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海军修正案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元宵国宴回来以后,林同书就是在海军招待所的房间里埋头写起折子来。
林同书在南京并没有住宅,实际上除了少数高级将领外,大部分中低级海军军官的家都不是在南京,而是普遍住在上海,部分人则是在广州、香港或者青岛等海军基地住。
因为上海乃是帝国海军的大本营,这里不仅仅有帝国最庞大的造船基地,同时也是有着完善的修缮设施,可以为战舰提供良好的维护。
帝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就是设立在这里。
林同书现在的职务是在海军军官学校担任教务处处长,同时依旧兼任海军部战略局局长一职,除了上述两个职务后,在去年他还亲自担任海军军官学校进修班的总教官。
这个进修班和原有的普通班不同,这个进修班的学生来之于现役海军军官,而且是最优秀的年轻海军军官。
自1866年珠江口海战后,海军高层深感中高级军官的素质低下,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偌大一场珠江口海战,只能依靠那些几名参谋组的校官们来组织,让林同书这个区区中校充当实际指挥官。
因此在1866年的下半年,海军内部就开始准备筹办专门为培养高级将官的相关机构,不过一开始直接办个海军大学之类的自然是困难重重。
为此,海军部选择了这种的方案,先采用开设进修班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摸索,之后再建立正式的海军大学。
这种背景下,海军军官学校就是正式成立了进修班,不过这个进修班虽然名义上嫡属于海军军官学校,但实际上各方面都是独立的。
其学员自从从全海军的尉官、校官中选拨,多集中在上尉、少校这两个级别,不过也有部分海军中校甚至上校,虽说是举荐选拨。但实际上有了举荐还不够,预备学员还得通过非常严格的考试,而考试难度比国家雇员考试里的国家级考试还要难得多。
第一期学员只有区区四十六人。
担任教官的将士一方面是海军现役的高级将领,另外就是以林同书为首的留英回国的海军军官。
而林同书则是一举越过了诸多高级将领。以海军上校的军衔担任这个班的总教官,说起来也搞笑,这个进修班的学员很多都是超过了三十岁的人,少数几个上校更是已经将近四十岁了,然而这些人却是要老老实实的当林同书的学生。
在林同书身上。似乎海军的那种排资论辈,甚至军衔高低都无法给他造成什么障碍,也是人家还是海军中校的时候,就已经指挥了一场震惊,甚至造成了颇大影响的珠江口海战,更重要是,他还带着舰队打赢了,就凭这一点,一大票的海军高级将领都只能仰望他!
在海军招待所里,林同书在烛光下一直写到了凌晨两点多。不过虽然时间以晚,整个人也有些疲倦,但是他的眼光里却是透露一丝兴奋。
林同书的军衔在海军内部虽然不算高,只是一个上校而已,但是他接触的东西,甚至负责的工作实际上都是将官级别的。
军官学校的教务处处长,之前一直都是少将级别的人担任,同时海军战略局,这个局长之前也是海军少将的职务,然而他早在海军中校的时候就已经是一肩挑了。
每天忙碌的事都是筹划海军发展计划。完善一些海上战术之类的事,而这工作是绝大部分海军将领都无缘接触的。
之前海军内部向林哲提交的一系列海军未来发展的战略,实际上都脱胎于林同书的理论研究。
而现在林同书则是进一步向林哲阐述目前以及未来的海军战略,同时在这些战略上海军应当如何发展。
海军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牵扯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现在的海军战略有两点,一个是追求在近海决战中击败敌舰队,并把敌舰队封锁在港口内,另外一个则是袭击敌军的海上运输线。
前者要求帝国海军拥有更多,更强大的一等铁甲舰以及更多能够参与舰队决战的船只。
后者要求帝国海军有一种或者多种能够有效威胁敌军护航船只的远洋袭击舰。
海战理论影响到海军的整体战略发展。而战略发展直接影响到海军的战舰设计以及具体编成。
战舰的情况会影响到海军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一等铁甲舰的排水量达到万吨以上,吃水普遍达到八点五米以上,就算是那些二等铁甲舰或者一等巡洋舰,其吃水普遍也达到六米到八米之间。
吃水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战舰能够停泊在那些码头。
目前来说,虽然帝国海军的数大海军基地都拥有比较优良的港口,其水深也足以满足大型战舰的需求,但是有港口不代表着有码头了。
当海军决定发展一等铁甲舰的时候,实际上海军就已经开始对现有的海军基地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主要是建造深水泊位以及相关的维护设施。
目前青岛海军基地、上海吴淞海军基地、香港尖沙咀海军基地这三大基地已经陆续修建深水泊位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停泊那些超过五千吨以上甚至一万吨以上的战舰。
这些深水泊位的设计水深,最低的都是十米以上,足以确保停泊一万吨甚至未来两万吨以上的战舰。
同时为了扩展主力舰队的活动范围,对一些外围的海军基地,尤其是殖民地海军基地进行相关建设也是必然的,比如越南的金兰湾海军基地,已经成为了帝国海军这两年来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座海外基地。
至于远离帝国本土数千公里的夏威夷珍珠港海军基地,则是建设力度要缓慢的多,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码头以及相关的补给设施,但是要给战舰做维修就很困难了。
从战舰设计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而决定这些细节的就是海军的战略方向,而海军战略则是由海战理论直接决定。
目前帝国海军所倡导的海军理论很普通,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简单,那就是掌控制海权!
