嗣昌**直接的关系,要说领导责任,也是崇祯背大锅才对。
杨嗣昌充其量就是一个参谋长,而且作为历史上的参谋长,杨嗣昌至少能排进前十,是很不错,很有才干的参谋长,只可惜,天赋太差的崇祯硬是要将杨嗣昌放在司令官的位置上。
崇祯十六岁登基,爹死得早,而前任皇帝哥哥,又是玩了七*的天启,留给崇祯一个支离破碎的烂摊子。
崇祯*纪不大又缺乏导师,而且一上来就是阉党跟东林党斗得水深火热的局面,完全**时间让他适应权力角逐,还没撸清局势脉络就被迫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二选一。
尽管他哥天启帝说过,可以相信魏忠贤。
但是魏忠贤臭名昭著,且很有可能曾经欺压过崇祯,关系不是很好。
所以,权势通天到甚至可以威胁到自己性命的魏忠贤,实在是让崇祯爱不起来。
而另一方面,口号喊得倍儿响,一副为了君王献身躯的东林党人,看起来更像被奸臣**的忠臣。
事实上,只要不是开了上帝视角,无论多英明的皇帝面对这种开局,都会掉坑里。
很多时候,韦宝就更喜欢与东林党一起吹牛,贼带劲,一个个都是传销专家。
崇祯选择了东林党,并且漂亮地坑死魏忠贤,同时将阉党连根拔起。
阉党是坏人,需要连根拔起才能一振朝纲。
这种想法没毛病。
直到这一步,崇祯的所作所为都是明君模板,没什么可指摘的。
然而,游戏进行到了这一步。
崇祯的路也差不多都封死了。
就算朱由检他祖宗朱元璋重生,大开杀戒,也没法拉住**这座将倾的大厦。
之所以敢下这种武断的话,关键得看看东林党是个什么东西。
**采用的是八股进士制,用八股制文以取天下之才。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录取方式,避免了高门豪阀垄断权力。
然而,无论多么优秀的制度,推行久了都会出现漏洞。
八股文取材的方式尽量避免了有人作弊钻空子,但是官僚们无法从未录取的人下手,却通过摘录了某人,就自动成为某人的导师这种方式来结党营私。
一个考生,要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当上状元。
殿试且不提,考过了乡试会试就等于有了两个老师。
而担任主考官的,不用说,必定是朝廷的大员。
像这种大腿,**任何考生会拒绝的。
即使有考生不愿意攀附,但是既然名义上是考生的导师,那么那考生日后若是针对导师,会被各种社会舆论打击的。
明末党派斗争热烈,一个**的名声毁了,前程也必定不保。
这些藉着师生名义缔结在一起的团伙党派,一般是以地方命名。
其中,东林党就是以江南著名的清谈圣地东林书院为名。
东林党的发源既然是江南,江南士绅对他们的资助自然不少。
时值明末,手工业和商业在江南飞速发展,甚至后人有称,当时的**资本主义即将萌芽。
而东林党收受了士绅们的好处,同时也得为士绅们的利益而战。
利益的根源就已经让东林党人歪了身子了,但更可怕的是,东林党循旧迂腐,盛行空谈,喜欢抨击时事,但是本身却不擅长实务。
东林党最为人知的,大概就是“水太冷”的钱谦益了。
而他,就是崇祯时的东林**首之一。
不过是在阉党和东林党二选一的时候选错了。
那些历史上溜得一逼的皇帝哪个不是权术高手,等知道东林党是什么玩意后照样弄死他们。
理是这么个理,但,问题是阉党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被东林党欺负的党派。
在*历*间,东林党就已经是朝廷的第一大党派了。
其它的浙党、楚党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甚至*历帝都肛不过势力庞大的东林党,气得*历帝二十*不上朝。
后面登基时间太短的泰昌帝,再后面的天启帝一开始也是被东林党折腾的。
天启皇帝朱由校还算可以,后来发火了,扔魏忠贤出来。
魏忠贤吸收了那些被东林党压迫的党派,建立起了阉党。
天启帝在位玩了七*,东林党人就被魏忠贤咬了七*。
阉党正式成为新的黑恶势力。
其实要不是天启帝英*早逝,或者**不会灭亡也不一定。
但是天启驾崩之后,新上任的崇祯就没什么把握控制魏忠贤了。
这也就是一开始的二选一。
以一个统治者的角度看。
崇祯铲除魏忠贤的决定未必是**的,毕竟是前任皇帝遗留下来的大太监,又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崇祯也不敢用。
可惜的是,阉党里面大概还真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精英了。
