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防疫救人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随着时间进入盛夏时节,来自关中的资财也陆续的抵达了荆州。
这些资财主要以绢帛为主,并搭配着一些沔北并不出产或者产量很小的物资,至于真正战略性的物资比如粮食之类,则就很少输出。至于铜钱,则就完全没有。
南北朝时期,跨地域的长途商贸之所以难以达成,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流通性货币。西魏的铜钱已经信用破产多时,在关中都甚少流通。
而南梁的铁钱则更是铸币史上的一个奇葩,离开南梁国土同样没有什么流通的价值。虽然在同江陵的贸易中李泰也会着令总管府收取一部分,但主要还是作为冶锻的原料进行储备,并不将之当作一种货币而认可其价值。
早在李泰入镇之初便开始有意识的储备各种物资,抢在南梁社会生产环境还没有遭到大肆破坏之前便存下了数量可观的各类物资,随着关中资财涌入,这些物资便可以逐步进行变现,作为生产资料投入到各种工农生产中去。
随之而来就是大量的绢帛涌入到州府仓库之中,李泰当然也不会将这些绢帛存在仓库中吃灰。一方面向江陵方面提出加大贸易量,获取更多的商品和生产原料,一方面自然就是向那些刚刚投入生产的工坊发放大量的订单,以确保其生产和盈利尽快的走上正轨。
随着各种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沔北土地上并且将产品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荆州总管府所掌握的物料种类便极大的丰富起来,可以凭此进行更多的内务建设。
手里拥有了充足的物资之后,除了原本的事务加强和补充之外,李泰旋即便又上马了一个新的工作内容,即就是公共卫生与防疫。
随着时令的变化,常常会有季节性的流行病发生,这些病症通常被称作时疫。不同的地方,时疫的病因和表现以及医治的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民众对于当地发生比较频繁的时疫都会拥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古代相对落后的交通条件和闭塞的生活环境也让这些地域性的流行病不易传播开来。
可是如果遇上了战乱年代,战争遗留下来的人马尸体本来就容易滋生疫病,再加上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流动,又促进了疫病的传播。
南阳盆地处于南北交界所在,而江汉湖广之间每到入夏时节本就湿热潮闷,且多蚊蝇滋生,由于南面政治失序、时局动荡不安,大量民众北逃,也让各种疫病有了跨区域传播的机会。
这一点,李泰其实从去年便已经意识到了。他自己转战淮汉之间,出没于各处战场,随行将士也都不乏染疾者。
李泰自己倒是没有因此染病,一则自然是因为身体素质强,第二就是深知这些时疫首在预防,注意个人卫生,杜绝蚊虫叮咬,再加上饮食方面的预防,基本上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时疫染身。
军营之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区域,所以卫生状况尤需注意,李泰对此当然不会松懈,诸营之中专设参军督查此事,并且备有各种防治时疫的药物。因此自从他所部人马抵达东南以来,虽然军中也有时疫染疾的情况发生,但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传播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
军中尚可督令严整、准备周全,但是民间就不太好操作了。去年李泰从淮南合肥迁回的民众中,由于对时疫的防治没有足够的重视,便有将近三千人先后染疾病死,这也给李泰敲响了警钟,自此后便没有再贸然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迁移。
之前在关中的时候,当得知大行台有意迁徙汉东民众入关,李泰之所以心生抵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疫病可从来都不是战乱年代的专属,到了隋唐年间,关中地区仍然疫病频发,这就与高频率无规划的人员迁徙有关。大量人口的迁入,也让关中尤其是京畿周边的人口过度集中,公共卫生因此变得颇为恶劣。再加上隋唐时期气候升温等各种原因,让这个问题变得尤为严重。
