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 全歼中原清军主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每两辆装甲攻坚车之间间隔五十米,二十辆装甲攻坚车就面对五百米的正面宽度,这一顿手榴弹下去,就在段祺瑞部队的阵地上打开了一道五百米长的缺口,华夏军抓住这个机会,发起全军冲锋,从缺口杀进段祺瑞部队的阵地。
如果是人数相近的短兵相接,段祺瑞部队可就没有机会了,他们的单兵战斗力赶不上华夏军,在华夏军的凶狠攻势下,不得不向后溃退。
衡水的地形很有特点,除了缓岗之外,还有不少低洼地,这些低洼地大多数都是古河道,多数在缓岗的后面,段祺瑞部队一撤退,就进入了低洼地,这个时候,华夏炮兵开始发威,向段祺瑞部队射出了炮弹,段祺瑞部队被凶猛的火力杀伤了将近三分之一,其他人匆忙撤退。
段祺瑞不敢向北撤退,因为华夏军就要向北面进攻,所以段祺瑞只能向西撤退,段祺瑞给袁世凯发出了衡水失守,伤亡惨重的消息之后,远远地向西撤退,华夏军随后挥师北上,直扑石家庄,意欲歼灭袁世凯军主力。
袁世凯得知华夏军北上的消息,大吃一惊,如果让华夏军成功北上,势必会把自己的部队合围在石家庄。
袁世凯虽然不甘心认输,可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命令部队撤退,而参与作战的蒙古骑兵,袁世凯也命令他们暂时撤回蒙古,等待命令行动。
撤退的时候袁世凯突然想到,华夏军战斗力很难,行军速度远远超过自己的部队,而且还有一种叫汽车的东西,行军速度更快,如果被华夏军追击,自己的部队恐怕会全军覆没。
袁世凯心生一计,命令手下两名统领,各率一支千余人的清军,一支向西撤退,从太行山路进入山西,一路向东南撤退,进入安徽和江苏,这两支都是疑兵,目的是不让华夏军得知袁世凯的真实撤退方向。
至于袁世凯,则亲自率领十五万人的清军主力,从石家庄撤向邢台,袁世凯打算先撤到邢台,再撤向邯郸,随后撤向安阳,最后撤回河南开封,开始固守黄河防线。
袁世凯自以为设置了两路疑兵,华夏军绝对看不出他的真实撤退路线,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华夏军出动了齐天大圣飞艇,飞在天上,寻找袁世凯部队主力。
在齐天大圣飞艇的面前,袁世凯部队的撤退路线一览无余,消息立刻报告到了李明白的案头,李明白看到袁世凯部队正在向邢台方向撤退,立刻意识到,袁世凯部队是要一路向南撤退,最后撤退到开封,然后以开封为依托,固守黄河防线。
李明白把袁世凯的动作报告给林飞,林飞随即指示李明白,全歼袁世凯所部,最好能将袁世凯本人生擒或者击毙。
为了全歼袁世凯所部,林飞一方面命令李明白率领天津派遣军南下追击,一方面命令张振海的第9师,包抄袁世凯所部,争取将袁世凯所部合围全歼。
第9师的包抄地点让林飞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林飞经过再三思量,决定把歼敌地点设置在邯郸。
此时袁世凯所部在石家庄一带,距离邯郸一百五十公里,按照袁世凯部队的行军速度,一天大约可以走三十公里,而华夏军的行军速度,快的话,一天可以走五十公里,华夏军此时在衡水,距离邯郸一百六十公里,也就是说,第9师会比袁世凯部队提前三天到达邯郸,三天时间,足够挖掘战壕,布置阻击阵地了。
林飞立刻命令第9师,强行军赶往邯郸,构筑阻击阵地。
天津派遣军和第9师随后开始了各自的行动,三月十三日,天津派遣军追上了袁世凯的后卫部队,双方随即展开激战,在激战之中,袁世凯后卫部队利用村庄进行防御,华夏军就和清军在小村庄中展开争夺,双方大战了两天两夜,天津派遣军才全歼了袁世凯的后卫部队。
天津派遣军虽然全歼了袁世凯的后卫部队,可是也给了袁世凯所部逃跑的时间,三月十七日,袁世凯部队抵达邯郸,与第9师相遇,中原战役中的邯郸战役正式打响,中原战役是一系列战役的统称,包括石家庄战役和衡水战役。
袁世凯完全没有想到华夏军竟然在邯郸部署了阻击部队,他还以为自己的小花招骗过了林飞呢,他哪里知道,在林飞拥有飞艇的情况下,他那点小花招根本算不上什么。