魏忠贤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却是一个务实的人。他选拔的人不论出身,大多数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随着魏忠贤倒台,这波子还算务实的官僚也被清算了。
为什么后世会出现那么多为魏忠贤洗白的人,就是因为有件事东林党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明末史书文章全是他们写的。
以明末文人的骨气操守看,其中的水分很大。
而阉党当中确确实实是有很多精英人才,并且做了不少实事。
东林党虽然也有精英,也不能说**人干实事,但相比起阉党来,太少。
两者比较,若是开了上帝视角,很好选择的,用阉党打压东林党的大政方针不变,大明不会那么快玩完。
干掉阉党,而东林党无可用之人。
这是选择东林党的第一个弊端。
而东林党的第二个弊端,东林党跟江南士绅勾结,根子就不正。
或者说东林党本身就是江南士绅集团的最大代表。
几乎每个朝代随着时间推移都会产生三个问题。
官僚**、土地兼并、社会阶层对立。
农业税越来越难收,人民满意度越来越低,社会越来越不稳定。
这三个问题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唯有当政者的不断改革反腐,才能继续保持王朝的活力。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
天启帝放魏忠贤出来咬人的举动,还真的有重新洗牌,扫清这三大恶疾的可能。
明末处于小冰河时代,天灾不断。
西北尤其严重,甚至几度兴起农民起义,而江南水乡却刚好免于灾难。
只有稍微有点大局观的皇帝,就会知道要抽调富裕地区的资源去供给灾区。
但在一众东林党“让利于民”的**之下。
崇祯竟然还真的做出了减江南税赋,反而在灾区农民头上加税这种反智行为。
崇祯面对的又岂止是一个东林党加士绅的组合,小冰河时代影响的不只是**的西北地区,同时期的后金政权也是小冰河时代的***。
甚至由于他们更加靠近北方,他们的受灾情况比西北地区更加严重。
老实本分的农民们尚且在天灾之下不得不三翻四次起义,更何况后金政权这条食肉的狼。
与地主资本阶层为敌,就等于与东林党为敌,就等于大半个朝廷的**都不认这种政策,就会变成暴政,大明就更要完蛋,几乎是死循环。
所以,崇祯上台的第一步就注定了崇祯的悲剧结局。
东林党没能力办事是一回事,但更要命的是,他们挡住**的财政命脉。
就算他们其实很能干,但只要收不上税赋,**也一样得完。
而混不吝的魏忠贤,他已经用事实教过江南士绅做人了。
天命之子不需要解释。
其实,明末最可悲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而不自知。
孙承宗爱国,袁崇焕爱国,杨嗣昌爱国。
甚至东林党里其实有也不少人是爱国的。
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拆自己国家的基石。
孙承宗功绩很多,但跟熊廷弼政见相左,坑了老熊一把。
熊廷弼路子是坚清壁野,甚至认为可以先放弃辽东。
孙承宗却同时修建了关宁防线,给大明那****的国库又一记重创。
在韦宝印象里面,似乎魏忠贤很防备与皇帝接触的人。
能与皇帝接触的,除了内阁中的东林党这种极少数的反对派,是魏忠贤实在拦不了的人之外,其他人,一般都是魏忠贤认可了之后,才有机会与皇帝的。
韦宝不知道杨嗣昌为什么可以自由到皇帝身边说话。
杨嗣昌听见魏忠贤这么问,表现的很淡定,既**装作听不见,也**怼回去,而是平静的回答道:“回九千岁的话,下官才疏学浅,无能为力,陛下让人叫户部整理今岁的亏空,下官只是遵旨而行。”
燕天南暗暗好笑,一般人在皇帝面前,是不会称呼魏忠贤为九千岁的,这显然犯了魏忠贤的忌讳,属于比较强硬的了。
但是听杨嗣昌这么说,似乎又不完全是强硬,因为杨嗣昌的语气和其他的话的内容,明显又是在示弱,感觉比太监还像一个太监。
这真的是那个历史上很厉害,却被人各种诟病的杨嗣昌吗?
杨嗣昌肯定算不上**,为了私人**调走卢象升三*主力军只胜五千老弱,最后从没败仗的卢战死,全军阵亡。
杨嗣昌为了掩盖自己的**,将坚称卢战死的情报兵严刑拷打三天三夜致死。
大敌当前这大明的内阁大学士所作所为,对称得上吗。
杨嗣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杨文弱这个名字太形象了。
只顾自己权势,对国家大事弃而不顾,卢象升就是***例子!
