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儿童教育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梁晓秀那些天把阅读范围扩大到欧洲音乐,开始关注欧洲音乐教育。她认为一个人的教育应该包含音乐,音乐是陶冶人的最佳方式。她喜欢听音乐,平时总在家里听欧洲音乐。那天她在家里听莫扎特的唱片,感觉那声音非常柔和、动听。
欧洲是西方音乐的发祥地: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就诞生在欧洲大陆。莫扎特、贝多芬、亨德尔,一大串伟大的音乐家为世人所知。时至今日,欧洲的音乐依然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为世人所推崇。
音乐是欧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儿童从小就在家庭、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使得他们或多或少都有音乐细胞。
音乐是欧洲人的骄傲,是欧洲人的一种精神依托和文化娱乐。欧洲的音乐普及率很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也较高。每年在欧洲各国都上演无数次音乐会,许多欧洲人怀着极大的热情观看那些音乐会。梁晓秀发现音乐爱好者宁肯花几百欧元看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也不会轻易花几百欧元随便买一件服装。在他们看来,有几件像样的服装足已,但看几场高水平的音乐或歌剧还远远不够。他们那种消费让梁晓秀感到好奇,惊讶。经过几年的观察,她才明白欧洲人为什么舍得在音乐上投资: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享受音乐。
欧洲国家普遍对音乐都很重视,因此音乐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红火,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与欧洲缓慢的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欧洲音乐市场的繁荣,造就一批享有世界性声誉的当代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而那些音乐人才普遍受到人们尊敬。
欧洲国家每年都举办为数众多的文化艺术节,音乐回荡在欧洲上空,向大众普及音乐知识。众多的文化艺术界,民间音乐会以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获得了欧洲民众的热烈回应。
梁晓秀在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考察市场时得知,那些国家的中小学对音乐非常重视:除了学校的音乐课外,如果学生对某种乐器特别感兴趣,学校免费教授学生学乐器。例如,学生如想学弹钢琴,或拉小提琴,或吹萨克斯,学校都会派专门的老师免费辅导,直到教会为止。
她受到启发,回到家后便想请家庭教师教她的两个儿子弹钢琴或拉小提琴,从小培养他们的音乐细胞。她倒不是想让孩子将来从事音乐,只是想让他们有一个业余爱好。
于是有一天她便把两个儿子找来,问他们想不想学钢琴或小提琴。
大儿子宋大海说他不喜欢乐器,他不想学钢琴和小提琴。
梁晓秀问道:“大海,那你喜欢什么?”
“我喜欢厨房,喜欢炒勺、炒锅。”
“你想炒菜?”
“对,我就喜欢炒菜,就像我爸那样炒菜。”
“为什么呢?”
“因为炒菜能赚钱,赚很多钱。”
梁晓秀摇摇头,感到很无奈。俗话说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儿子已经五岁半,看来他根本就不是学音乐的那快料;他可能天生就是一个厨师:那么小的年纪就想当厨师。
二儿子宋大山也不学音乐的材料,他对乐器一点也不感兴趣,对厨房的兴趣似乎也不大。梁晓秀问他想学什么,他说他还没想好。梁晓秀想想也是:一个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想法呢?
事后她和丈夫宋福禄提起了这件事,说两个儿子都不是学音乐的材料。宋福禄说她的想法很蠢:让孩子学乐器还不如让他们学炒菜。
梁晓秀苦笑着说:“我是想培养他们音乐兴趣,让他们将来有一些业余爱好。我让他们学乐器,不是想让他们当音乐家,很可惜大海和大山都没有音乐细胞。”
宋福禄得意地说:“晓秀,我不是说你:你呆着没事净想馊主意,你这不是添乱吗?学音乐,鼓捣乐器,那能当饭吃吗?我看大海的回答很好:炒菜赚钱。大海像我儿子。我要告诉他:厨师家比音乐家有出息!”