如今的南阳盆地自然没有达到关中那种人口密度,但是大量的人事流动则就难免,南面几乎所有边境城戍每天都会接收到数量不等的流民来附,而这些流人往往就会成为时疫病源。尤其是随着时间进入盛夏,又到了时疫的高发期,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荆州既不能闭关锁境、拒绝接纳流人,还要同外界进行频密的人货交流,是一个工农商综合性的区域中心,所以就很有必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公共卫生与防疫制度。
他首先划定了三个区域,分别以石城、随州与义阳为中心。凡边境诸城戍所接收到的流人,统一送到这三城暂作安置,一边进行造册编籍,一边进行隔离诊治,确保时疫痊愈之后,再向沔北内陆输送。
沔北因为新兴了大量的工坊,这些工坊的匠人们都需要集中生产与生活,建立公共厕所与公共浴室也是应有之意。乡里之间设立大灶,用以煮水蒸衣。
为了让这一系列的事务能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李泰还在总管府中特设疫医曹,并将蔡阳城的李去疾召回担任总管府治中并掌管疫医曹事。疫医曹下面又设有医署、药仓和康养堂,分别管理医生、药物和时疫病人。
这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行动,行政机构和具体的规令既然都已经有了,接下来自然就是要进行全民推广与普及。
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公益事务的热情,无疑年轻人才是最高的。所以州学便成了第一个推广的地点,当相关的防疫知识在州学中张贴出来之后,顿时便引起了众多学子的围观。
“疫气杀人,甚于刀兵。人唯自爱,疾病不生。勤于洗手,莫饮生水,勿随地便溺……”
类似的标语口号在州学中随处张贴,学子们自感新奇之余,也都开始身体力行的去遵行其言,并且在离开州学后也都热心宣传,甚至在荆州城内外掀起了一场纠察运动,但凡道途有见行人暗处便溺,便手持竹杖入前击臀。虽然是有几分少年玩闹恶作剧的意味,但却有着为群众扫除疫气的大义。
疫病来势汹汹、传播迅猛,通常而言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治疗方法,无非增强个人的抵抗力,大多数情况都能自愈。 但是也不乏天花、疟疾等之类致死率高的传染病,而针对天花预防的特效牛痘,李泰当然也不会藏私,在着员尝试钻研出比较稳定安全的种痘剂量和方法后,便开始在境内逐步进行推广,而他自己当然也是种痘了,避免成为一个大麻子。
江陵方面其实对于时疫的防治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李泰也特意派人前往请教,甚至还赠送给湘东王萧绎一百匹陇右良驹,只为借取一部分医书和治疫的方法。
萧老七对此倒是很大方,专门派遣其门下属官王固携带一批医书前来沔北,同行的还有之前李泰所要求的王僧辩之子。
王僧辩的儿子暂且不说,李泰对于这携带救命书而来的使者王固非常热情的予以款待。
这王固年纪三十多岁,仪容气度都颇为可观,除了出身江左名门的琅琊王氏之外,还是梁武帝萧衍的亲外甥,之前李泰兵逼江陵的时候,其人便作为使者前来求和,此番再来倒也成了熟人。
“上天有好生之德,王君持此仁德之术北行布施,功德同样可谓大矣!今日宴此鸿宾楼上,书述此事,自此以后,但我在镇,王君便永为此间贵宾1
李泰并没有选择在州府招待这一行人,而是选在鸿宾楼上款待对方,除了这楼宇较之总管府厅堂更加气派之外,也是打算开始正式经营这一座沔北黄金台,吸引南朝士人来此投附。
王固上次见到李泰的时候,其人方自淮南大胜慕容绍宗,姿态可谓是盛气凌人、让人心生敬畏,此番再来却受到如此和颜悦色的款待,心中便不免颇感受宠若惊,连连拱手道谢,并赶紧呈上此行所带来的书单。
李泰接过书单略加浏览,脸上顿时喜色更甚,他虽然不太熟悉古代的医术,但诸如葛洪、陶弘景这样的丹医名家还是听说过的。
江陵此番送来的书单中,便赫然包括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等医书,还有李泰比较陌生的《小品方》《荆南本草经》等等。
正当李泰还在阅览书单的时候,那王固又小心翼翼的说道:“行前大王着卑职转告李大将军,此诸医书所载文字益世救人,纸料则只是俗物,唯其古旧甚为大王爱惜,所以请李大将军着令书者转录图文,故纸原本则请再归还。”
这样的要求李泰也并非第一次听到,之前他借阅江陵藏书的时候,萧老七便要求抄录即可,原书还要归还江陵。这家伙的确是爱书成癖,不过一想到江陵十四万卷图书被其付之一炬,也不免让人恨的牙痒痒。
就拿江陵此番送来的十几部医书来说,有许多都是李泰闻所未闻的,这固然是因为他不了解古代医学之故,但估计也有被萧老七烧个精光的缘故。至于其他种类的图书,则就更加的不可胜数了。单就这一点而言,这家伙被扒皮抽筋都不为过。