掌控制海权。代表着可以封锁敌人的海上运输线,保护己方的海上运输线。
而要做到这些,帝国海军是准备两步走,一个是把敌人的舰队封锁在港口里。如此自然也就掌控了制海权。
其次是如果敌人过于强大,无法通过舰队决战等方法逼迫敌舰队回港的话,那么就直接袭击敌人的海上运输线。
而这一系列的战术思想,就是帝国海军设计并建造装甲巡洋舰的直接原因!
装甲巡洋舰在必要时候,可以伴随一等铁甲舰参加舰队决战。能够能够把敌舰队封锁在港口里,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的话,到时候装甲巡洋舰就会肩负起袭击敌人海上运输线的重任。
从这也可以看出,海军的发展,各类新式战舰的出现和建造,其最初的原因并不是说某种技术得到的突破,也不是说某个设计师脑袋一闪,然后拿出了设计。
实际上新战舰的设计和建造,都是为了适应海军战略的发展。
比如说。如果帝国海军学习法国人,玩什么绿水战略,执行近海防御战术的话,那么重心就会倾向于海防炮台的建设,近海铁甲舰的建设,小型快艇这些,而不会投入巨资建造远洋决战用的一等铁甲舰以及装甲巡洋舰。
喝了口水后,林同书把自己写的这份折子在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然后才是装了进口,封口。
第二天上午。这封折子就是通过海军的渠道送进了宫内
林哲是在中午的时候看见这封折子的,折子是用钢笔字书写的,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而且有着诸多数据和图表。
林哲看的很仔细。然后他就发现,这个林同书的野心不小啊。
这份折子如其说是阐述他对未来海军的发展建议,倒不如说直接给林哲来了一份发展计划。
这份发展计划里,他建议在第一期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把二等铁甲舰、三等铁甲舰的计划全部撤销,二等铁甲舰以装甲巡洋舰取代。三等铁甲舰以轻型巡洋舰取代。
由于同等吨位下,不管是装甲巡洋舰还是轻型巡洋舰的造价比原来的二等、三等铁甲舰便宜,所以建造更多数量的战舰,并且吨位也可以建造的更大一些。
毕竟哪怕是装甲巡洋舰,其船体设计也是采用的巡洋舰,这和铁甲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样的船体,巡洋舰的船体比铁甲舰的船体要便宜很多。
要不然七十年代以后,各国为什么兴起建造装甲巡洋舰的风潮啊,就因为这玩意战斗力堪比同吨位铁甲舰的同时,这造价也是要略微便宜一些,当然了,这只是早期,等到后期装甲巡洋舰发展起来以后,随着性能的提升,这装甲巡洋舰以及后来的战列巡洋舰,其同吨位的造价已经不比铁甲舰或者战列舰便宜多少,有时候甚至还要更贵一些。
取消二等以及三等铁甲舰,全部改为建造装甲巡洋舰、轻型巡洋舰,而轻型巡洋舰是否建造防护巡洋舰或者无防护巡洋舰,则是看具体情况。
同时由于帝国海军面临的威胁重大,林同书认为,帝国海军至少需要保有六艘一等铁甲舰,八艘装甲巡洋舰以及至少十六艘的轻型巡洋舰,才能够保证帝国在未来保障最低限度的西太平洋制海权以及保护海外利益。
六艘铁甲舰和八艘装甲巡洋舰,这实际上和之前的五年计划差不多。
五年计划里,是准备建造六艘一等铁甲舰,八艘二等铁甲舰以及十二艘三等铁甲舰,十艘快速巡洋舰。
一等铁甲舰的话,这基本是不可能得到该更,海军内部现在都嫌六艘太少,不少人已经是喊出了要维持一支八艘一等铁甲舰的舰队,不过一等铁甲舰耗资实在过于庞大,海军的经费有限,第一期计划里已经挪不出更多的经费来建造第七艘甚至第八艘战舰了。
不过和一等铁甲舰变动不大不同,其他的舰种基本都是变来变去。
自从计划提出后,二等铁甲舰以及三等铁甲舰就一直饱受争议,而去年开始,海军那边更是默认放弃了这两个舰种,直接转向与装甲巡洋舰和无防护巡洋舰的建造中来。
现在林同书则是希望把计划正式修改过来,以确定装甲巡洋舰和无防护巡洋舰的建造计划。
但是虽然原定计划的二等铁甲舰和现在的装甲巡洋舰数量相当,但是现在帝国海军建造的装甲巡洋舰吨位普遍偏大,第一款就是七千五百吨,而以往的二等铁甲舰,其吨位只有四五千吨呢,所以虽然都是八艘,但实际上整个耗资是要比原计划更多的。