摆在袁世凯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强行突破邯郸防线,如果不突破邯郸防线,而是从别的地方绕路的话,花费的时间将会很长,会让天津派遣军追上他们,到时候就更难打了。
袁世凯派人侦察了一下天津派遣军的位置,发现天津派遣军距离他们还有一天的路程,袁世凯于是下达了死命令,一天时间,必须攻克华夏军队的阻击。
清军于是展开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华夏军对清军的这种攻击早有准备,清军一靠近阵地,hp-1型迫击炮和hp-2型榴弹炮就一起轰击,清军死伤惨重。
清军发起攻击的时候是傍晚,战斗刚刚进行一会儿天就黑了,清军不敢休息,只能趁着夜晚发动攻击。
在发动总攻之前,清军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袁世凯下令,把所有粮食都拿出来吃掉,袁世凯还让人到周围的村子弄来蔬菜和肉,村民家的鸡鸭牛羊都被清军兵卒或买或抢弄了回来,甚至连村民用来看家护院的狗都没有放过。
清军如此做,完全是要背水一战,如果这一战攻破华夏军的阵地,那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攻不破,那就会被华夏军全歼。
清军营地里弥漫着煮肉的香气,不过所有人都面色沉重,毫无吃肉的喜悦,正在这时,突然北面传来了震耳的“轰隆”声,这声音袁世凯部队太熟悉了,那就是华夏军汽车的声音。
华夏军竟然提前了一天,追上了清军。
整个清军营地一片大乱,在混乱之时,天津派遣军的汽车特攻队赶到了,李明白派出了三十辆运输卡车和十辆装甲卡车,这些卡车都不搭载人员,全都搭载轻重机枪和大量弹药,作战方式也很独特,充分发扬速度和火力,遇到清军之后,只在远处开枪扫射,绝不冲到近处作战。
卡车上的机枪不停地响起,清军士兵成群成片地倒了下去,装甲卡车的打法就更加凶狠了,它们仗着皮糙肉厚,直接杀尽清军的营地,用车身去撞击清军士兵,不少清兵直接被撞倒,碾碎……
汽车特攻队在杀戮之余,还使用心理战术,让清兵扔下武器,向对面的华夏军投降,袁世凯部队里的有不少人都是被强拉进来,见到华夏军如此厉害,很快起了投降的念头,纷纷向华夏军投降。
汽车特攻队把清军搅得一片大乱,此时乘坐运输卡车前来的华夏军战士也赶到了,他们立刻向袁世凯部队发动了攻击,邯郸的第9师也从战壕里杀出来,对袁世凯部队发动了前后夹击。
袁世凯部队在两面合围之下,溃不成军,袁世凯见到败局已定,只能收拢自己最亲信的部队,向西边逃窜,绕过邯郸,撤回黄河以南,袁世凯担心华夏军会趁势南下夺取开封,于是不敢返回开封,而是向西前往洛阳。
失去指挥的袁世凯部队更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清军纷纷举手投降,战斗持续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一早才结束。
邯郸战役攻击毙清军五千多人,俘虏清军十二万人,被俘的清军,大多数都是清廷在河南和山东的驻军,他们也算得上是清国的正规部队,他们尽数投降,袁世凯的手下,就只剩下数千新军和临时招募的部队了。
三月十八日,中原战役正式结束,这一场战役分为三个战役,石家庄战役、衡水战役和邯郸战役,通过这场战役,华夏军基本上全歼了清国中原战区主力,将清国中原战区指挥官袁世凯逼退到黄河南岸的洛阳。
这场战役最耀眼的地方莫过于“大马卡车”车族的使用,装甲卡车和装甲攻坚车都在各自的战场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点也让世界各国意识到了汽车在战争中的巨大潜力,从此,各国纷纷把汽车编入部队,汽车工业最发达的美国,甚至制定了五年为军队每个连队都装备卡车的计划。
这场战役也让林飞意识到,使用先进武器可以大大加快战争进程,于是林飞决定,把一批在研的新型武器全部投入到清国战场。
中原战役胜利后,林飞没有让部队继续进军,而是让部队停留下来,巩固华夏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和改发易服运动。
此时清国的土地矛盾十分尖锐,大地主控制着农村的绝大多数耕地,华夏军把地主推翻,把土地分给民众,这让民众对华夏帝国十分拥戴,不少清国百姓积极参军。
