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杨震的思维与眼光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主要事情既然已经商定,剩下的事情也就好解决了。当初在建设兵工厂的时候,杨震就坚持厂房面积要扩大一倍有余。这个之前明显给人一种浪费感觉的做法,此时却是显示出了作用。至少不用因为北满冬季无法施工而耽误机器、设备的安装。
杨震急于去几个分区检查工作,谈完与江北的协议事情后,对于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和在根据地内开展九年强制义务教育这两件事,手头上明显有了闲钱,而显得有些财大气粗总指挥和李延禄两个人也没有丝毫考虑便同意了。
组建生产建设兵团虽然眼前看有些繁琐,尤其是移民这一块更是麻烦多多。但好处却是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已经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前提之下,就算最困难的移民工作,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对这个想法,作为主要负责行政工作的李延禄当场就表示了全力支持。
不仅优先同意配齐地方工作人员,还答应在佳木斯缴获的六辆法国造履带拖拉机,以及杨震先期进口的四两苏制大马力拖拉机的基础之上,在与江北协调一次性进口十六辆大马力拖拉机交给生产建设兵团使用。并愉快的接受了杨震对于总指挥和自己分别兼任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兼第一书记,挂职司令员的邀请。
至于九年强制免费义务教育制,总指挥与李延禄两个人虽然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当然主要是财政上的。但对于杨震的这个想法,却是是大加赞赏。尤其李延禄,连连称赞杨震有眼光,看得远。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乃是国之根本的道理。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有了杨震在财政上的爽快,并非是什么解决不了太大的难题。
李延禄不仅对杨震这个想法很赞赏,并当场表态从江北贷款中剩余的部分中,优先划拨五万卢布,作为启动资金。杨震此次带来的十万伪满币和五万日元,也一次性全部投入进去。今后,除了军事所需之外,教育资金优先划拨。
李延禄夸奖的话,让杨震多少有些脸红的同时,心中也暗自竖起了大拇指。俗话说站多高,望多远。到底是总揽全局的人物,眼光到底是不一样,一下子就看到了点子上。不说别的单单就这份胸襟和气度,就不是自己能够相提并论的。
只是事后的发展让当了甩手掌柜的,将此事全权交给军区政委李延平负责的杨震也有一些始料不及。尤其是总指挥与李延禄投入精力之大,更是让杨震事先没有想到的。除了数学课本依旧保持着伪满使用的教材,只做适当的增减外,语文课本则全是总指挥与李延禄两个人百忙之中抽空亲自编撰的。
除了一些基础启蒙的三字经、千字文之外,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教程之中则编入了不少专门从延安空运来的中央领袖的著作精选片段,像那篇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华部分,就被选入了高中一级的教材之中。
至于外语教学,在杨震的坚持之下采取自愿的原则,除了保留部分日语课程之外,又开了俄语以及英语专业。
只是在根据地内,俄语专业倒是好找老师。佳木斯城内就有现成的白俄教师,但英语专业却是很难找。最后还是中央从到延安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之中抽调了一批,才缓解了外语教师力量的不足。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杨震还在部队发起了节约运动,从自身做起,号召每一个战士都要在每一个结余部分津贴,捐献给学校。在学校建起之后,利用节约下来的钱,为每一所学校都配备了专门从江北进口了体育器材和乐器。
杨震投入的热情很高,但受制于思维上的不同,他想的并不是很长远。他只考虑到中小学的学生复课,以及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失学。但对那些正在上高中或是临近高中毕业学生今后的出路却没有考虑过、。
而在这方面,作为东北局第一书记的总指挥总指挥和东北工委主任的李延禄要考虑的比他长远的多。在攻占佳木斯后,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伪满佳木斯师范学校和医学专科学校继续开课之外。
两个人在仔细商议后,与江北经过艰苦的谈判,争取到了每年一定数量的由对方提供部分奖学金的留学生数额的指标。除了适龄的烈士子女之外,东北局将从年底开始,从各高中应届毕业生之中选拔一百二十名学生赴江北留学。
不过这个决议虽然是东北局做出的,但是在最后敲定的时候却因为杨震知道后,横插了一杠子而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江北的意思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这些留学生按照文理四六比的比例,在完成半年的预科学习后,经过考试分别进入莫斯科大学、明斯克大学、基辅大学、列宁格勒工学院、斯大林格勒工学院学习相应法律、文学、翻译等文科专业,以及化学、动力等理科专业。
