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逃逸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微弱的枪声中,飞出的却是急速的子弹,弹头即刻之间在脑门上钻出一口血洞。一条生命,又被带走了。
“旧罐头不装新肉,过事就不要再提。”刘思革凝住笑容,对我肃起脸。他揣回手枪,接着说:“过错归过错,单程票归单程票,但我好歹也是考核出来的。”
说完,刘思革这老小子又对我憨厚的一笑,就转身走出了木屋子,留下我和王军英愣在原地。
我哼笑一声,对王军英道:“终于承认错误了。”
王军英回头看了一眼刘思革的背影,嘀咕了一句:“单程票?”
我没有向王军英解释刘思革口中的“单程票”,转身跟向刘思革,我也走出了木房子。
一屋子的越军士兵清剿干净后,三个人又摸索了一下屋后的那片山坡。确定了安全后,我们回到了河岸边,知会了对岸的黄班长一行。但三个人的装具还在对岸,拖着多出的装具,黄班长他们无法渡河。
我们便用岸头边泊着的一条铁皮船,一路沿绳子拉到了对岸。
铁船载人渡河的过程就不再赘述。一切规整之后,我们收回了河里的绳子。雨势适时的开始停息,阳光从云缝里射了出来。即刻之间,河面上水光粼粼,如同撒上了金沙。山谷间鸟声回荡,山谷里一片祥和美好之中,仿佛十几分钟前的激战,根本就没发生过。
没时间再去刨坑埋尸,我们简单处理了几名越军的尸体,将他们全部丢进了木屋子里。也不忘捡走了地上的弹壳。然后,六人告别了木房子,隐进了那坡山林里头,迅速逃离了“案发现场”。
回顾这场渡河摸哨行动,王军英无疑是最主要的一环。他不仅救了我一条命,也救了整个队伍的命。我对他的佩服之情,不免升了几层高度。而刘思革,则用那冷血的一枪,向我们宣示,昨日的“山民事件”只是他善心一起、对任务悲观的集中表现。
他并不是废材,更不是懦弱无能,他是经过考核后的优秀侦察兵。
但话语之中,他仍然提及了“单程票”一词。也许是他的信心还没树立回来。但总归总,这次任务对整个团体的凝聚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至于杀掉这屋子的越军士兵会不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我们没去考虑,也不必去考虑。
那是那句话,开弓没有回头箭,更何况现在飞出的箭已经取走人命,我们考虑得再多,也是无果的。
六个人只能加快脚力,离这“案发现场”,越远越好。
“精彩,漂亮!”旗娃对王军英竖起了大拇指,“我与天公试比高,楷模标兵王排长!”
六个人正靠着一大根枯蔓休息,我们快速在丛里里穿梭之后,逃离了“案发现场”很远距离。肺烧心跳之中,大家都在无声的休憩。河水流淌的声音已经消失不见,灰暗的雨势已经换为了耀人双眼的烈日,耳边,则悠扬起时近时远的布谷鸟叫。
“那个词儿叫啥,千钓一发!”旗娃敲着脑门儿,赞口不绝,“咱王排长名不虚传!”
王军英不为所动,他靠在一坨老树根上,警视着周围。
“少说话。”王军英漫不经心的答道。
“千钓一发?”邓鸿超皱起了眉头。
“是千钧一发。”我坐在地上,纠正了旗娃的错误读法,“没文化就少开黄腔。”
黄班长也正警惕的望着四周,好似担心后有追兵前来算账。刘思革呢,则安静的守在一旁,为手掌换上了新的纱布。这老小子脸皱成了一团,也许是毙掉那个越军士兵后,让他心里翻荡起了新的情绪。
旗娃听到我的纠正,挠挠头问:“钧?不可能吧,大家不都说的是钓鱼吗,那究竟是钓鱼还是钧鱼?”