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取消其他的一些军舰计划了,所以林同书的更改建议里,轻型巡洋舰只维持十六艘的规模,这十六艘轻型巡洋舰将会承担殖民地等海外利益的维护、舰队决战的侦查任务、和平时期的巡航。
所以到时候,这些十六艘轻型巡洋舰,实际上也要进行详细区分,比如以为主力舰队在决战时提供侦查任务的快速巡洋舰,又比如进行普通巡航任务的无防护巡洋舰,必要时候,也可以建造一些小吨位的防护巡洋舰。
由于现在的军舰分类过于繁杂,早几年的时候海军内部是直接按照吨位进行划分,比如一等铁甲舰、二等铁甲舰、三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二等巡洋舰、三等巡洋舰。但是随着装甲巡洋舰的出现,然后海军里头还有快速巡洋舰,无防护巡洋舰之类乱七八糟的称呼。
所以现在海军内部的称呼是比较混乱的,比如装甲巡洋舰,它同时也是一等巡洋舰,而有些人干脆还叫二等铁甲舰。
林哲在这份林同书的报告里就是可以感觉到海军对战舰分类的混乱。
看完这份折子后,林哲想起了后世的一些战舰称呼,很直接的拿过旁边的纸片,然后把后世的称呼都给抄袭了过来。
决战用的战舰还是用回原来的叫法,称之为‘战列舰’。
能够上战列线,配合战列舰参加决战、拥有装甲带的巡洋舰则称之为装甲巡洋舰。
至于传统的无防护巡洋舰以及快速巡洋舰,则是沿用巡洋舰。
近海铁甲舰、近海炮舰、内河炮舰继续沿用这些称呼。
林哲的这些改动,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吨位区分,各种乱七八糟的一等二等三等替换为用途区分。
如此一改,海军内部的称呼就简单多了,主力远洋舰队里只有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巡洋舰。
而近海内河船只,也只有近海铁甲舰和近海炮舰以及内河炮舰这三种。
当林哲这自己改过来的战舰分类送到海军部那边的时候,一群的海军将领有些意外,他们没想到陛下竟然对这些称呼问题还在乎。
不过怎么分类,怎么称呼都是小事,只要陛下支持海军发展就行了
而他们也没有失望,很快,林同书的折子就是被传递到了海军内部,让海军内部进行讨论,紧接着海军就是提交了正式的第一期五年计划修正案。(未完待续。)
从元宵国宴回来以后,林同书就是在海军招待所的房间里埋头写起折子来。
林同书在南京并没有住宅,实际上除了少数高级将领外,大部分中低级海军军官的家都不是在南京,而是普遍住在上海,部分人则是在广州、香港或者青岛等海军基地住。
因为上海乃是帝国海军的大本营,这里不仅仅有帝国最庞大的造船基地,同时也是有着完善的修缮设施,可以为战舰提供良好的维护。
帝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就是设立在这里。
林同书现在的职务是在海军军官学校担任教务处处长,同时依旧兼任海军部战略局局长一职,除了上述两个职务后,在去年他还亲自担任海军军官学校进修班的总教官。
这个进修班和原有的普通班不同,这个进修班的学生来之于现役海军军官,而且是最优秀的年轻海军军官。
自1866年珠江口海战后,海军高层深感中高级军官的素质低下,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偌大一场珠江口海战,只能依靠那些几名参谋组的校官们来组织,让林同书这个区区中校充当实际指挥官。
因此在1866年的下半年,海军内部就开始准备筹办专门为培养高级将官的相关机构,不过一开始直接办个海军大学之类的自然是困难重重。
为此,海军部选择了这种的方案,先采用开设进修班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上的摸索,之后再建立正式的海军大学。
这种背景下,海军军官学校就是正式成立了进修班,不过这个进修班虽然名义上嫡属于海军军官学校,但实际上各方面都是独立的。
其学员自从从全海军的尉官、校官中选拨,多集中在上尉、少校这两个级别,不过也有部分海军中校甚至上校,虽说是举荐选拨。但实际上有了举荐还不够,预备学员还得通过非常严格的考试,而考试难度比国家雇员考试里的国家级考试还要难得多。
第一期学员只有区区四十六人。