如果有可能的话,李泰也是很想尝试救一救江陵那些藏书,这就需要一个比较长远的筹谋布置了。
李泰先将这个念头按下不提,转又微笑着答应了王固的请求,当即便着员前往总管府去招几名文吏过来接收图书。
趁着这段时间,他则随口询问一下王固这些医书的渊源和价值。不问不要紧,这一问便又受到了一点小小的独眼龙震撼,原来这当中还有一部医书是湘东王亲自编写的,名字叫做《金匮要略补》。
知道这一点后,李泰尽管心里还有点瞧不起独眼龙,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真是他妈的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医卜星象无一不精通,甚至连兵书、马经都各自搞了一部,知识储备真是丰富的惊人。
但凡事知而不行、不如不知,这家伙大概只是喜欢知识流淌过脑子的那种快感,至于这些知识给他带来了多少治国的实际才能,那就真的只有鬼知道了。
闲谈一番后,李泰便从身侧掏出一枚半斤多重的黄金令符拿在手里把玩一番,然后便让人递交给旁席的王固,同时口中笑语道:“此鸿宾楼转为款待四方宾客而设,但自建成以来,王君还是首等顶楼的贵宾。
贵客临门,俗物自然不足表意款待,赠此金符只为凭证,王君持此但凡入我荆州总管府所辖之内,州郡城戍皆需周全款待并礼送至此。江陵虽是良木所栖,但江风催人、恐不胜寒,勿忘人间别处另有广阔天地1
王固听到这话,便有些尴尬局促,忙不迭起身摆手拒绝,但李泰既然送出来又怎么会收回去,于是在一番推脱未果后,王固只能拱手道:“多谢李大将军雅意厚赠,却之不恭,唯有笑纳。”
十几部医书修编抄录还需要多日时间,李泰自然不会从头到尾的作陪,宴乐一番后便留下两名台府属官于此继续招待,旋即自己便起身离开。
当李泰回到州府后,恰好之前派遣出使蜀中的李迁哲也返回荆州,李泰得知此讯后自是大喜,亲自行出府外迎接。
李迁哲颇有几分风尘仆仆的倦态,可当看到站在府外等待的大将军后,忙不迭打起精神翻身下马阔行上前作拜道:“启禀郎主,末将此行幸不辱命,收获颇丰。在将奇货展现之后,不乏蜀中名门急欲求货。为免惊动官府,末将只是浅收些许人事凭证归来呈献郎主、再谋后计。”
说话间,他便回手指向自己的身后,足有二十多架装载满满当当的大货车,当那厚厚的毡布被掀开的时候,顿时便露出了下面所装载的蜀锦,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华彩耀眼!
随着时间进入盛夏时节,来自关中的资财也陆续的抵达了荆州。
这些资财主要以绢帛为主,并搭配着一些沔北并不出产或者产量很小的物资,至于真正战略性的物资比如粮食之类,则就很少输出。至于铜钱,则就完全没有。
南北朝时期,跨地域的长途商贸之所以难以达成,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流通性货币。西魏的铜钱已经信用破产多时,在关中都甚少流通。
而南梁的铁钱则更是铸币史上的一个奇葩,离开南梁国土同样没有什么流通的价值。虽然在同江陵的贸易中李泰也会着令总管府收取一部分,但主要还是作为冶锻的原料进行储备,并不将之当作一种货币而认可其价值。
早在李泰入镇之初便开始有意识的储备各种物资,抢在南梁社会生产环境还没有遭到大肆破坏之前便存下了数量可观的各类物资,随着关中资财涌入,这些物资便可以逐步进行变现,作为生产资料投入到各种工农生产中去。
随之而来就是大量的绢帛涌入到州府仓库之中,李泰当然也不会将这些绢帛存在仓库中吃灰。一方面向江陵方面提出加大贸易量,获取更多的商品和生产原料,一方面自然就是向那些刚刚投入生产的工坊发放大量的订单,以确保其生产和盈利尽快的走上正轨。
随着各种工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沔北土地上并且将产品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荆州总管府所掌握的物料种类便极大的丰富起来,可以凭此进行更多的内务建设。
手里拥有了充足的物资之后,除了原本的事务加强和补充之外,李泰旋即便又上马了一个新的工作内容,即就是公共卫生与防疫。
随着时令的变化,常常会有季节性的流行病发生,这些病症通常被称作时疫。不同的地方,时疫的病因和表现以及医治的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民众对于当地发生比较频繁的时疫都会拥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古代相对落后的交通条件和闭塞的生活环境也让这些地域性的流行病不易传播开来。
可是如果遇上了战乱年代,战争遗留下来的人马尸体本来就容易滋生疫病,再加上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流动,又促进了疫病的传播。