我有些劳累,不想去详细解释。我努努脑袋,面向邓鸿超:“这些问题,你问大学生去。”
王军英走到一旁的竹林边上,取出匕首,在上面划了一个不显眼的“返程”标记。这种标记我们时不时会在树上划出一道,一个个标记串联起来,返程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
旗娃闻话,果真找向了邓鸿超,邓鸿超倒也挺有耐心,他起身折下一条树枝,然后用枝作笔,以土为纸,在地上为旗娃写出了两个字。
“看好了,记牢了,这个是钧,千钧一发的钧——”邓鸿超用树枝在两个汉字之间移动着,“这个是钓,钓鱼的钓。”
旗娃歪着脑袋看了一会儿,终于挠头点颅。
“噢,多一点儿是钧,少一点儿是钓。简单嘛,可算是搞明白了,大学生就是好!”旗娃又对邓鸿超比起大拇指。
邓鸿超丢下树枝,用脚错掉地上的字,谦虚一笑。
“各有所长嘛,你们会使枪,我就使笔头。”他对着旗娃咧嘴一笑。
旗娃刚笑起脸蛋,准备答一句什么,黄班长却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谈话。看得出来,渡过河水之后,他禁不住焦虑情绪的出现。
我坐在布满褶子的树根上,和王军英守着岗。旗娃虽然念错了成语,但渡河那时,的确是个千钧一发的时刻。现在的王军英,面无表情的留察着周围。我忽然觉得,比起我,这人才是一个当兵的命。并且,是那种很优秀的兵。
那块冷酷严峻、好似不会做出任何表情的脸庞,恐怕不仅仅是因性格闷生所致。他一个老侦察兵,想必还经历过无数次像今天这样的“千钧一发”。这一次,不过是记忆中的二次回放罢了,所以他才稳若无事,波澜不惊。
从发现刘思革的猫腻,到今天的完美摸哨,他都表现出了一个侦察兵该有的完美。回想起出发之前,我对他的那股莫名其妙的情绪,应该就是嫉妒吧!可现在,他那过人的实际行动却让我消除了那股情绪。
人情练达、多经世故后你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果很小,就越容易产生嫉羡心理。但差距一旦拉大,嫉妒心就会被挤走,进而变为崇敬、崇拜。
现在我意识到,王军英这种人,或许就应该比我强。同样是老兵,我越磨越油,他却越磨越锐,所以本就不应该拥有相同层次的技能水平。
总之,我心里觉晓,王军英这个闷生的人,是一个靠谱的副班长。我应该尊敬他,而不是妒恨他。一定程度上,他是这个队伍的核心骨。在后来发生的许多紧急情况中,他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休憩之后,队伍又进发了。走之前,我们还特别检查了一下休憩地周围,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后,才离开。
因为任务才开始两天不到,我们就在节外,生出了许多枝。昨天被刘思革放走的山民,跑回去后铁定会告状。但告状之后,越南人对茫茫大山也毫无办法,他们不知道我们究竟是回了国,还是往哪里跑了。
可今天杀敌惹事之后,越南人不是笨蛋,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两件事之间存在着关联,也能想到这队惹事的敌国士兵,必定还待在山里头。两头线一连,再分兵而追,说不定就可以将我们“捉拿归案”。这时候我们如果继续暴露行踪,必定会让越南军队顺藤摸瓜。
压力顶在头上,只得加倍谨慎。
一段路后,头顶忽就被遮盖住,抬头一看,原来这片林立多生着一种直长直长的树。这种树我叫不出名字,它很高,树冠也很茂密。众多树冠连在一起,毒辣的阳光就很难透冠而下。这样一来,树下的植物就稀少了许多,我们走起来轻松不少。
两场快雨所带来的改变,并未在丛林里持续多久。温度的骤升,迅速将留残的水分蒸发到了天上。到下午,明晃晃的积水坑消失了大片。脚下的泥土打滑迹象减少,也不再怎么陷脚了。
《金刚经》里有句话是“万绿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意指一种类似于“独善其身”的思想境界。
如果将这句话仅从字面去理解,就有些行不通了。尤其是在越南丛林里头。沾叶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藏在树叶背后的水蛭们。
“越南林里过,蚂蝗不沾身”——这才是我们六个人想达到的“境界”。
一雨之后,这片土地上的水蛭仿似全被唤醒,随即受召而出。路过那片走路趁脚的高密林子不久,身旁的植被就又茂密起来,惹人烦心的蚂蝗们就伺机而动,总能有方法在你顶开枝叶,踢开乱草的动作中,黏到你身上去。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需要停下来拆绑腿,掀衣领,揪蚂蝗。比起摸哨杀敌,这些丛林里的小生命更能让你费神。后来涂了点儿花露水,抹了雄黄,情况才好了一点。
这下午里,我们又打死了三条蛇。三条蛇都没浪费,全都割掉蛇头塞进了包里。如果今晚还能遇到昨夜的那种“豪华山洞”,恐怕就能好好的开一顿荤了。本来在一个溪口里,还能有抓鱼的机会,但黄班长一口否决,理由是耽误时间。
是的,杀敌之后,大家在面目上虽然都努力保持着镇静,但胸口的心却一直是吊悬着。作为领导的黄班长更加焦虑,他压不住心绪,时刻催促我们快起脚步,巴不得一个筋斗飞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好让越南人逮不到半点踪迹。
毕竟他是一班之长,他要顾虑的是整个队伍的安全,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可控,不能越出轨线,更不能有任何意外的苗头生起。
攀坡上坎,斩林问道,移脚躲坑,倚树下坡。就这样不知疲倦的走了大半下午。直到我们攀上一个山包,几人站在山包顶上拨叶一望,总算见瞧到了与千篇一律的丛林有所不同的东西。
微弱的枪声中,飞出的却是急速的子弹,弹头即刻之间在脑门上钻出一口血洞。一条生命,又被带走了。
“旧罐头不装新肉,过事就不要再提。”刘思革凝住笑容,对我肃起脸。他揣回手枪,接着说:“过错归过错,单程票归单程票,但我好歹也是考核出来的。”
说完,刘思革这老小子又对我憨厚的一笑,就转身走出了木屋子,留下我和王军英愣在原地。
我哼笑一声,对王军英道:“终于承认错误了。”
王军英回头看了一眼刘思革的背影,嘀咕了一句:“单程票?”