担任教官的将士一方面是海军现役的高级将领,另外就是以林同书为首的留英回国的海军军官。
而林同书则是一举越过了诸多高级将领。以海军上校的军衔担任这个班的总教官,说起来也搞笑,这个进修班的学员很多都是超过了三十岁的人,少数几个上校更是已经将近四十岁了,然而这些人却是要老老实实的当林同书的学生。
在林同书身上。似乎海军的那种排资论辈,甚至军衔高低都无法给他造成什么障碍,也是人家还是海军中校的时候,就已经指挥了一场震惊,甚至造成了颇大影响的珠江口海战,更重要是,他还带着舰队打赢了,就凭这一点,一大票的海军高级将领都只能仰望他!
在海军招待所里,林同书在烛光下一直写到了凌晨两点多。不过虽然时间以晚,整个人也有些疲倦,但是他的眼光里却是透露一丝兴奋。
林同书的军衔在海军内部虽然不算高,只是一个上校而已,但是他接触的东西,甚至负责的工作实际上都是将官级别的。
军官学校的教务处处长,之前一直都是少将级别的人担任,同时海军战略局,这个局长之前也是海军少将的职务,然而他早在海军中校的时候就已经是一肩挑了。
每天忙碌的事都是筹划海军发展计划。完善一些海上战术之类的事,而这工作是绝大部分海军将领都无缘接触的。
之前海军内部向林哲提交的一系列海军未来发展的战略,实际上都脱胎于林同书的理论研究。
而现在林同书则是进一步向林哲阐述目前以及未来的海军战略,同时在这些战略上海军应当如何发展。
海军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牵扯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现在的海军战略有两点,一个是追求在近海决战中击败敌舰队,并把敌舰队封锁在港口内,另外一个则是袭击敌军的海上运输线。
前者要求帝国海军拥有更多,更强大的一等铁甲舰以及更多能够参与舰队决战的船只。
后者要求帝国海军有一种或者多种能够有效威胁敌军护航船只的远洋袭击舰。
海战理论影响到海军的整体战略发展。而战略发展直接影响到海军的战舰设计以及具体编成。
战舰的情况会影响到海军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一等铁甲舰的排水量达到万吨以上,吃水普遍达到八点五米以上,就算是那些二等铁甲舰或者一等巡洋舰,其吃水普遍也达到六米到八米之间。
吃水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战舰能够停泊在那些码头。
目前来说,虽然帝国海军的数大海军基地都拥有比较优良的港口,其水深也足以满足大型战舰的需求,但是有港口不代表着有码头了。
当海军决定发展一等铁甲舰的时候,实际上海军就已经开始对现有的海军基地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主要是建造深水泊位以及相关的维护设施。
目前青岛海军基地、上海吴淞海军基地、香港尖沙咀海军基地这三大基地已经陆续修建深水泊位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停泊那些超过五千吨以上甚至一万吨以上的战舰。
这些深水泊位的设计水深,最低的都是十米以上,足以确保停泊一万吨甚至未来两万吨以上的战舰。
同时为了扩展主力舰队的活动范围,对一些外围的海军基地,尤其是殖民地海军基地进行相关建设也是必然的,比如越南的金兰湾海军基地,已经成为了帝国海军这两年来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座海外基地。
至于远离帝国本土数千公里的夏威夷珍珠港海军基地,则是建设力度要缓慢的多,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码头以及相关的补给设施,但是要给战舰做维修就很困难了。
从战舰设计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而决定这些细节的就是海军的战略方向,而海军战略则是由海战理论直接决定。
目前帝国海军所倡导的海军理论很普通,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简单,那就是掌控制海权!