梁晓秀故意问宋福禄为什么说厨师比音乐家有出息。
“再有名的音乐家也得下饭馆吃饭,”宋福禄诡秘地一笑,“可是厨师就用不着去听音乐家的演奏。你说这两个行当那个有出息?”
梁晓秀忽然感觉和丈夫对话如同对牛弹琴,暗暗想厨师的儿子就是没有音乐细胞,她是多此一举啊。
两个儿子都不喜欢音乐,她没办法;但是她必须让两个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至少要上大学。
她的大儿子明年就该上小学了,二儿子两年后也该上学了,她自然开始关心欧洲的教育问题了。孩子在法国出生,将要接受法国学校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总共10年时间,在这10年中孩子们要和学校打交道,要学习知识,她可得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欧洲教育是典型的西方教育,以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为主。梁晓秀注意到欧洲家庭虽然对孩子的教育普遍都很重视,但是他们一般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家长把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说清楚了,至于孩子学习如何,那是孩子的事情。
她认为欧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她不会按照欧洲人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上学后,她要监督他们的学习,必须给孩子施加压力,明确告诉他们在学习上一定要超过欧洲学生的成绩
欧洲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各学校基本上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梁晓秀不认同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她认为学校应该给学生施加压力,否则小孩子就知道玩,哪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呢?学校不管,她得管;孩子从小若不严加管教,他们哪能成才呢?
但是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欧洲学校的课程难度逐渐加深,学生也感到了压力。高中几年的成就是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数据。
梁晓秀认为小学课程非常重要,小学期间如果学的不扎实,到了中学肯定学不好。学习必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法国,一般中等成绩的学生都能考上不同等级的大学,但上了大学并不等于就能从大学毕业。欧洲的学生和家长比较有自知之明,如果学生不是上大学的“料”,家长决不会勉强。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早早上职业学校,学一门谋生的手艺,然后就开始工作。
梁晓秀是中国人,她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显然不同于欧洲人。她认为,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至少要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她的儿子必须上大学,而且还应该上名校。孩子可以不学乐器,但必须得考上大学。这是死规定,也是家规。梁晓秀的儿子不上大学,这说不过去嘛!她本人过去没机会上大学,现在她的孩子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那她活着都没什么意义了。
她告诉两个儿子他们必须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在欧洲不上大学,他们就没有前途。两个孩子都点头了,梁晓秀稍微安心了。
她在阅读有关欧洲教育问题的文章时,注意到欧洲的学者专家大力呼吁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他们发表各种学术论文,阐述教育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
梁晓秀认为,“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那句话说得有道理,那个理念就是真理,她必须牢牢铭记。
她进而了解到不少有关欧洲教育的现实问题。欧洲不少国家的教育、研发投入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在欧洲人看来,3%是衡量一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标准。
3%这个数字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国家拿出3%的国内生产产值来办教育,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
她那几天梳理了一遍欧洲的著名高等学府。她的孩子将来上大学,不能上一般的大学,必须得上名校。
美国有耶鲁、哈佛、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欧洲也有剑桥、牛津、巴黎大学、洪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美国一样,欧洲的大学也注重学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欧洲大学的学生流动性比较大:每年有200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离开自己的国家到欧洲另一个国家的大学读书,学习。按照教育学者的说法,这种流动性激活了欧洲大学的学术活力和学生结构。
梁晓秀赞同这个说法。她不想让几个孩子都在法国上大学;她要让他们到欧洲其他国家读大学。在里尔就有好几所大学,但她一个都没看上。孩子18岁上大学,他们必须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熟悉外部世界。
欧洲大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大学都为年轻人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一般都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上大学并非意味着就能从大学毕业。越是名校,对毕业生的要求越严格。比利时鲁汶大学每年应届毕业生中大约有30%的毕业生拿不到学位证书;拿不到学位,就等于没有高等教育学历。
梁晓秀也想到了孩子上大学毕业的问题。如果孩子上了名校而不能拿到毕业证书,那她就不认这个孩子。她说到做到,绝不含糊。她决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她决不妥协,必须强迫孩子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她对欧洲著名大学很关注。她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她要让自己的孩子实现她的愿望。孩子身上有她的基因,他们一定能考上大学。
1976年大儿子宋大海5岁半,二儿子宋大山4岁,女儿宋海霞还不到三个月,她计划再生两个女儿,一共有5个孩子,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按理说,孩子还小,她没必要那么早就想到孩子上大学的事;但她不那样看。她做事喜欢留下提前量,事关教育的大事,她必须及早动手,步步领先。
她已经为5个孩子们选好了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这5所大学是她在欧洲数千所大学中筛选出来的。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说她一厢情愿,孩子们到时候能否上大学,还取决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的志向。她坚持说,不管什么情况,她都要让5个孩子上大学读书,而且得上著名学府。丈夫嘲讽说上大学固然是好事,但不上大学也照样开餐馆赚钱;他们俩就没上过大学,但餐馆开得比上过大学的洋人还好。这说明上不上大学与做生意赚钱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梁晓秀听了丈夫的一番话愤怒了,毫不客气地说:“宋福禄,你听着:孩子要是考不上大学,我就不认他们!”