我没有向王军英解释刘思革口中的“单程票”,转身跟向刘思革,我也走出了木房子。
一屋子的越军士兵清剿干净后,三个人又摸索了一下屋后的那片山坡。确定了安全后,我们回到了河岸边,知会了对岸的黄班长一行。但三个人的装具还在对岸,拖着多出的装具,黄班长他们无法渡河。
我们便用岸头边泊着的一条铁皮船,一路沿绳子拉到了对岸。
铁船载人渡河的过程就不再赘述。一切规整之后,我们收回了河里的绳子。雨势适时的开始停息,阳光从云缝里射了出来。即刻之间,河面上水光粼粼,如同撒上了金沙。山谷间鸟声回荡,山谷里一片祥和美好之中,仿佛十几分钟前的激战,根本就没发生过。
没时间再去刨坑埋尸,我们简单处理了几名越军的尸体,将他们全部丢进了木屋子里。也不忘捡走了地上的弹壳。然后,六人告别了木房子,隐进了那坡山林里头,迅速逃离了“案发现场”。
回顾这场渡河摸哨行动,王军英无疑是最主要的一环。他不仅救了我一条命,也救了整个队伍的命。我对他的佩服之情,不免升了几层高度。而刘思革,则用那冷血的一枪,向我们宣示,昨日的“山民事件”只是他善心一起、对任务悲观的集中表现。
他并不是废材,更不是懦弱无能,他是经过考核后的优秀侦察兵。
但话语之中,他仍然提及了“单程票”一词。也许是他的信心还没树立回来。但总归总,这次任务对整个团体的凝聚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至于杀掉这屋子的越军士兵会不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我们没去考虑,也不必去考虑。
那是那句话,开弓没有回头箭,更何况现在飞出的箭已经取走人命,我们考虑得再多,也是无果的。
六个人只能加快脚力,离这“案发现场”,越远越好。
“精彩,漂亮!”旗娃对王军英竖起了大拇指,“我与天公试比高,楷模标兵王排长!”
六个人正靠着一大根枯蔓休息,我们快速在丛里里穿梭之后,逃离了“案发现场”很远距离。肺烧心跳之中,大家都在无声的休憩。河水流淌的声音已经消失不见,灰暗的雨势已经换为了耀人双眼的烈日,耳边,则悠扬起时近时远的布谷鸟叫。
“那个词儿叫啥,千钓一发!”旗娃敲着脑门儿,赞口不绝,“咱王排长名不虚传!”
王军英不为所动,他靠在一坨老树根上,警视着周围。
“少说话。”王军英漫不经心的答道。
“千钓一发?”邓鸿超皱起了眉头。
“是千钧一发。”我坐在地上,纠正了旗娃的错误读法,“没文化就少开黄腔。”
黄班长也正警惕的望着四周,好似担心后有追兵前来算账。刘思革呢,则安静的守在一旁,为手掌换上了新的纱布。这老小子脸皱成了一团,也许是毙掉那个越军士兵后,让他心里翻荡起了新的情绪。
旗娃听到我的纠正,挠挠头问:“钧?不可能吧,大家不都说的是钓鱼吗,那究竟是钓鱼还是钧鱼?”