每两辆装甲攻坚车之间间隔五十米,二十辆装甲攻坚车就面对五百米的正面宽度,这一顿手榴弹下去,就在段祺瑞部队的阵地上打开了一道五百米长的缺口,华夏军抓住这个机会,发起全军冲锋,从缺口杀进段祺瑞部队的阵地。
如果是人数相近的短兵相接,段祺瑞部队可就没有机会了,他们的单兵战斗力赶不上华夏军,在华夏军的凶狠攻势下,不得不向后溃退。
衡水的地形很有特点,除了缓岗之外,还有不少低洼地,这些低洼地大多数都是古河道,多数在缓岗的后面,段祺瑞部队一撤退,就进入了低洼地,这个时候,华夏炮兵开始发威,向段祺瑞部队射出了炮弹,段祺瑞部队被凶猛的火力杀伤了将近三分之一,其他人匆忙撤退。
段祺瑞不敢向北撤退,因为华夏军就要向北面进攻,所以段祺瑞只能向西撤退,段祺瑞给袁世凯发出了衡水失守,伤亡惨重的消息之后,远远地向西撤退,华夏军随后挥师北上,直扑石家庄,意欲歼灭袁世凯军主力。
袁世凯得知华夏军北上的消息,大吃一惊,如果让华夏军成功北上,势必会把自己的部队合围在石家庄。
袁世凯虽然不甘心认输,可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命令部队撤退,而参与作战的蒙古骑兵,袁世凯也命令他们暂时撤回蒙古,等待命令行动。
撤退的时候袁世凯突然想到,华夏军战斗力很难,行军速度远远超过自己的部队,而且还有一种叫汽车的东西,行军速度更快,如果被华夏军追击,自己的部队恐怕会全军覆没。
袁世凯心生一计,命令手下两名统领,各率一支千余人的清军,一支向西撤退,从太行山路进入山西,一路向东南撤退,进入安徽和江苏,这两支都是疑兵,目的是不让华夏军得知袁世凯的真实撤退方向。
至于袁世凯,则亲自率领十五万人的清军主力,从石家庄撤向邢台,袁世凯打算先撤到邢台,再撤向邯郸,随后撤向安阳,最后撤回河南开封,开始固守黄河防线。
袁世凯自以为设置了两路疑兵,华夏军绝对看不出他的真实撤退路线,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华夏军出动了齐天大圣飞艇,飞在天上,寻找袁世凯部队主力。
在齐天大圣飞艇的面前,袁世凯部队的撤退路线一览无余,消息立刻报告到了李明白的案头,李明白看到袁世凯部队正在向邢台方向撤退,立刻意识到,袁世凯部队是要一路向南撤退,最后撤退到开封,然后以开封为依托,固守黄河防线。
李明白把袁世凯的动作报告给林飞,林飞随即指示李明白,全歼袁世凯所部,最好能将袁世凯本人生擒或者击毙。
为了全歼袁世凯所部,林飞一方面命令李明白率领天津派遣军南下追击,一方面命令张振海的第9师,包抄袁世凯所部,争取将袁世凯所部合围全歼。
第9师的包抄地点让林飞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林飞经过再三思量,决定把歼敌地点设置在邯郸。
此时袁世凯所部在石家庄一带,距离邯郸一百五十公里,按照袁世凯部队的行军速度,一天大约可以走三十公里,而华夏军的行军速度,快的话,一天可以走五十公里,华夏军此时在衡水,距离邯郸一百六十公里,也就是说,第9师会比袁世凯部队提前三天到达邯郸,三天时间,足够挖掘战壕,布置阻击阵地了。
林飞立刻命令第9师,强行军赶往邯郸,构筑阻击阵地。
天津派遣军和第9师随后开始了各自的行动,三月十三日,天津派遣军追上了袁世凯的后卫部队,双方随即展开激战,在激战之中,袁世凯后卫部队利用村庄进行防御,华夏军就和清军在小村庄中展开争夺,双方大战了两天两夜,天津派遣军才全歼了袁世凯的后卫部队。
天津派遣军虽然全歼了袁世凯的后卫部队,可是也给了袁世凯所部逃跑的时间,三月十七日,袁世凯部队抵达邯郸,与第9师相遇,中原战役中的邯郸战役正式打响,中原战役是一系列战役的统称,包括石家庄战役和衡水战役。
袁世凯完全没有想到华夏军竟然在邯郸部署了阻击部队,他还以为自己的小花招骗过了林飞呢,他哪里知道,在林飞拥有飞艇的情况下,他那点小花招根本算不上什么。
摆在袁世凯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强行突破邯郸防线,如果不突破邯郸防线,而是从别的地方绕路的话,花费的时间将会很长,会让天津派遣军追上他们,到时候就更难打了。