南阳盆地处于南北交界所在,而江汉湖广之间每到入夏时节本就湿热潮闷,且多蚊蝇滋生,由于南面政治失序、时局动荡不安,大量民众北逃,也让各种疫病有了跨区域传播的机会。
这一点,李泰其实从去年便已经意识到了。他自己转战淮汉之间,出没于各处战场,随行将士也都不乏染疾者。
李泰自己倒是没有因此染病,一则自然是因为身体素质强,第二就是深知这些时疫首在预防,注意个人卫生,杜绝蚊虫叮咬,再加上饮食方面的预防,基本上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时疫染身。
军营之中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区域,所以卫生状况尤需注意,李泰对此当然不会松懈,诸营之中专设参军督查此事,并且备有各种防治时疫的药物。因此自从他所部人马抵达东南以来,虽然军中也有时疫染疾的情况发生,但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传播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
军中尚可督令严整、准备周全,但是民间就不太好操作了。去年李泰从淮南合肥迁回的民众中,由于对时疫的防治没有足够的重视,便有将近三千人先后染疾病死,这也给李泰敲响了警钟,自此后便没有再贸然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迁移。
之前在关中的时候,当得知大行台有意迁徙汉东民众入关,李泰之所以心生抵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疫病可从来都不是战乱年代的专属,到了隋唐年间,关中地区仍然疫病频发,这就与高频率无规划的人员迁徙有关。大量人口的迁入,也让关中尤其是京畿周边的人口过度集中,公共卫生因此变得颇为恶劣。再加上隋唐时期气候升温等各种原因,让这个问题变得尤为严重。
如今的南阳盆地自然没有达到关中那种人口密度,但是大量的人事流动则就难免,南面几乎所有边境城戍每天都会接收到数量不等的流民来附,而这些流人往往就会成为时疫病源。尤其是随着时间进入盛夏,又到了时疫的高发期,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荆州既不能闭关锁境、拒绝接纳流人,还要同外界进行频密的人货交流,是一个工农商综合性的区域中心,所以就很有必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公共卫生与防疫制度。
他首先划定了三个区域,分别以石城、随州与义阳为中心。凡边境诸城戍所接收到的流人,统一送到这三城暂作安置,一边进行造册编籍,一边进行隔离诊治,确保时疫痊愈之后,再向沔北内陆输送。
沔北因为新兴了大量的工坊,这些工坊的匠人们都需要集中生产与生活,建立公共厕所与公共浴室也是应有之意。乡里之间设立大灶,用以煮水蒸衣。
为了让这一系列的事务能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李泰还在总管府中特设疫医曹,并将蔡阳城的李去疾召回担任总管府治中并掌管疫医曹事。疫医曹下面又设有医署、药仓和康养堂,分别管理医生、药物和时疫病人。
这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行动,行政机构和具体的规令既然都已经有了,接下来自然就是要进行全民推广与普及。
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公益事务的热情,无疑年轻人才是最高的。所以州学便成了第一个推广的地点,当相关的防疫知识在州学中张贴出来之后,顿时便引起了众多学子的围观。
“疫气杀人,甚于刀兵。人唯自爱,疾病不生。勤于洗手,莫饮生水,勿随地便溺……”
类似的标语口号在州学中随处张贴,学子们自感新奇之余,也都开始身体力行的去遵行其言,并且在离开州学后也都热心宣传,甚至在荆州城内外掀起了一场纠察运动,但凡道途有见行人暗处便溺,便手持竹杖入前击臀。虽然是有几分少年玩闹恶作剧的意味,但却有着为群众扫除疫气的大义。
疫病来势汹汹、传播迅猛,通常而言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治疗方法,无非增强个人的抵抗力,大多数情况都能自愈。 但是也不乏天花、疟疾等之类致死率高的传染病,而针对天花预防的特效牛痘,李泰当然也不会藏私,在着员尝试钻研出比较稳定安全的种痘剂量和方法后,便开始在境内逐步进行推广,而他自己当然也是种痘了,避免成为一个大麻子。