“你人不人没关系,反正他们是你的孩子。”宋福禄毫不让步。
“能考上大学才是我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就不是我的孩子。”
“那是谁的孩子?”
“你的孩子!”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霸道呢?你这是不讲理嘛!”
“我在培养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要霸道,这不是不讲理,这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你想想,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他们将来能有什么前途?”
“那你可说错了。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等他们长大了,我们的连锁店已经开遍了欧洲很多国家,他们可以每人管一滩事。晓秀,我已经想好了:我们按地域分配他们的将来的工作。我们把连锁店分为五大区域:西欧区、北欧区、南欧区、东欧区、中欧区。一个孩子管一个区。”
话不投机半句多,梁晓秀觉得和丈夫无法沟通,她便不再和丈夫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只撂下一句狠话:
“别的事我可以不管,但孩子教育的事我必须要管。”
梁晓秀那些天把阅读范围扩大到欧洲音乐,开始关注欧洲音乐教育。她认为一个人的教育应该包含音乐,音乐是陶冶人的最佳方式。她喜欢听音乐,平时总在家里听欧洲音乐。那天她在家里听莫扎特的唱片,感觉那声音非常柔和、动听。
欧洲是西方音乐的发祥地: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就诞生在欧洲大陆。莫扎特、贝多芬、亨德尔,一大串伟大的音乐家为世人所知。时至今日,欧洲的音乐依然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为世人所推崇。
音乐是欧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儿童从小就在家庭、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使得他们或多或少都有音乐细胞。
音乐是欧洲人的骄傲,是欧洲人的一种精神依托和文化娱乐。欧洲的音乐普及率很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也较高。每年在欧洲各国都上演无数次音乐会,许多欧洲人怀着极大的热情观看那些音乐会。梁晓秀发现音乐爱好者宁肯花几百欧元看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也不会轻易花几百欧元随便买一件服装。在他们看来,有几件像样的服装足已,但看几场高水平的音乐或歌剧还远远不够。他们那种消费让梁晓秀感到好奇,惊讶。经过几年的观察,她才明白欧洲人为什么舍得在音乐上投资: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享受音乐。
欧洲国家普遍对音乐都很重视,因此音乐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红火,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与欧洲缓慢的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欧洲音乐市场的繁荣,造就一批享有世界性声誉的当代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而那些音乐人才普遍受到人们尊敬。
欧洲国家每年都举办为数众多的文化艺术节,音乐回荡在欧洲上空,向大众普及音乐知识。众多的文化艺术界,民间音乐会以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获得了欧洲民众的热烈回应。
梁晓秀在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考察市场时得知,那些国家的中小学对音乐非常重视:除了学校的音乐课外,如果学生对某种乐器特别感兴趣,学校免费教授学生学乐器。例如,学生如想学弹钢琴,或拉小提琴,或吹萨克斯,学校都会派专门的老师免费辅导,直到教会为止。
她受到启发,回到家后便想请家庭教师教她的两个儿子弹钢琴或拉小提琴,从小培养他们的音乐细胞。她倒不是想让孩子将来从事音乐,只是想让他们有一个业余爱好。
于是有一天她便把两个儿子找来,问他们想不想学钢琴或小提琴。
大儿子宋大海说他不喜欢乐器,他不想学钢琴和小提琴。
梁晓秀问道:“大海,那你喜欢什么?”