掌控制海权。代表着可以封锁敌人的海上运输线,保护己方的海上运输线。
而要做到这些,帝国海军是准备两步走,一个是把敌人的舰队封锁在港口里。如此自然也就掌控了制海权。
其次是如果敌人过于强大,无法通过舰队决战等方法逼迫敌舰队回港的话,那么就直接袭击敌人的海上运输线。
而这一系列的战术思想,就是帝国海军设计并建造装甲巡洋舰的直接原因!
装甲巡洋舰在必要时候,可以伴随一等铁甲舰参加舰队决战。能够能够把敌舰队封锁在港口里,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的话,到时候装甲巡洋舰就会肩负起袭击敌人海上运输线的重任。
从这也可以看出,海军的发展,各类新式战舰的出现和建造,其最初的原因并不是说某种技术得到的突破,也不是说某个设计师脑袋一闪,然后拿出了设计。
实际上新战舰的设计和建造,都是为了适应海军战略的发展。
比如说。如果帝国海军学习法国人,玩什么绿水战略,执行近海防御战术的话,那么重心就会倾向于海防炮台的建设,近海铁甲舰的建设,小型快艇这些,而不会投入巨资建造远洋决战用的一等铁甲舰以及装甲巡洋舰。
喝了口水后,林同书把自己写的这份折子在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然后才是装了进口,封口。
第二天上午。这封折子就是通过海军的渠道送进了宫内
林哲是在中午的时候看见这封折子的,折子是用钢笔字书写的,密密麻麻写了十几页,而且有着诸多数据和图表。
林哲看的很仔细。然后他就发现,这个林同书的野心不小啊。
这份折子如其说是阐述他对未来海军的发展建议,倒不如说直接给林哲来了一份发展计划。
这份发展计划里,他建议在第一期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把二等铁甲舰、三等铁甲舰的计划全部撤销,二等铁甲舰以装甲巡洋舰取代。三等铁甲舰以轻型巡洋舰取代。
由于同等吨位下,不管是装甲巡洋舰还是轻型巡洋舰的造价比原来的二等、三等铁甲舰便宜,所以建造更多数量的战舰,并且吨位也可以建造的更大一些。
毕竟哪怕是装甲巡洋舰,其船体设计也是采用的巡洋舰,这和铁甲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样的船体,巡洋舰的船体比铁甲舰的船体要便宜很多。
要不然七十年代以后,各国为什么兴起建造装甲巡洋舰的风潮啊,就因为这玩意战斗力堪比同吨位铁甲舰的同时,这造价也是要略微便宜一些,当然了,这只是早期,等到后期装甲巡洋舰发展起来以后,随着性能的提升,这装甲巡洋舰以及后来的战列巡洋舰,其同吨位的造价已经不比铁甲舰或者战列舰便宜多少,有时候甚至还要更贵一些。
取消二等以及三等铁甲舰,全部改为建造装甲巡洋舰、轻型巡洋舰,而轻型巡洋舰是否建造防护巡洋舰或者无防护巡洋舰,则是看具体情况。
同时由于帝国海军面临的威胁重大,林同书认为,帝国海军至少需要保有六艘一等铁甲舰,八艘装甲巡洋舰以及至少十六艘的轻型巡洋舰,才能够保证帝国在未来保障最低限度的西太平洋制海权以及保护海外利益。
六艘铁甲舰和八艘装甲巡洋舰,这实际上和之前的五年计划差不多。