我有些劳累,不想去详细解释。我努努脑袋,面向邓鸿超:“这些问题,你问大学生去。”
王军英走到一旁的竹林边上,取出匕首,在上面划了一个不显眼的“返程”标记。这种标记我们时不时会在树上划出一道,一个个标记串联起来,返程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
旗娃闻话,果真找向了邓鸿超,邓鸿超倒也挺有耐心,他起身折下一条树枝,然后用枝作笔,以土为纸,在地上为旗娃写出了两个字。
“看好了,记牢了,这个是钧,千钧一发的钧——”邓鸿超用树枝在两个汉字之间移动着,“这个是钓,钓鱼的钓。”
旗娃歪着脑袋看了一会儿,终于挠头点颅。
“噢,多一点儿是钧,少一点儿是钓。简单嘛,可算是搞明白了,大学生就是好!”旗娃又对邓鸿超比起大拇指。
邓鸿超丢下树枝,用脚错掉地上的字,谦虚一笑。
“各有所长嘛,你们会使枪,我就使笔头。”他对着旗娃咧嘴一笑。
旗娃刚笑起脸蛋,准备答一句什么,黄班长却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谈话。看得出来,渡过河水之后,他禁不住焦虑情绪的出现。
我坐在布满褶子的树根上,和王军英守着岗。旗娃虽然念错了成语,但渡河那时,的确是个千钧一发的时刻。现在的王军英,面无表情的留察着周围。我忽然觉得,比起我,这人才是一个当兵的命。并且,是那种很优秀的兵。
那块冷酷严峻、好似不会做出任何表情的脸庞,恐怕不仅仅是因性格闷生所致。他一个老侦察兵,想必还经历过无数次像今天这样的“千钧一发”。这一次,不过是记忆中的二次回放罢了,所以他才稳若无事,波澜不惊。
从发现刘思革的猫腻,到今天的完美摸哨,他都表现出了一个侦察兵该有的完美。回想起出发之前,我对他的那股莫名其妙的情绪,应该就是嫉妒吧!可现在,他那过人的实际行动却让我消除了那股情绪。
人情练达、多经世故后你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果很小,就越容易产生嫉羡心理。但差距一旦拉大,嫉妒心就会被挤走,进而变为崇敬、崇拜。
现在我意识到,王军英这种人,或许就应该比我强。同样是老兵,我越磨越油,他却越磨越锐,所以本就不应该拥有相同层次的技能水平。
总之,我心里觉晓,王军英这个闷生的人,是一个靠谱的副班长。我应该尊敬他,而不是妒恨他。一定程度上,他是这个队伍的核心骨。在后来发生的许多紧急情况中,他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休憩之后,队伍又进发了。走之前,我们还特别检查了一下休憩地周围,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后,才离开。
因为任务才开始两天不到,我们就在节外,生出了许多枝。昨天被刘思革放走的山民,跑回去后铁定会告状。但告状之后,越南人对茫茫大山也毫无办法,他们不知道我们究竟是回了国,还是往哪里跑了。
可今天杀敌惹事之后,越南人不是笨蛋,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两件事之间存在着关联,也能想到这队惹事的敌国士兵,必定还待在山里头。两头线一连,再分兵而追,说不定就可以将我们“捉拿归案”。这时候我们如果继续暴露行踪,必定会让越南军队顺藤摸瓜。
压力顶在头上,只得加倍谨慎。
一段路后,头顶忽就被遮盖住,抬头一看,原来这片林立多生着一种直长直长的树。这种树我叫不出名字,它很高,树冠也很茂密。众多树冠连在一起,毒辣的阳光就很难透冠而下。这样一来,树下的植物就稀少了许多,我们走起来轻松不少。
两场快雨所带来的改变,并未在丛林里持续多久。温度的骤升,迅速将留残的水分蒸发到了天上。到下午,明晃晃的积水坑消失了大片。脚下的泥土打滑迹象减少,也不再怎么陷脚了。
《金刚经》里有句话是“万绿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意指一种类似于“独善其身”的思想境界。
如果将这句话仅从字面去理解,就有些行不通了。尤其是在越南丛林里头。沾叶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藏在树叶背后的水蛭们。
“越南林里过,蚂蝗不沾身”——这才是我们六个人想达到的“境界”。
一雨之后,这片土地上的水蛭仿似全被唤醒,随即受召而出。路过那片走路趁脚的高密林子不久,身旁的植被就又茂密起来,惹人烦心的蚂蝗们就伺机而动,总能有方法在你顶开枝叶,踢开乱草的动作中,黏到你身上去。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需要停下来拆绑腿,掀衣领,揪蚂蝗。比起摸哨杀敌,这些丛林里的小生命更能让你费神。后来涂了点儿花露水,抹了雄黄,情况才好了一点。
这下午里,我们又打死了三条蛇。三条蛇都没浪费,全都割掉蛇头塞进了包里。如果今晚还能遇到昨夜的那种“豪华山洞”,恐怕就能好好的开一顿荤了。本来在一个溪口里,还能有抓鱼的机会,但黄班长一口否决,理由是耽误时间。
是的,杀敌之后,大家在面目上虽然都努力保持着镇静,但胸口的心却一直是吊悬着。作为领导的黄班长更加焦虑,他压不住心绪,时刻催促我们快起脚步,巴不得一个筋斗飞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好让越南人逮不到半点踪迹。
毕竟他是一班之长,他要顾虑的是整个队伍的安全,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可控,不能越出轨线,更不能有任何意外的苗头生起。
攀坡上坎,斩林问道,移脚躲坑,倚树下坡。就这样不知疲倦的走了大半下午。直到我们攀上一个山包,几人站在山包顶上拨叶一望,总算见瞧到了与千篇一律的丛林有所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