“我喜欢厨房,喜欢炒勺、炒锅。”
“你想炒菜?”
“对,我就喜欢炒菜,就像我爸那样炒菜。”
“为什么呢?”
“因为炒菜能赚钱,赚很多钱。”
梁晓秀摇摇头,感到很无奈。俗话说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儿子已经五岁半,看来他根本就不是学音乐的那快料;他可能天生就是一个厨师:那么小的年纪就想当厨师。
二儿子宋大山也不学音乐的材料,他对乐器一点也不感兴趣,对厨房的兴趣似乎也不大。梁晓秀问他想学什么,他说他还没想好。梁晓秀想想也是:一个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想法呢?
事后她和丈夫宋福禄提起了这件事,说两个儿子都不是学音乐的材料。宋福禄说她的想法很蠢:让孩子学乐器还不如让他们学炒菜。
梁晓秀苦笑着说:“我是想培养他们音乐兴趣,让他们将来有一些业余爱好。我让他们学乐器,不是想让他们当音乐家,很可惜大海和大山都没有音乐细胞。”
宋福禄得意地说:“晓秀,我不是说你:你呆着没事净想馊主意,你这不是添乱吗?学音乐,鼓捣乐器,那能当饭吃吗?我看大海的回答很好:炒菜赚钱。大海像我儿子。我要告诉他:厨师家比音乐家有出息!”
梁晓秀故意问宋福禄为什么说厨师比音乐家有出息。
“再有名的音乐家也得下饭馆吃饭,”宋福禄诡秘地一笑,“可是厨师就用不着去听音乐家的演奏。你说这两个行当那个有出息?”
梁晓秀忽然感觉和丈夫对话如同对牛弹琴,暗暗想厨师的儿子就是没有音乐细胞,她是多此一举啊。
两个儿子都不喜欢音乐,她没办法;但是她必须让两个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至少要上大学。
她的大儿子明年就该上小学了,二儿子两年后也该上学了,她自然开始关心欧洲的教育问题了。孩子在法国出生,将要接受法国学校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总共10年时间,在这10年中孩子们要和学校打交道,要学习知识,她可得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欧洲教育是典型的西方教育,以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为主。梁晓秀注意到欧洲家庭虽然对孩子的教育普遍都很重视,但是他们一般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家长把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说清楚了,至于孩子学习如何,那是孩子的事情。
她认为欧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她不会按照欧洲人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上学后,她要监督他们的学习,必须给孩子施加压力,明确告诉他们在学习上一定要超过欧洲学生的成绩
欧洲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各学校基本上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梁晓秀不认同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她认为学校应该给学生施加压力,否则小孩子就知道玩,哪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呢?学校不管,她得管;孩子从小若不严加管教,他们哪能成才呢?