五年计划里,是准备建造六艘一等铁甲舰,八艘二等铁甲舰以及十二艘三等铁甲舰,十艘快速巡洋舰。
一等铁甲舰的话,这基本是不可能得到该更,海军内部现在都嫌六艘太少,不少人已经是喊出了要维持一支八艘一等铁甲舰的舰队,不过一等铁甲舰耗资实在过于庞大,海军的经费有限,第一期计划里已经挪不出更多的经费来建造第七艘甚至第八艘战舰了。
不过和一等铁甲舰变动不大不同,其他的舰种基本都是变来变去。
自从计划提出后,二等铁甲舰以及三等铁甲舰就一直饱受争议,而去年开始,海军那边更是默认放弃了这两个舰种,直接转向与装甲巡洋舰和无防护巡洋舰的建造中来。
现在林同书则是希望把计划正式修改过来,以确定装甲巡洋舰和无防护巡洋舰的建造计划。
但是虽然原定计划的二等铁甲舰和现在的装甲巡洋舰数量相当,但是现在帝国海军建造的装甲巡洋舰吨位普遍偏大,第一款就是七千五百吨,而以往的二等铁甲舰,其吨位只有四五千吨呢,所以虽然都是八艘,但实际上整个耗资是要比原计划更多的。
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取消其他的一些军舰计划了,所以林同书的更改建议里,轻型巡洋舰只维持十六艘的规模,这十六艘轻型巡洋舰将会承担殖民地等海外利益的维护、舰队决战的侦查任务、和平时期的巡航。
所以到时候,这些十六艘轻型巡洋舰,实际上也要进行详细区分,比如以为主力舰队在决战时提供侦查任务的快速巡洋舰,又比如进行普通巡航任务的无防护巡洋舰,必要时候,也可以建造一些小吨位的防护巡洋舰。
由于现在的军舰分类过于繁杂,早几年的时候海军内部是直接按照吨位进行划分,比如一等铁甲舰、二等铁甲舰、三等铁甲舰、一等巡洋舰、二等巡洋舰、三等巡洋舰。但是随着装甲巡洋舰的出现,然后海军里头还有快速巡洋舰,无防护巡洋舰之类乱七八糟的称呼。
所以现在海军内部的称呼是比较混乱的,比如装甲巡洋舰,它同时也是一等巡洋舰,而有些人干脆还叫二等铁甲舰。
林哲在这份林同书的报告里就是可以感觉到海军对战舰分类的混乱。
看完这份折子后,林哲想起了后世的一些战舰称呼,很直接的拿过旁边的纸片,然后把后世的称呼都给抄袭了过来。
决战用的战舰还是用回原来的叫法,称之为‘战列舰’。
能够上战列线,配合战列舰参加决战、拥有装甲带的巡洋舰则称之为装甲巡洋舰。
至于传统的无防护巡洋舰以及快速巡洋舰,则是沿用巡洋舰。
近海铁甲舰、近海炮舰、内河炮舰继续沿用这些称呼。
林哲的这些改动,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吨位区分,各种乱七八糟的一等二等三等替换为用途区分。
如此一改,海军内部的称呼就简单多了,主力远洋舰队里只有战列舰,装甲巡洋舰、巡洋舰。
而近海内河船只,也只有近海铁甲舰和近海炮舰以及内河炮舰这三种。
当林哲这自己改过来的战舰分类送到海军部那边的时候,一群的海军将领有些意外,他们没想到陛下竟然对这些称呼问题还在乎。
不过怎么分类,怎么称呼都是小事,只要陛下支持海军发展就行了
而他们也没有失望,很快,林同书的折子就是被传递到了海军内部,让海军内部进行讨论,紧接着海军就是提交了正式的第一期五年计划修正案。(未完待续。)