而杨震却坚持除了莫斯科以及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地区的大学之外,欧洲地区的大学一个不去。要么就在远东地区就近选择大学,要么就这两个地方。其他的那也不去。杨震这个态度不仅将江北搞糊涂了,就连总指挥与李延禄都不明白他的意思。
江北虽然再三解释由于历史的原因,欧洲地区的大学教学水平普遍要高于远东地区。而且推荐的都是著名的综合类大学。如基辅大学和明斯克大学,以及列宁格勒的工学院在苏联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是著名大学。但无论江北怎么劝说,杨震就是不为所动。
最后经过反复商议,江北最终同意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医科大学、伊尔库茨克工学院、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为这批学生开办一批留学班。学习根据地内奇缺的医疗、冶金、采矿、机器制造、化学等专门人才。
而这三个大学中的两个,还是第一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尤其是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所在地斯维尔德罗夫斯克是严禁一切外国人进入的。
当然,对于江北极力推荐的欧洲的学校,杨震也多少给了些面子,选择了莫斯科财经学院和莫斯科农学院各培养十名学生,莫斯科航空学院培养四十名学生。至于江北推荐的列宁格勒工学院、基辅大学等位于未来苏德主战场上那些著名学院,杨震一个都没有选择。
不仅留学的学校是杨震亲自选定的,就是所学各专业也都是杨震亲自选择的。对于对方推荐的马列研究,语言、文学、音乐与艺术之类的的专业,甚至连法律专业都被他大笔一挥全部勾销。
用杨震的话来说,我们在形势还没有得到缓解,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情况之下,学什么俄罗斯文学、什么戏曲、音乐一类的玩意,和马列主义思想,那不是浪费吗。要研究行,别在我这里,爱上那去学就去那学。
他为这些留学生选择的全部都是除了少数农业和医学之外,全部都是冶金、化学、机械制造、采矿、动力、航空、财经,甚至根据地内还用不上的造船与铁路专业课程。而且还特地选拔了二十名最优秀的留学生去莫斯科大学学习物理系学习,选择学习在苏联也是刚刚建立,还属于冷门课程的原子物理专业。
不仅亲手为这些留学生选定了学校以及专业,还在原定的一百二十名人选上,杨震大笔一挥在原有人数上增加了一倍还多。将原定的一百二十人直接改为三百人。并表态如果江北不愿意为这多出来的一百八十人提供奖学金,其在江北期间所有的费用都可以由军区支付。
主要事情既然已经商定,剩下的事情也就好解决了。当初在建设兵工厂的时候,杨震就坚持厂房面积要扩大一倍有余。这个之前明显给人一种浪费感觉的做法,此时却是显示出了作用。至少不用因为北满冬季无法施工而耽误机器、设备的安装。
杨震急于去几个分区检查工作,谈完与江北的协议事情后,对于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和在根据地内开展九年强制义务教育这两件事,手头上明显有了闲钱,而显得有些财大气粗总指挥和李延禄两个人也没有丝毫考虑便同意了。
组建生产建设兵团虽然眼前看有些繁琐,尤其是移民这一块更是麻烦多多。但好处却是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已经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前提之下,就算最困难的移民工作,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对这个想法,作为主要负责行政工作的李延禄当场就表示了全力支持。
不仅优先同意配齐地方工作人员,还答应在佳木斯缴获的六辆法国造履带拖拉机,以及杨震先期进口的四两苏制大马力拖拉机的基础之上,在与江北协调一次性进口十六辆大马力拖拉机交给生产建设兵团使用。并愉快的接受了杨震对于总指挥和自己分别兼任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兼第一书记,挂职司令员的邀请。
至于九年强制免费义务教育制,总指挥与李延禄两个人虽然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当然主要是财政上的。但对于杨震的这个想法,却是是大加赞赏。尤其李延禄,连连称赞杨震有眼光,看得远。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乃是国之根本的道理。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有了杨震在财政上的爽快,并非是什么解决不了太大的难题。
李延禄不仅对杨震这个想法很赞赏,并当场表态从江北贷款中剩余的部分中,优先划拨五万卢布,作为启动资金。杨震此次带来的十万伪满币和五万日元,也一次性全部投入进去。今后,除了军事所需之外,教育资金优先划拨。
李延禄夸奖的话,让杨震多少有些脸红的同时,心中也暗自竖起了大拇指。俗话说站多高,望多远。到底是总揽全局的人物,眼光到底是不一样,一下子就看到了点子上。不说别的单单就这份胸襟和气度,就不是自己能够相提并论的。