但是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欧洲学校的课程难度逐渐加深,学生也感到了压力。高中几年的成就是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数据。
梁晓秀认为小学课程非常重要,小学期间如果学的不扎实,到了中学肯定学不好。学习必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法国,一般中等成绩的学生都能考上不同等级的大学,但上了大学并不等于就能从大学毕业。欧洲的学生和家长比较有自知之明,如果学生不是上大学的“料”,家长决不会勉强。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早早上职业学校,学一门谋生的手艺,然后就开始工作。
梁晓秀是中国人,她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显然不同于欧洲人。她认为,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至少要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她的儿子必须上大学,而且还应该上名校。孩子可以不学乐器,但必须得考上大学。这是死规定,也是家规。梁晓秀的儿子不上大学,这说不过去嘛!她本人过去没机会上大学,现在她的孩子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那她活着都没什么意义了。
她告诉两个儿子他们必须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在欧洲不上大学,他们就没有前途。两个孩子都点头了,梁晓秀稍微安心了。
她在阅读有关欧洲教育问题的文章时,注意到欧洲的学者专家大力呼吁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他们发表各种学术论文,阐述教育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
梁晓秀认为,“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那句话说得有道理,那个理念就是真理,她必须牢牢铭记。
她进而了解到不少有关欧洲教育的现实问题。欧洲不少国家的教育、研发投入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在欧洲人看来,3%是衡量一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标准。
3%这个数字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国家拿出3%的国内生产产值来办教育,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
她那几天梳理了一遍欧洲的著名高等学府。她的孩子将来上大学,不能上一般的大学,必须得上名校。
美国有耶鲁、哈佛、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欧洲也有剑桥、牛津、巴黎大学、洪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美国一样,欧洲的大学也注重学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欧洲大学的学生流动性比较大:每年有200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离开自己的国家到欧洲另一个国家的大学读书,学习。按照教育学者的说法,这种流动性激活了欧洲大学的学术活力和学生结构。
梁晓秀赞同这个说法。她不想让几个孩子都在法国上大学;她要让他们到欧洲其他国家读大学。在里尔就有好几所大学,但她一个都没看上。孩子18岁上大学,他们必须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熟悉外部世界。
欧洲大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大学都为年轻人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但是一般都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上大学并非意味着就能从大学毕业。越是名校,对毕业生的要求越严格。比利时鲁汶大学每年应届毕业生中大约有30%的毕业生拿不到学位证书;拿不到学位,就等于没有高等教育学历。
梁晓秀也想到了孩子上大学毕业的问题。如果孩子上了名校而不能拿到毕业证书,那她就不认这个孩子。她说到做到,绝不含糊。她决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她决不妥协,必须强迫孩子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她对欧洲著名大学很关注。她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她要让自己的孩子实现她的愿望。孩子身上有她的基因,他们一定能考上大学。
1976年大儿子宋大海5岁半,二儿子宋大山4岁,女儿宋海霞还不到三个月,她计划再生两个女儿,一共有5个孩子,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按理说,孩子还小,她没必要那么早就想到孩子上大学的事;但她不那样看。她做事喜欢留下提前量,事关教育的大事,她必须及早动手,步步领先。
她已经为5个孩子们选好了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这5所大学是她在欧洲数千所大学中筛选出来的。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说她一厢情愿,孩子们到时候能否上大学,还取决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的志向。她坚持说,不管什么情况,她都要让5个孩子上大学读书,而且得上著名学府。丈夫嘲讽说上大学固然是好事,但不上大学也照样开餐馆赚钱;他们俩就没上过大学,但餐馆开得比上过大学的洋人还好。这说明上不上大学与做生意赚钱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梁晓秀听了丈夫的一番话愤怒了,毫不客气地说:“宋福禄,你听着:孩子要是考不上大学,我就不认他们!”
“你人不人没关系,反正他们是你的孩子。”宋福禄毫不让步。
“能考上大学才是我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就不是我的孩子。”
“那是谁的孩子?”
“你的孩子!”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霸道呢?你这是不讲理嘛!”
“我在培养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要霸道,这不是不讲理,这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你想想,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他们将来能有什么前途?”
“那你可说错了。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等他们长大了,我们的连锁店已经开遍了欧洲很多国家,他们可以每人管一滩事。晓秀,我已经想好了:我们按地域分配他们的将来的工作。我们把连锁店分为五大区域:西欧区、北欧区、南欧区、东欧区、中欧区。一个孩子管一个区。”
话不投机半句多,梁晓秀觉得和丈夫无法沟通,她便不再和丈夫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只撂下一句狠话:
“别的事我可以不管,但孩子教育的事我必须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