江陵方面其实对于时疫的防治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李泰也特意派人前往请教,甚至还赠送给湘东王萧绎一百匹陇右良驹,只为借取一部分医书和治疫的方法。
萧老七对此倒是很大方,专门派遣其门下属官王固携带一批医书前来沔北,同行的还有之前李泰所要求的王僧辩之子。
王僧辩的儿子暂且不说,李泰对于这携带救命书而来的使者王固非常热情的予以款待。
这王固年纪三十多岁,仪容气度都颇为可观,除了出身江左名门的琅琊王氏之外,还是梁武帝萧衍的亲外甥,之前李泰兵逼江陵的时候,其人便作为使者前来求和,此番再来倒也成了熟人。
“上天有好生之德,王君持此仁德之术北行布施,功德同样可谓大矣!今日宴此鸿宾楼上,书述此事,自此以后,但我在镇,王君便永为此间贵宾1
李泰并没有选择在州府招待这一行人,而是选在鸿宾楼上款待对方,除了这楼宇较之总管府厅堂更加气派之外,也是打算开始正式经营这一座沔北黄金台,吸引南朝士人来此投附。
王固上次见到李泰的时候,其人方自淮南大胜慕容绍宗,姿态可谓是盛气凌人、让人心生敬畏,此番再来却受到如此和颜悦色的款待,心中便不免颇感受宠若惊,连连拱手道谢,并赶紧呈上此行所带来的书单。
李泰接过书单略加浏览,脸上顿时喜色更甚,他虽然不太熟悉古代的医术,但诸如葛洪、陶弘景这样的丹医名家还是听说过的。
江陵此番送来的书单中,便赫然包括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等医书,还有李泰比较陌生的《小品方》《荆南本草经》等等。
正当李泰还在阅览书单的时候,那王固又小心翼翼的说道:“行前大王着卑职转告李大将军,此诸医书所载文字益世救人,纸料则只是俗物,唯其古旧甚为大王爱惜,所以请李大将军着令书者转录图文,故纸原本则请再归还。”
这样的要求李泰也并非第一次听到,之前他借阅江陵藏书的时候,萧老七便要求抄录即可,原书还要归还江陵。这家伙的确是爱书成癖,不过一想到江陵十四万卷图书被其付之一炬,也不免让人恨的牙痒痒。
就拿江陵此番送来的十几部医书来说,有许多都是李泰闻所未闻的,这固然是因为他不了解古代医学之故,但估计也有被萧老七烧个精光的缘故。至于其他种类的图书,则就更加的不可胜数了。单就这一点而言,这家伙被扒皮抽筋都不为过。
如果有可能的话,李泰也是很想尝试救一救江陵那些藏书,这就需要一个比较长远的筹谋布置了。
李泰先将这个念头按下不提,转又微笑着答应了王固的请求,当即便着员前往总管府去招几名文吏过来接收图书。
趁着这段时间,他则随口询问一下王固这些医书的渊源和价值。不问不要紧,这一问便又受到了一点小小的独眼龙震撼,原来这当中还有一部医书是湘东王亲自编写的,名字叫做《金匮要略补》。
知道这一点后,李泰尽管心里还有点瞧不起独眼龙,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真是他妈的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医卜星象无一不精通,甚至连兵书、马经都各自搞了一部,知识储备真是丰富的惊人。
但凡事知而不行、不如不知,这家伙大概只是喜欢知识流淌过脑子的那种快感,至于这些知识给他带来了多少治国的实际才能,那就真的只有鬼知道了。
闲谈一番后,李泰便从身侧掏出一枚半斤多重的黄金令符拿在手里把玩一番,然后便让人递交给旁席的王固,同时口中笑语道:“此鸿宾楼转为款待四方宾客而设,但自建成以来,王君还是首等顶楼的贵宾。
贵客临门,俗物自然不足表意款待,赠此金符只为凭证,王君持此但凡入我荆州总管府所辖之内,州郡城戍皆需周全款待并礼送至此。江陵虽是良木所栖,但江风催人、恐不胜寒,勿忘人间别处另有广阔天地1
王固听到这话,便有些尴尬局促,忙不迭起身摆手拒绝,但李泰既然送出来又怎么会收回去,于是在一番推脱未果后,王固只能拱手道:“多谢李大将军雅意厚赠,却之不恭,唯有笑纳。”
十几部医书修编抄录还需要多日时间,李泰自然不会从头到尾的作陪,宴乐一番后便留下两名台府属官于此继续招待,旋即自己便起身离开。
当李泰回到州府后,恰好之前派遣出使蜀中的李迁哲也返回荆州,李泰得知此讯后自是大喜,亲自行出府外迎接。
李迁哲颇有几分风尘仆仆的倦态,可当看到站在府外等待的大将军后,忙不迭打起精神翻身下马阔行上前作拜道:“启禀郎主,末将此行幸不辱命,收获颇丰。在将奇货展现之后,不乏蜀中名门急欲求货。为免惊动官府,末将只是浅收些许人事凭证归来呈献郎主、再谋后计。”
说话间,他便回手指向自己的身后,足有二十多架装载满满当当的大货车,当那厚厚的毡布被掀开的时候,顿时便露出了下面所装载的蜀锦,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华彩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