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死在太监高起潜和这东西手里的。
对外他对野猪皮剿不能剿,和不能和。
对内他对农民军抚不能抚,灭不能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这次见到杨嗣昌之前,还是以前**见到过杨嗣昌的时候,韦宝都不曾很讨厌杨嗣昌这个人。
有时候韦宝看历史是会带上个人主观色彩的。
但是历史上记载的杨嗣昌的那些毛病,韦宝觉得主要还是酸文人的毛病,基本上是个文人,大都心胸狭窄。
杨嗣昌坑死了宣大总督卢象升,三边总督傅宗龙,不遗余力的打击秦师统帅孙传庭。
其实卢象升之死,要说与杨嗣昌**多少关系,其实也说的过去的。
第一,杨嗣昌提议议和,是跟卢总督通过气的,卢象升的意思是如果在能打赢对方的前提下,如果对方同意议和,是可以议和的。
但很可惜的是,后金并**议和的诚意,明军也没议和的资本。
而卢象升跟高起潜和关宁军的**,杨嗣昌也在尽力调节,但你要说杨嗣昌可以调动关宁军,强迫他们支援卢象升,这就太难为杨嗣昌了,或者说太高看杨嗣昌了。
历史上的辽东边军,是很多人当家的,而且当家都是辽东将门,外人根本揷不上手,除非是韦宝私人的宝军。
杨嗣昌亲自督师剿匪的时候,连贺人龙都指挥不动,左良玉也九檄而不至,内地的**他都指挥不动。
这就更加不能指望着杨嗣昌调动关外的辽镇**去支援卢象升了。
至于卢象升死后,杨嗣昌不准别人替他收尸,更是扯淡,杨嗣昌虽然心胸狭窄,却也**狭窄到那样的地步。
杨嗣昌是个政治家,就算卢象升是他的政敌,卢象升已死,他的权势已经影响不到杨嗣昌半点,那么做有什么意义。
至于压迫傅宗龙和孙传庭,压制他们也**什么意义。
不论傅宗龙还是孙传庭,二人之死跟杨嗣昌一毛钱的关系都**。
傅宗龙和孙传庭之死,十分相似,都是被关监狱,然后崇祯无人可用,然后把二人放出来直接外放到陕西不到两*时间,就逼着他们出关剿灭流贼。
但二人又不是神仙,两*时间,没粮没兵,拿什么东西去剿流贼,但还不得不出关,不然又被崇祯那神经病关起来了。
两人出关之后,凭借勉强到手的兵力,先是小胜,然后大败,然后左良玉贺人龙之流撒腿就跑。
然后傅宗龙,孙传庭被围,傅宗龙被执,不屈而死,而孙传庭力战而死。
显然都和杨嗣昌**直接的关系,要说领导责任,也是崇祯背大锅才对。
杨嗣昌充其量就是一个参谋长,而且作为历史上的参谋长,杨嗣昌至少能排进前十,是很不错,很有才干的参谋长,只可惜,天赋太差的崇祯硬是要将杨嗣昌放在司令官的位置上。
崇祯十六岁登基,爹死得早,而前任皇帝哥哥,又是玩了七*的天启,留给崇祯一个支离破碎的烂摊子。
崇祯*纪不大又缺乏导师,而且一上来就是阉党跟东林党斗得水深火热的局面,完全**时间让他适应权力角逐,还没撸清局势脉络就被迫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二选一。
尽管他哥天启帝说过,可以相信魏忠贤。
但是魏忠贤臭名昭著,且很有可能曾经欺压过崇祯,关系不是很好。
所以,权势通天到甚至可以威胁到自己性命的魏忠贤,实在是让崇祯爱不起来。
而另一方面,口号喊得倍儿响,一副为了君王献身躯的东林党人,看起来更像被奸臣**的忠臣。
事实上,只要不是开了上帝视角,无论多英明的皇帝面对这种开局,都会掉坑里。
很多时候,韦宝就更喜欢与东林党一起吹牛,贼带劲,一个个都是传销专家。
崇祯选择了东林党,并且漂亮地坑死魏忠贤,同时将阉党连根拔起。
阉党是坏人,需要连根拔起才能一振朝纲。
这种想法没毛病。
直到这一步,崇祯的所作所为都是明君模板,没什么可指摘的。
然而,游戏进行到了这一步。
崇祯的路也差不多都封死了。
就算朱由检他祖宗朱元璋重生,大开杀戒,也没法拉住**这座将倾的大厦。
之所以敢下这种武断的话,关键得看看东林党是个什么东西。
**采用的是八股进士制,用八股制文以取天下之才。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录取方式,避免了高门豪阀垄断权力。
然而,无论多么优秀的制度,推行久了都会出现漏洞。
八股文取材的方式尽量避免了有人作弊钻空子,但是官僚们无法从未录取的人下手,却通过摘录了某人,就自动成为某人的导师这种方式来结党营私。
一个考生,要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当上状元。
殿试且不提,考过了乡试会试就等于有了两个老师。
而担任主考官的,不用说,必定是朝廷的大员。
像这种大腿,**任何考生会拒绝的。
即使有考生不愿意攀附,但是既然名义上是考生的导师,那么那考生日后若是针对导师,会被各种社会舆论打击的。
明末党派斗争热烈,一个**的名声毁了,前程也必定不保。
这些藉着师生名义缔结在一起的团伙党派,一般是以地方命名。
其中,东林党就是以江南著名的清谈圣地东林书院为名。
东林党的发源既然是江南,江南士绅对他们的资助自然不少。
时值明末,手工业和商业在江南飞速发展,甚至后人有称,当时的**资本主义即将萌芽。