袁世凯派人侦察了一下天津派遣军的位置,发现天津派遣军距离他们还有一天的路程,袁世凯于是下达了死命令,一天时间,必须攻克华夏军队的阻击。
清军于是展开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华夏军对清军的这种攻击早有准备,清军一靠近阵地,hp-1型迫击炮和hp-2型榴弹炮就一起轰击,清军死伤惨重。
清军发起攻击的时候是傍晚,战斗刚刚进行一会儿天就黑了,清军不敢休息,只能趁着夜晚发动攻击。
在发动总攻之前,清军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袁世凯下令,把所有粮食都拿出来吃掉,袁世凯还让人到周围的村子弄来蔬菜和肉,村民家的鸡鸭牛羊都被清军兵卒或买或抢弄了回来,甚至连村民用来看家护院的狗都没有放过。
清军如此做,完全是要背水一战,如果这一战攻破华夏军的阵地,那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攻不破,那就会被华夏军全歼。
清军营地里弥漫着煮肉的香气,不过所有人都面色沉重,毫无吃肉的喜悦,正在这时,突然北面传来了震耳的“轰隆”声,这声音袁世凯部队太熟悉了,那就是华夏军汽车的声音。
华夏军竟然提前了一天,追上了清军。
整个清军营地一片大乱,在混乱之时,天津派遣军的汽车特攻队赶到了,李明白派出了三十辆运输卡车和十辆装甲卡车,这些卡车都不搭载人员,全都搭载轻重机枪和大量弹药,作战方式也很独特,充分发扬速度和火力,遇到清军之后,只在远处开枪扫射,绝不冲到近处作战。
卡车上的机枪不停地响起,清军士兵成群成片地倒了下去,装甲卡车的打法就更加凶狠了,它们仗着皮糙肉厚,直接杀尽清军的营地,用车身去撞击清军士兵,不少清兵直接被撞倒,碾碎……
汽车特攻队在杀戮之余,还使用心理战术,让清兵扔下武器,向对面的华夏军投降,袁世凯部队里的有不少人都是被强拉进来,见到华夏军如此厉害,很快起了投降的念头,纷纷向华夏军投降。
汽车特攻队把清军搅得一片大乱,此时乘坐运输卡车前来的华夏军战士也赶到了,他们立刻向袁世凯部队发动了攻击,邯郸的第9师也从战壕里杀出来,对袁世凯部队发动了前后夹击。
袁世凯部队在两面合围之下,溃不成军,袁世凯见到败局已定,只能收拢自己最亲信的部队,向西边逃窜,绕过邯郸,撤回黄河以南,袁世凯担心华夏军会趁势南下夺取开封,于是不敢返回开封,而是向西前往洛阳。
失去指挥的袁世凯部队更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清军纷纷举手投降,战斗持续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一早才结束。
邯郸战役攻击毙清军五千多人,俘虏清军十二万人,被俘的清军,大多数都是清廷在河南和山东的驻军,他们也算得上是清国的正规部队,他们尽数投降,袁世凯的手下,就只剩下数千新军和临时招募的部队了。
三月十八日,中原战役正式结束,这一场战役分为三个战役,石家庄战役、衡水战役和邯郸战役,通过这场战役,华夏军基本上全歼了清国中原战区主力,将清国中原战区指挥官袁世凯逼退到黄河南岸的洛阳。
这场战役最耀眼的地方莫过于“大马卡车”车族的使用,装甲卡车和装甲攻坚车都在各自的战场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点也让世界各国意识到了汽车在战争中的巨大潜力,从此,各国纷纷把汽车编入部队,汽车工业最发达的美国,甚至制定了五年为军队每个连队都装备卡车的计划。
这场战役也让林飞意识到,使用先进武器可以大大加快战争进程,于是林飞决定,把一批在研的新型武器全部投入到清国战场。
中原战役胜利后,林飞没有让部队继续进军,而是让部队停留下来,巩固华夏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和改发易服运动。
此时清国的土地矛盾十分尖锐,大地主控制着农村的绝大多数耕地,华夏军把地主推翻,把土地分给民众,这让民众对华夏帝国十分拥戴,不少清国百姓积极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