只是事后的发展让当了甩手掌柜的,将此事全权交给军区政委李延平负责的杨震也有一些始料不及。尤其是总指挥与李延禄投入精力之大,更是让杨震事先没有想到的。除了数学课本依旧保持着伪满使用的教材,只做适当的增减外,语文课本则全是总指挥与李延禄两个人百忙之中抽空亲自编撰的。
除了一些基础启蒙的三字经、千字文之外,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教程之中则编入了不少专门从延安空运来的中央领袖的著作精选片段,像那篇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华部分,就被选入了高中一级的教材之中。
至于外语教学,在杨震的坚持之下采取自愿的原则,除了保留部分日语课程之外,又开了俄语以及英语专业。
只是在根据地内,俄语专业倒是好找老师。佳木斯城内就有现成的白俄教师,但英语专业却是很难找。最后还是中央从到延安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之中抽调了一批,才缓解了外语教师力量的不足。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杨震还在部队发起了节约运动,从自身做起,号召每一个战士都要在每一个结余部分津贴,捐献给学校。在学校建起之后,利用节约下来的钱,为每一所学校都配备了专门从江北进口了体育器材和乐器。
杨震投入的热情很高,但受制于思维上的不同,他想的并不是很长远。他只考虑到中小学的学生复课,以及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失学。但对那些正在上高中或是临近高中毕业学生今后的出路却没有考虑过、。
而在这方面,作为东北局第一书记的总指挥总指挥和东北工委主任的李延禄要考虑的比他长远的多。在攻占佳木斯后,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伪满佳木斯师范学校和医学专科学校继续开课之外。
两个人在仔细商议后,与江北经过艰苦的谈判,争取到了每年一定数量的由对方提供部分奖学金的留学生数额的指标。除了适龄的烈士子女之外,东北局将从年底开始,从各高中应届毕业生之中选拔一百二十名学生赴江北留学。
不过这个决议虽然是东北局做出的,但是在最后敲定的时候却因为杨震知道后,横插了一杠子而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江北的意思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这些留学生按照文理四六比的比例,在完成半年的预科学习后,经过考试分别进入莫斯科大学、明斯克大学、基辅大学、列宁格勒工学院、斯大林格勒工学院学习相应法律、文学、翻译等文科专业,以及化学、动力等理科专业。
而杨震却坚持除了莫斯科以及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地区的大学之外,欧洲地区的大学一个不去。要么就在远东地区就近选择大学,要么就这两个地方。其他的那也不去。杨震这个态度不仅将江北搞糊涂了,就连总指挥与李延禄都不明白他的意思。
江北虽然再三解释由于历史的原因,欧洲地区的大学教学水平普遍要高于远东地区。而且推荐的都是著名的综合类大学。如基辅大学和明斯克大学,以及列宁格勒的工学院在苏联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是著名大学。但无论江北怎么劝说,杨震就是不为所动。
最后经过反复商议,江北最终同意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医科大学、伊尔库茨克工学院、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为这批学生开办一批留学班。学习根据地内奇缺的医疗、冶金、采矿、机器制造、化学等专门人才。
而这三个大学中的两个,还是第一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尤其是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所在地斯维尔德罗夫斯克是严禁一切外国人进入的。
当然,对于江北极力推荐的欧洲的学校,杨震也多少给了些面子,选择了莫斯科财经学院和莫斯科农学院各培养十名学生,莫斯科航空学院培养四十名学生。至于江北推荐的列宁格勒工学院、基辅大学等位于未来苏德主战场上那些著名学院,杨震一个都没有选择。
不仅留学的学校是杨震亲自选定的,就是所学各专业也都是杨震亲自选择的。对于对方推荐的马列研究,语言、文学、音乐与艺术之类的的专业,甚至连法律专业都被他大笔一挥全部勾销。
用杨震的话来说,我们在形势还没有得到缓解,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情况之下,学什么俄罗斯文学、什么戏曲、音乐一类的玩意,和马列主义思想,那不是浪费吗。要研究行,别在我这里,爱上那去学就去那学。
他为这些留学生选择的全部都是除了少数农业和医学之外,全部都是冶金、化学、机械制造、采矿、动力、航空、财经,甚至根据地内还用不上的造船与铁路专业课程。而且还特地选拔了二十名最优秀的留学生去莫斯科大学学习物理系学习,选择学习在苏联也是刚刚建立,还属于冷门课程的原子物理专业。
不仅亲手为这些留学生选定了学校以及专业,还在原定的一百二十名人选上,杨震大笔一挥在原有人数上增加了一倍还多。将原定的一百二十人直接改为三百人。并表态如果江北不愿意为这多出来的一百八十人提供奖学金,其在江北期间所有的费用都可以由军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