而东林党收受了士绅们的好处,同时也得为士绅们的利益而战。
利益的根源就已经让东林党人歪了身子了,但更可怕的是,东林党循旧迂腐,盛行空谈,喜欢抨击时事,但是本身却不擅长实务。
东林党最为人知的,大概就是“水太冷”的钱谦益了。
而他,就是崇祯时的东林**首之一。
不过是在阉党和东林党二选一的时候选错了。
那些历史上溜得一逼的皇帝哪个不是权术高手,等知道东林党是什么玩意后照样弄死他们。
理是这么个理,但,问题是阉党里面就包含了所有的被东林党欺负的党派。
在*历*间,东林党就已经是朝廷的第一大党派了。
其它的浙党、楚党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甚至*历帝都肛不过势力庞大的东林党,气得*历帝二十*不上朝。
后面登基时间太短的泰昌帝,再后面的天启帝一开始也是被东林党折腾的。
天启皇帝朱由校还算可以,后来发火了,扔魏忠贤出来。
魏忠贤吸收了那些被东林党压迫的党派,建立起了阉党。
天启帝在位玩了七*,东林党人就被魏忠贤咬了七*。
阉党正式成为新的黑恶势力。
其实要不是天启帝英*早逝,或者**不会灭亡也不一定。
但是天启驾崩之后,新上任的崇祯就没什么把握控制魏忠贤了。
这也就是一开始的二选一。
以一个统治者的角度看。
崇祯铲除魏忠贤的决定未必是**的,毕竟是前任皇帝遗留下来的大太监,又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崇祯也不敢用。
可惜的是,阉党里面大概还真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精英了。
魏忠贤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却是一个务实的人。他选拔的人不论出身,大多数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随着魏忠贤倒台,这波子还算务实的官僚也被清算了。
为什么后世会出现那么多为魏忠贤洗白的人,就是因为有件事东林党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明末史书文章全是他们写的。
以明末文人的骨气操守看,其中的水分很大。
而阉党当中确确实实是有很多精英人才,并且做了不少实事。
东林党虽然也有精英,也不能说**人干实事,但相比起阉党来,太少。
两者比较,若是开了上帝视角,很好选择的,用阉党打压东林党的大政方针不变,大明不会那么快玩完。
干掉阉党,而东林党无可用之人。
这是选择东林党的第一个弊端。
而东林党的第二个弊端,东林党跟江南士绅勾结,根子就不正。
或者说东林党本身就是江南士绅集团的最大代表。
几乎每个朝代随着时间推移都会产生三个问题。
官僚**、土地兼并、社会阶层对立。
农业税越来越难收,人民满意度越来越低,社会越来越不稳定。
这三个问题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唯有当政者的不断改革反腐,才能继续保持王朝的活力。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
天启帝放魏忠贤出来咬人的举动,还真的有重新洗牌,扫清这三大恶疾的可能。
明末处于小冰河时代,天灾不断。
西北尤其严重,甚至几度兴起农民起义,而江南水乡却刚好免于灾难。
只有稍微有点大局观的皇帝,就会知道要抽调富裕地区的资源去供给灾区。
但在一众东林党“让利于民”的**之下。
崇祯竟然还真的做出了减江南税赋,反而在灾区农民头上加税这种反智行为。
崇祯面对的又岂止是一个东林党加士绅的组合,小冰河时代影响的不只是**的西北地区,同时期的后金政权也是小冰河时代的***。
甚至由于他们更加靠近北方,他们的受灾情况比西北地区更加严重。
老实本分的农民们尚且在天灾之下不得不三翻四次起义,更何况后金政权这条食肉的狼。
与地主资本阶层为敌,就等于与东林党为敌,就等于大半个朝廷的**都不认这种政策,就会变成暴政,大明就更要完蛋,几乎是死循环。
所以,崇祯上台的第一步就注定了崇祯的悲剧结局。
东林党没能力办事是一回事,但更要命的是,他们挡住**的财政命脉。
就算他们其实很能干,但只要收不上税赋,**也一样得完。
而混不吝的魏忠贤,他已经用事实教过江南士绅做人了。
天命之子不需要解释。
其实,明末最可悲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而不自知。
孙承宗爱国,袁崇焕爱国,杨嗣昌爱国。
甚至东林党里其实有也不少人是爱国的。
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拆自己国家的基石。
孙承宗功绩很多,但跟熊廷弼政见相左,坑了老熊一把。
熊廷弼路子是坚清壁野,甚至认为可以先放弃辽东。
孙承宗却同时修建了关宁防线,给大明那****的国库又一记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